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种田养娃(70)

赵二江吧嗒吧嗒的吸了一口烟,回道“行,明天我就去镇上找人来打井和修房子。”

君玲见赵二江同意,便说道:“爹,那我去忙了。”

“嗯,去吧!”

赵二江看着君玲出了院门,站起来往老房子走去,去看房子怎么改建合适。赵二江在老房子转了一圈,心下便有了主意。当即出了院门,去村里请人来帮忙建房。

翌日,赵二江到镇上,找到上次来帮忙建房的马师傅,对他说明来意。马师傅听后略想了想,说后天来家,让赵二江提前准备好材料。

赵二江临走前想起打井的事,同马师傅打听镇上谁的打井手艺好。

“马师傅,同你打听一件事?”

“哦?何事?”

“你可知道镇上的打井师傅,谁的手艺好?”

“你家还要打井?”

马师傅听见他家要打井,略有些吃惊。要知道这时打井,还算是一件大事,不像现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现在很多村子都是共用一口井,甚至是两个村子共用一口井都有,很少有农户自家单独打一口井的,故听到赵二江要打井,便有些惊讶。

“是啊!这不自己打一口井,吃水也方便些?”

“那倒是..你去镇东边找刘老头,他打井的手艺就很不错,镇上大户人家的井,基本上都是他去打的。不过他收的费用,要比其他打井师傅高三层。而且他家也很好找,门口有一棵很粗的梧桐树。”

“多谢马师傅。”

“客气了。”

赵二江出了马师傅的院子,按照马师傅指的方向,很快就找到门口有梧桐树的人家。

见院门半开着,院里有一个,同自己差不多年岁的老头,坐在在院里抽烟,在门口喊了一声“刘师傅在家吗?”

院里的老头抬头一看“在呢!你找我何事?”

“我来请你到我家去打井,马师傅介绍我过来的。”

“哦,你家住哪里?我明日过来看看。”

“小青山村赵二江家。”

“行,我知道了。明日一早,我便过来。”

“多谢刘师傅了。”

“无事。”

第二天,刚过辰时,刘老头带着他两个儿子到了君玲家。

赵二江把他们父子迎进院里,坐了片刻之后。刘老头围着赵家,仔细的转了一圈道:“我看了一下,你家有两处地方适合打井。一是在老房子的院里,就是那棵柿子树旁边;二是你家院墙外三丈处,你想把井打在何处?”

赵二江没想到,自家房子周围有两处地方适合打井,两相比较之后,选了老房子的院了打井。

刘老头点点头,指挥两儿子开工。父子三人连着挖了两天,挖了七八米深样子,泥土就很湿润。接着又往下挖了不到两米,就有泥水流出来。父子几人见有水出来,又往下挖了半米左右,刘老头就让在井底的小儿子停了下来,对小儿子说道“行了,今日就到这里,过几天再过来砌井壁,你上来吧!”

“是,爹!”

刘老头告诉赵二江,井里已经挖出水来了,同赵二江道“这两天,你们家记得,早中晚三次,把井里的水打出来到掉。这水打得越勤,以后出水就越好。三日之后,我们再过来砌井壁,按辘轳就行了。你们这井壁想用青砖来砌,还是青石来砌?”

“用青砖吧!这次建屋,青砖买得有多。”赵二江回道。

“用青砖来砌,那你们要准备个五十斤糯米。另外,辘轳也要准备好。”

“辛苦刘师傅了,你说的这些,我都会准备好的。”

三日后,君玲把刘师傅的工钱结了,足足给了四吊铜钱。这还不包括买材料的钱,要算上这些,打这口井共花了五吊多钱,难怪单独打井的人家少。不过,看着清澈的井水,干净整齐井壁、井沿,又觉得这钱花得值,以后自己就不用跑老远去担水了--真好。

老房子的改建,速度也是很快,前后不过半个月功夫,就完工了。建了两间大大的仓房,来存放粮食。其它的地方全部推倒、整平,铺上青石板晒粮食,整个晒坝比原来大了一倍多。

晒坝铺好之后,三胞胎每日都在上面跑来跑去的嬉戏。赵安平几个大点的孩子,每日清晨,也在晒坝上读书,锻炼身体。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08 13:24:48~2020-04-09 12:45: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瑞涵泽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 055

老房子改建后没几天, 便开始下雨。

李福见下雨了,地里的红薯藤已经长到一尺来长,主家夫人还没来, 着急的在屋里转来转去。

突然听见,在门房上当值的小儿子在院外叫自己, 便走了出去“你小子不在门房上好好当值,跑回来作甚?”

