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翻看英语,就不用说了,高一才学英语,学了一年的英语水平,放在她这里,根本就不用看了。她是应试教育和实用都有的。
语数外三门捡起来不难。文科,还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这三门,除了政治里的时政以外,其他两门花时间背就行了。
时事政治这个事情,她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人,是属于抓住机遇的弄潮儿。而且房地产行业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国家政策。她又是具有天然的优势。谁能帮她点拨一下,让她快速地把这些知识恢复起来?
找刘美娟,跟她借笔记,既然县里把这些孩子放一起,打算攻坚,那些老师肯定很强,她的笔记,把知识点批发给自己就行了。
打定了主意,出房门的时候已经是三点多,她拿了墙上的草帽,继续去地里。
十多天的农忙结束,队里抽调青壮年,去市区工厂做临时工,林伟轮上。巧珍却是心里老大不乐意,大家都盼望着,万一要是被那些大厂子的领导看上,就能干长。虽然没有正式工的工资,可比在家也要好很多。
不过巧珍却是明白,这种活都不好做,他是去铸造厂做翻砂工,又累又脏。而且林伟还舍不得那几个钱,工厂给的饭票还要省下来,到了周六,那工厂里自制的点心味道好,当然乡下这个时候真没什么的吃的,就是白面馒头扎实细密的口感都能让人流口水。他总是会周六赶公交车晚上回来,两个个小时的车程,还要走一个小时回家,然后周日晚上末班车回去。长此以往,干得多,吃得少胃就坏了,三十岁的时候,发过胃出血,身体也就在那个时候埋下的隐患,这辈子可不能这样了。
巧珍送他出门的时候叮嘱:“哥,你记得,该吃的吃,千万不能省着。省着这点钱,熬坏了身体,不值当。实在太忙,也不要想着每个礼拜天都回来。路上六七个钟头没意思,知道了吗?还有你有空去新华书店里看看书,多听听广播,多跟市区里的那些人聊聊天,开阔一下眼界也好。”
听着巧珍这么说,林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那我不去了?”这个傻丫头想的简单,他之前就去过市区做临时工,拿的衣服被褥放在蛇皮袋里,被人一脚踢了,叫一声:“乡下人!”跟他们说话?只要一开口就嘲笑他一口的乡下口音。不过是为了一个月多一块两块钱而已。
“也行!”巧珍说道:“最好把名额让给别人!”
“瞎说什么呢?别人想去还轮不上呢!别乱想,在家好好的。”林伟捏了捏巧珍的脸颊,巧珍带着娇嗔瞪了他一眼,林伟心里一个悸动。还真是不想离开了!
送了林伟出去,巧珍骑了林伟的二十八寸自行车,去找刘美娟,刘美娟和她是同一个乡的,但不在同一个大队。她家更靠近城里,问了讯才找到刘美娟家,美娟刚刚补习回来。
她家底板好,已经建起了两层的小楼,美娟是姐姐,下面还有个弟弟。美娟带着巧珍上楼,她的房间宽敞明亮,墙壁也是新的石灰粉刷地干干净净。
房间还有一个梳妆台,上面有一块大圆镜子。美娟搂着巧珍问:“你的头发真好看,你告诉我怎么梳的,行不?”
巧珍笑了开来,现在天热,她简单地扎了一个丸子头。就这个她就说好看了?
巧珍给美娟打散了头发,丸子头不能梳地一板一眼否则就成了古代小脚女人的发髻了。必须挑地略有些蓬松,显得有些慵懒才行,巧珍帮着美娟盘好,两人凑在一起照镜子,美娟叫道:“好看是好看,就是没你的那个味道。”
林巧珍知道,那是自己占了前世的便宜,有些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慢慢琢磨琢磨就好了,我再教你一个发型。”林巧珍把刘美娟的丸子头拆了,编起了蝎子辫。这些两人不同的发型,这个样式又新巧。刘美娟一看开心地叫起来:“你怎么会那么多?”
“我都教你啊!”
“好啊!”兴奋过后刘美娟转头:“你今天特地过来找我?”
林巧珍笑着点头:“是这样的,我还是想要考考看,你的笔记能不能给我抄一抄,也跟我讲解一下?”
