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太傅眼神一利,不对,这最后竟然还撺掇陛下选美?身为清流之臣,最见不得就是这种幸进佞臣。
“荒唐!”
眼看荀太傅把冷厉的目光朝自己扫射过来,户部左侍郎李福连忙卖同僚,羞答答地说道:“实不相瞒,臣也觉得礼部张侍郎这份奏折极为荒唐。想必陛下也是看了这份奏折才龙颜大怒的,我等虽说并无这等想法,但也反思了,身为人臣,当为君上分忧,陛下想要了解天下诸事,民间疾苦,我辈却只顾向陛下表达敬仰之情,实在是我等的罪过。“
张骥也上前一步,对赵昭行大礼道:“陛下,臣听闻早朝时候御史台和左丞相弹劾臣下,请陛下允许臣辩驳。”
赵昭正不知所措,听张骥如此说,连忙道:“张卿,你讲。”
张骥看了一眼左丞相傅为书,冷哼一声,老好人也不是没脾气的,他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不是单单为了自己的清白辩驳,更是因为痛心于陛下的深意无人理解。”
赵昭在一旁目瞪口呆:“这……寡人的深意?”
张骥点头,说道:“陛下多少圣明,又岂是会无故折腾臣子的昏君。刚刚荀太傅也看了那几封奏折了吧。”
荀太傅微微颔首,他现在也知道陛下这次绝非无故降罪臣子,就等着张骥说出陛下的深意了。
秉着要为陛下洗脱昏君黑锅,让大家都知道陛下是何等英明,张骥气势一下子就起来了,看了看没找到礼部张强的身影,就随手指着一百零八大臣里的一个,说道:“礼部右侍郎张强谏言陛下选妃纳美,这是想让陛下沉迷美色?其余人等的奏折不谈国事,不提百姓,只歌功颂德,这是想让陛下闭塞忠谏之路?”
无故被点到的那个大臣疯狂摇头:“不敢、不敢。”
张骥袍袖一甩,说着赵昭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些深谋远虑:“故陛下下旨,所有人把这些奏折都读上一遍。你们只见到自己半夜爬起来念奏疏的苦,也不想想这些奏疏都是陛下一个人看完的。陛下召我前去时,天色已晚,晚膳未用,批复奏折,实乃勤勉帝王。尔等,想要靠阿谀奉承谄媚陛下,都是打错了主意了!陛下此举正是为了遏制朝臣们阿谀奉承的风气,是为了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太傅荀桓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不错,这些上歌功颂德折子的人大都是一些喜欢做面子工程,更看重自己升迁政绩的庸官,他们虽不至于故意折腾百姓,却也不是什么心系百姓之人,这样的人没有作奸犯科,不能被抓到刑部问罪,陛下总不能以莫须有治罪。
但是,长此以往,这些庸官不处置,必然要让陛下失民心。
这次陛下另辟蹊径,对这些喜欢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朝臣小惩大诫,还亲自带着文武百官来大理寺,这就是杀鸡儆猴,不仅能够遏制朝臣们阿谀奉承的风气,告诉天下人陛下意图广开言路的决心,还能暗中敲打一番某些不以百姓为重,只注重官位的大臣。
果然,自己之前的预感没有错。
太傅荀桓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
赵昭听得目瞪口呆,寡人怎么不知道寡人竟然是这么想的。见张骥最后还来了句“臣办事,陛下放心”,赵昭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心里堵得不行。
太傅荀桓丝毫没注意到赵昭内心的震惊,手持玉笏,也上前对着赵昭行大礼,感慨欣慰地说道:“陛下能够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意广开言路,虚怀若谷,有此明君之相,实在是让老臣欣慰,也不负先帝所托啊。”
赵昭尝试做最后的努力:“太傅您想太多了。”
太傅荀桓更满意了:“陛下不必谦逊,臣等都知道了。”
那些被赵昭惩罚的大臣也纷纷表示道:“陛下容禀,臣等都知道了陛下的深意。我等这般所为,令陛下不满,小惩大诫,心服口服。以后定谨守本分,为陛下广开言路。”
左丞相傅为书这个时候也凑了个热闹,叹口气,向赵昭一揖而拜,一脸愧疚地说道:“陛下,臣等方才误会了陛下。”
赵昭拼命摆手:“没有误会。”
“陛下莫要再给老臣留颜面了。”左丞相傅为书对着正在向赵昭请罪的一干人等说道:“陛下方才已经在朝会上说了,尔等罪名莫须有。陛下这是又给了你们一次机会啊,尔等莫要辜负陛下这番善意。”
众大臣高呼:”陛下圣明——“
赵昭脸色一变,想到了什么,连忙驱动意念打开了系统面板看了一眼,顿时感觉到了心绞痛,寡人、寡人的明君值怎么涨了这么多?
