平淡生活(14)

其实于建心里很苦,上了很大的火,家里都这样了,他还得贴补儿子。

老伴现在又病了,再也没人伺候他了,他反过来还得给老伴做饭洗衣服,甚至洗澡。这些事情他不是不能做,但是太难了。他什么时候做过这些事啊,这从来都是老伴干的,现在都要他来干,他能不累么。

于建特别想让阿兰把买菜做饭洗衣服这些事包下来,但是阿兰迟迟没表态,他也不好意思开口啊!这儿媳妇啊,看来是指不上了。

那外面的事就交给阿兰吧,总之这个家每个人都必须得分担一部分才行。

他多难啊,他太需要人的呵护和理解了。

老伴生病,于建上火,时不时地总会发点火,比如王晶不听话的时候,不配合运动的时候,帮她洗澡她不按要求走路的时候。

于建本身就养了一身毛病,这个时候仍然要求老伴在他洗漱的时候别出声,别咳嗽,别碰这里,别碰那里……但王晶本身就是个好动不听话的性格,哪能那么配合他,何况现在她是病人,不像往常了。

但于建还是接受不了,他被王晶逼得不得不无数次地洗手,无数次擦地,无数次洗衣服。听起来好像于建是个很干净的人,实则不然。

家里的沙发他从来不坐,沙发下面积了厚厚一层灰也从来没收拾过,餐桌下面全是吃饭掉下来的饭粒和菜,搁了好几天也不收拾,电视柜下面塞了满满的破烂,好几年都没动过,灰尘有多大就别提了。还有厨房,灶台上那一层粘手的油。油盐酱醋的小罐子早就看不出里头都装的什么,被油糊了好几层,厨房的地面也有许多死角,好几年都没擦过……

于建和王晶都不是爱干净爱里立整的人,家里向来是这个样子的,没人觉得不对,只有阿兰看不下去,帮忙收拾过很多次,但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王晶只需要一天就把阿兰收拾起来的东西再给弄出来。

比如,抽屉拉出来不关,垃圾放在桌子上不收,所有东西拿出来都不会放回原处,每天都在丢东西,没天都在找东西。阿兰收拾过几次发现不见效也就不收拾了。

现在阿兰不收拾了,王晶也不收拾了,屋里乱得不像话,连个下脚地都没有。于建实在想干净一下的时候就让于越做,他在旁边看着,这里不能碰,那里不能碰,这里需要擦三下,那里需要四下。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指令完成,如若不然,他就要重新再来。

这样的日子是谁都不好过。于建是第一个受不了的那个,为什么就不能按照他的话去执行,有这么难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于建看老伴病情稳定了,就让于越和阿兰搬出去了,毕竟人家小两口也有自己的家,整天在这里看着也没什么意义,做饭这种事他能做,洗澡也可以。除了日常出门买菜办事这种事需要阿兰去做,别的他都能干。他觉得他自己已经很伟大了,就连王晶都是这么说的。

她说:“老头子,你可真行,没想到你现在这么出息了。真是辛苦你了,还得照顾我!”

于建听见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说这些干什么,夫妻两个不就应该互相帮助嘛?”

“但是你以前什么也没干过,现在全都得你干,辛苦你了,你太不容易了!”

夫妻两个泪眼汪汪,完全把阿兰的付出忘在脑后。

要说对这个家付出最多,操心最多的,实际上是阿兰。所有事情都是阿兰在管,阿兰在操心,但老两口不太注意,也就没往心里去。

更何况老两口对这个阿兰也并没多满意,首先她不给他们做饭,她只负责买菜和跑外这些事他们就不高兴,但不高兴也没辙,他们没法说。

他们只能忍。

等到亲家来看他们的时候,于建正好找到了机会告状。但亲家好像不太接招似的。

这一家人啊,跟他们真地不是一路人,但亲家已经做成了,还是要互相忍让的。于建这么想着,许多事也就都忍了下来。

算了算了,一生那么短,想那么多不高兴的做什么。

还是想想自己老伴比较实在。

他希望老伴能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事与愿违啊,老伴渐渐地失去了生的希望,每天都想着死。于建很生气,说她不争气,让她再努努力,但王晶这个人从来也不是个积极向上的性格,你怎么说她都不想听,她只想一件事,就是去死。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听见了她的呼唤,竟然让她如愿了。

把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留下来。

没有老伴的日子,于建独守空房,在屋里又是哭又是骂,反正没人听见,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人了,他的人生终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孤单寂寞无聊,没人讲话,除了自言自语他还能干什么呢?