李四笑嘻嘻的回道:“爹, 夫人过来了, 在厅里等你。”

“啊...夫人过来了?我马上就去。”李福顾不得戴斗笠就往大厅走去。

李福进去向君玲请罪,君玲挥挥手让他起来道:“李庄头, 今日过来教你们怎么垄厢沟,地里的红薯藤长出来了吧?”

“是的,夫人,长了有一尺来长了。”

君玲十分爽快的回道:“那好,戴上斗笠, 跟我下地。”说完戴上自己戴来的斗笠,出了厅堂。

李福见君玲往外出走, 立即戴上李四递来的斗笠跟了上去。

君玲在地里做示范, 李福是种庄稼的好手,在旁边看了一遍, 便立即明白怎么操作。

“夫人,小的已经会了,下午我便安排人来整地,垄厢沟。”

“好, 你去割几根红薯藤过来,我再教你怎么栽。”

“好的,夫人。”

君玲估计李福还要等一会儿才回来,随便选了一个方向,逛了起来。走到一座荒山下,见一个水潭周围长满了薄荷,那绿绿的叶片,经过雨水的洗刷,显得煞是可爱,看得君玲满眼放光。

自己之前还在愁怎么让这么多人致富,这下好了,就这一片薄荷就能买不少银钱了。当即往之前的地里走,找李福--卖薄荷。

君玲走到地里,便看见李福手里拿着几根红薯藤过来。

“夫人,小人把红薯藤拿来了。”

君玲点点头,接过来,把红薯藤掐成两段,给李福示范如何栽红薯藤,并把注意事项告诉他。

君玲示范过一次,李福便明白了。

“李庄头,我观你已经会栽了。这事先放一边,你先跟我来。”

“好的,夫人。”

君玲把李福带到先前看到薄荷的地方,拔起一根薄荷问道:“李庄头,你可知道这叫什么?”

“猪草的一种啊,夫人,这猪草有何不同?”

“这个叫薄荷,是一种药材,镇上的药店在收。新鲜的一文一斤,晒成八成干,便是三文一斤,并且一年能割两到三次。你算算看,这一片薄荷,一年能卖多少银钱?要是把小湖周围和水田的泉眼周围,也栽上这薄荷,你再算算看,一年又能卖多少银钱?”

李福听见君玲的话,整个人都傻了,感觉自己把黄金当黄铜用了。愣神了许久,才醒过神来。然后看着眼前这一片猪草,不,一片薄荷,仿佛看摇钱树似的。

“夫人,小人这就安排人来割这薄荷去卖。”

“不急,这天还下着雨,等天晴了再割也不迟。你陪我到庄里再转转,上次去过的地方就不要再去了。对了,李庄头,你安排人把水田边的泉眼挖出来,尽量把坑挖深、挖大一些,这样能多存些水,然后在水坑的周围再移栽上薄荷。”

“是,夫人。”

君玲走在前面,李福在后,再配上这细雨蒙蒙的天气,要是把身边的人换成姜中棠,就完美了,君玲在心里暗暗想着。自己虽在心里说过跟他再无瓜葛,但感情的事,又岂是说没就没有了,所以还是时常想起他的一切。

两人往前走了很久,来到一座颇大的荒山下。君玲看见遍山的荆刺从里的金银花,感叹这个庄子真是处处有宝藏。此时的金银花还没开花,但藤上已经长满了密密麻麻嫩绿的花苞,想必再过不久就能开花了。

这又是一个进项啊,君玲在心里暗道。不知道这庄里还有多少惊喜,等着自己去发现。

君玲指着金银花对李福道“李庄头,等这些金银花开花的时候,你安排人来仔细摘下,晒干后,然后卖到镇上的药铺,这又是一个进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