刘美娟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兴奋,显得略有些沮丧:“英文也太难了,给我们讲课的那个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都说他的英文很好,但是他说的话,我听起来都明白什么意思,可真看了,完全看不懂。这些文让回来背,好多单词我都不认识,他下面只有几个新的单词给了音标和注释。”
“我能看看吗?”巧珍问她。
刘美娟看了一眼林巧珍,想要说一句:“你吗?”一转念这样太伤感情,从书包里翻出那几张草黄色的带着油墨的纸。
老式打字机的字体,干净清爽,通篇读下来没有难度,几乎没有生僻的单词。一张张翻完,刘美娟试探地问她:“怎么样?”
“确实很难啊!我也不认识,不过老师不是说了吗?大不了咱们查字典,用音标拼出来啊!”林巧珍这么说。
“可太多了啊!”
“再多也不怕了,一个一个读过去就行了。你拿字典过来,我们先把两篇过了。”
听林巧珍这么说,美娟把字典递给她,两人一起坐在美娟的写字台前,美娟发现她读不出的单词,巧珍虽然也读不出,但是只要翻了字典,她能立马念出来,还念得很顺溜。而她就不行,不一会儿,一篇文的单词全部查完了。
巧珍把文章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她已经故意放慢了速度,美娟还是用兴奋的口气说:“巧珍,你太厉害了!居然一下就读通了。”
巧珍拿了笔把整篇文章给重头到尾,抄在了自己的本子上。美娟看见巧珍非常快速地抄写,那些生僻的单词在她的笔下被写成好看流畅的英文字。
美娟说道:“巧珍,你的英文可真好看,我写的怎么那么生硬啊?你教教我呗?”
“偷偷练的呀!”巧珍这才发现自己没有藏拙,自己当年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练,这个时候就显得突兀了。还好美娟不是一个特别仔细的姑娘。
两人探讨了两篇英语文章,本来她过来就是等美娟下课回来才来的,一会会也快到了下午五点,林巧珍说:“我要回去做晚饭了!明明天你不上课吧?”
“不上课,你明天早点来好不?我们一起学习?”美娟看巧珍英语领悟能力比她强,跟她说。
“好啊!那我明天八点过来!”
巧珍道别了美娟,回到家,把鸡给赶进了鸡棚。
第6章
娘俩吃得简单,煮了点粥,就着酱菜吃。巧珍烧了水,进去给张来娣擦身。
“下午去找美娟了?”张来娣问她。
“嗯!妈,我还想试试高考。您不是有个下放工人的名额吗?到时候咱哥顶替进城里的工厂。我想着自己如果能行的话,考个师范,以后做老师。”这个时代对好工作的认识无非就是工人,老师,会计,还有做国家干部,她说做老师已经是自己印象中张来娣最能接受的职业。
张来娣摇头说:“一年到头咱们村里能考上几个?考不上也没什么,以后家里有一个工人,比别人家也强一点。到时候,农忙你哥还是能回来跟你一起种地的。你也别太担心。”
林巧珍也是奇怪,前世是自己太笨听不出来她妈话里的意思呢?还是说她故意没有接这个话:“我不担心,但是那样不是哥太累吗?我要是能考上,吃公家饭,哥就省力了。反正一样读了,能有机会,就试试,不行那也没办法。”
张来娣点头:“那就试试。今天你阿兰嬢嬢过来说……”
“说什么?”巧珍看着张来娣,带着微笑。
“她说,前面村里,瘸子阿二,他妈从小给他领养了个妹妹,阿二等她妹妹达到年龄结婚。这两天家里闹了起来,说那个雪芬不肯了。那个雪芬到阿宝家的时候,是个瘌痢头,就是一只养不活的小猫,阿宝花了多少心思养大她。不就是因为自己养了个儿子是个瘸子吗?现在到了年纪,小姑娘不肯了。你说叫阿二到哪里去找老婆?”张来娣长吁短叹地说这些话,巧珍很意外,虽然天长日久,她未必记得自己妈的很多话。但是这种带有敲打性质的话,她肯定没有听见过。这就是完全挑明了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