儿子看他实在无聊也不放心就把他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于建其实挺想跟儿子一起住,一起过,这样还有阿兰给他做饭照顾他。但是住了一些日子,他感觉阿兰有时候表情不太好。

这是看不上他这个糟老头子了。

于建也不想碍人家的眼,还是回自己家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一个人的日子混起来很难,于建找不到生活的支点,渐渐地又回到了以往的生活模式,菜需要儿子给送来,阿兰没事儿得来看他,他需要买药或者任何东西就打电话让阿兰过来。

阿兰有点磨蹭,总是让他等。但阿兰能陪他聊天,儿子于越就跟他没话讲了,他说一句于越有一百句在那等着。阿兰好歹能跟他聊聊知心话,开导他一下,每回跟阿兰聊完他都觉得心情舒畅多了。

这么看,还是得有个女儿才行啊!

于建独自一个人生活,虽没了老伴的照顾,但还有儿子和阿兰。这俩孩子虽然不比老伴能时时刻刻陪着他,但俩孩子因为辈分原因倒是不敢忤逆他,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他们不敢反驳的。

儿子好说话,就是阿兰有时候老跟他讲大道理。于建不爱听,就打断她的话,自说自话起来。

于建是有这个习惯,遇到不爱听的话,他一定会打断对方,讲起他自己的事,不管对方听不听,反正他总能成功打断他们,让他们没法继续。

这招还是跟老伴王晶学来的,谁说话不好听,就打断他说别的。说着说着对方就忘了。所以他跟王晶在一起的时候时常俩人一起说话,自己说自己的,也不管第三个人到底在听谁说话,反正能抢的机会一定要抢。

想起这些来,于建就笑了,跟老伴在一起的时候太好了,太幸福了。

现在老伴走了,他的孤单和痛苦再也没有人能懂。大家都说他走不出来,说他应该往前看,可哪里那么容易啊!

他一个人,没有温暖,没有笑声,他连朋友都没有了!还让他坚强?

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真是太不理解他了。

于建故态萌发,还是从来不出门,毕竟他习惯了,也并不想改,都到了这个岁数了,还改什么,多活几年才是正经事。

亲家他们经常邀请他去做客,他不想去,远不说还得在他们那坐着,他不习惯在别人家坐着,也不习惯跟人家公用马桶,还有别人用过的香皂肥皂他都不想用,如果非要用,他一定会把香皂肥皂最外面那层刮下去,如果这事儿他们不喜欢接受不了,那他就不去。如果这事儿他们没反应也没问,那他就去。反正让他不舒服的地方他不去,让他不舒服的事他不干,让他不舒服的人他不见。

亲家还算挺讲道理,每次去都给他做好吃的,还跟他聊天喝酒,他就算把厕所弄得乱七八糟他们也不说什么,亲家母还会把厕所刷得干干净净也没挑拣他的毛病。这个亲家还是可以的。

日子无聊没事做,于建又实在在家里憋不住的时候就应邀前去,吃个饭喝个酒也是可以的,不然他的人生还剩下什么了!

就俩字——等死!

每次跟于越说起这件事,于越都一脸不乐意,说什么别这么丧气,人要往前看,说什么他这么说让他怎么办之类的话。

于建没什么耐心跟他掰扯,他已经老了,都这个岁数了,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跟别人没关系,儿子也不行。他就是这个风格,他凭什么要说不想说的话,凭什么要做不想做的事,他这辈子都是这个样子过来的,王晶知道的。

上一篇:迷迭香下一篇:耳朵说它想认识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