看着周围那些大臣崇拜敬佩的眼神,赵昭心里更是拔凉拔凉的。
赵昭深觉自己来大理寺就是个错误,若是自己不贪心昏君值,见好就收,就不会突然遭遇背刺。赵昭瞥了一眼张骥,寡人可真是小看你了。
张骥看到群臣高呼圣明的此情此景,想起陛下伏案批奏折的纤弱身影,觉得是那样的伟岸,想起陛下不能按时用晚膳的勤勉,是那样地英明。
张骥转过身去,以袖遮面,不让人看见他已经是老泪纵横,先帝啊,您放心吧,陛下不负您所期望啊。
荀太傅在一旁微笑捋须,心中感慨,果然自己没看错陛下,陛下如今已经有了先帝那样的贤明志向啊。如此一来,阿谀奉承之辈不敢再兴风作浪,必然不塞忠谏之路也。
大楚,中兴有望啊。
【系统消息:明君值+10】
【系统消息:明君值+10】
……
【系统消息:明君值+10】
赵昭看着仍在不停上涨的明君值,心如死灰,终于不得不承认,她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寡人明明没有想这么多,尔等究竟为何给寡人不停加戏?
作者有话要说:赵昭:这一届大臣不好带,寡人自己培养一批小白菜
前一章修改过了,删了一部分,加了一部分
所以这一章有部分小天使会看到未修改前第七章 的内容,是因为前面的被修改掉啦。
第9章 怂怂的陛下(捉虫)
大理寺内,枯藤老树在冷风中颤颤巍巍地摇了摇。
赵昭立在山呼万岁的群臣中间,桃花眼潋滟,目光所及,尽是众臣俯首。
赵昭美艳白皙的脸庞上面无表情,内心怂成一团,万一昏君系统看她任务做的不好,直接和她解绑了怎么办?她真的怕死啊。
但是,没有人能懂陛下的惶恐内心。
太傅荀桓看着此时都没有太过开怀的陛下,十分欣慰地点头,喜怒不形于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份城府,先帝知道了想必也能十分欣慰吧。
他决定等会下朝了,他就把此事说给家里人听一遍,也好叫他们时刻谨记要尊敬陛下。尤其是他的嫡长孙荀知简,千万要叫他不得对陛下动不该有的心思。
陛下美姿仪,性宽仁,兼之心中自有沟壑,一举一动皆勤勉谦逊,有明君之相,自己的孙儿荀知简少年慕艾,觉得陛下太过优秀,一颗芳心寄予陛下,那可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太傅荀桓看来,陛下这么优秀,要是换成男子,那满京城的女儿家都想进宫为后妃了吧。如今换了换,京城里的少年郎怕是要对陛下动心思。
太傅荀桓脑补了一大堆自己的孙儿对陛下一见倾心,非君不嫁,硬要入宫的场景,把自己给吓得不行,荀家可是有祖训的,只为清流,绝不为外戚。这到时候,孙儿来求自己的时候,是让他爹去棒打鸳鸯呢?还是让老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呢?
赵昭长叹一声,摆手:“众卿都停下吧。”
群臣自发称颂陛下圣明的举动终于停住了,面对着文武百官对自己信任崇拜的眼神,赵昭欲哭无泪,对着一帮真心实意认为自己英明无比的大臣,她很想说这都是误会啊。
“陛下,这都是误会啊。”
赵昭循声望去,眼神凌厉,何人竟敢同寡人抢台词?
礼部右侍郎张强慌里慌张地跑出来,方才他正好在五谷轮回之地,没想到陛下这时候过来,一时间竟措手不及,在大家都已经进行到给陛下集体吹彩虹屁的时候,他听到陛下圣明的声音,这才知道陛下来了。
他拎起裤腰带,整理好了衣饰赶紧跑过来,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看着左丞相和荀太傅对自己怒目而视的眼神,还有户部李福的挑衅微笑,张强哪里不知道,这是李福那个心机深重的小人竟趁着自己不在,把一口大锅推到他身上,他何德何能担负得起被陛下厌弃的名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