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总看来,公司大了,或多或少总有关系户,或者是领导喜欢的漂亮小姑娘。做个秘书,做个行政不好吗?来做这种影响大局的项目。这种人放在自己手里?而且陈总还在上头罩着。一时间,方总觉得巧珍真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他得想办法把她挪开。
与巧珍这里完全不同的是林伟这里,方总开会主持三厂设备线准备会议,汽车厂设备是一个非常大的投资,之前大部分设备都是进口的。有人说这是崇洋媚外。
方总坐在那里:“无所谓崇洋媚外,只要国产设备可以达到加工零件的精度,在高负荷的运转下,毛病少,少停机。还有能够按时交货。我们就买!否则该买国外的就买国外的。”
他的调子定在了那里,已经说了不要盲目的国产化,话题交给设备部经理林伟,林伟这个人一根筋,他根本没有想过大老板是什么个意思。准备了一大堆的资料,站在那里对设备一一作出分析。
作为主持过新厂投建的方总,是个行家,行家都是摔跟头摔出来的:“小林,会后把你的资料带到我办公室里来!我们讨论讨论!”
林伟上方总办公室,他当年来德国搬过生产线,二厂的生产线也是他主持下安装的,这么大的国产化意味着可以节省大笔的外汇。其实节省的外汇不是自己的,但是若是国产化不成功,这个责任就需要有人背锅了。所以一般人在这样重大的项目上一般就说一句用进口的就好。毕竟已经用了进口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板子也打不到身上。
他认为没有必要完全从国外进口,国内很多基础的设备完全可以满足。要达到完全的功能,能够去替换,并不容易。他带着人一家一家设备厂从图纸,选材等等细节沟通。
老板是这方面的行家,林伟好似遇到了知音,他不是拍胸脯保证能完成,而是用自己详实的数据,让方总确信,方案可以执行。
方总拍着林伟的肩膀:“小林,好好干!”
“您如果不介意,可以叫我大伟!”林伟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方总哈哈一笑:“好!就喜欢你这样憨实爽快的小伙子!以后就叫你大伟了!”
这两天老婆回家,不像以前那样哪怕压力再大,也爱笑。甚至晚上两人亲热,兴致也有些不高。林伟很担心,却又不知道怎么帮忙。
他想要帮巧珍提一声:“方总,零部件国产化那里也不容易。”
“我知道,公司也是在选人上有些问题。选个小姑娘去操作那么重大的项目,实在太草率了。”方总叹了一口气,“要是那里也有像你这样的人放在那里,就省心多了。”
“方总,巧珍她在这块放入了很大的心血……”
“我并不否认她的努力,只是年纪放在那里,去年才毕业吧?大伟你怎么为这个小姑娘说话啊?”陈总跟方总介绍的时候,没有提及两个人是夫妻。主要还是说了工作上事情。
“她是我爱人!”林伟直说。
方总看向林伟,看来他误会陈总了,陈总也是为了能够让人才安心,所以才看重这个小姑娘的。因为林伟,让他对林巧珍有了其他的想法,不能太过于冒然,寒了有能力愿意做事情人的心,看来不能一下子就把她给调开。
方总入职两个多月,原本巧珍想请米勒一起去德国,没想到方总说他想要去。巧珍怎么可能没有发现方总对她的偏见?陈总他们喜欢自己是从头开始就知道
原本巧珍的语言水平足够带着大老板一起出去,不过方总在梳理了公司里的人员之后,发现有个人特别合适替代林巧珍。
小江从公司成立之前的项目谈判就参与进来,这么些年对公司也熟悉。而且有很长时间在一线翻译,对产品应该也非常熟悉了。现在做公司的物料一级经理。这样,把小姑娘和小江对换一下,这样小姑娘的位子也不错,跟陈总有交代,林伟也不至于有意见。让小江来挑大梁。
方总出去带小江,他也算是给巧珍留了面子,他一个新来的总经理带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下属总归不好,而且还是贴身翻译,他还是让小江来做翻译。
巧珍心里明白方总是对她有看法。从阿伟的说法里她也摸出了这位方总的一些脉络,方总之前是做汽车厂管理的,引进过大型的生产线,所以阿伟这一块他特别熟悉。
但是进口零件国产化,毕竟CW走在前面,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之前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也没有经验。所以并不知道这里的难点,而且她之前做的事情,现在最快的速度,也不过在稳定性测试阶段,没有达到批量生产的地步,所以她手里还没有出成绩。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来接手她手里的活儿,倒是一个摘果子的好机会。好在他挑选的是小江,而不是自己从原单位带一个人过来。
巧珍想明白了这里的道理,反正往前走就行。
因为项目顶在汉斯的头上,汉斯也加入了行程,机场上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个广告牌,里面一幅巨大的广告牌,是林巧珍红唇潋滟,回眸一笑的。
小江还在边上说:“小林,这是你啊!”
方总看着广告牌,又看向林巧珍,都去拍广告了,怎么也不想着去拍电视?拍电视不比做汽车强?
第72章
巧珍察觉方总打量的眼光, 她看了一眼边上的汉斯,对着小江耸耸肩:“汉斯太太让我去拍的!”
自己一路过来太顺利, 偶尔遇见挫折要坦然面对, 对着方总巧珍始终保持,这是上面大BOSS, 要乖乖听见干活的心态。
方总虽然认为自己喜怒不形于色,不过也不至于让下面的人这么这么毫无知觉。这个林巧珍丝毫不受自己低气压的影响, 该干什么干什么,对他客客气气,却也没有刻意讨好。
方总带队, 又有汉斯这个地头蛇。这次的访问, 比上次巧珍独自过来可好太多了。几家之前明确拒绝过的,也给了两人面子,约了时间跟他们的高层见面。
方总有意识地给小江表现机会,不过小江好像就是个榆木脑袋, 除了在他身边做好翻译的工作,基本上不肯往前凑。
介绍过后, 听小江翻译:“他们对于进入中国, 他们认为风险太大。其中有知识产权的风险, 也有投资失误的风险,
方总接过了话:“现在刚好开放了十年, 相对于其他的国家,人口的优势,是低价格的劳动力, 同时是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且合资公司是一种试水,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开放……”
这跟着合作商进入他们的现场观看,整个工厂干净明亮,合作商在那里说:“目前看起来你提供的那些合作备选方,都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的要求。”
汉斯在那里说:“六年前我第一次去江城,见到江城汽车厂的景象,跟您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短短几年,谁能想到公司会发展这么快呢?CW已经走了第一步?你们会是帮助我们成功的第二步。方总您认为我说的对吗?”
“没错,不仅仅是江城CW,根据我对中国汽车行业的了解,后续会有多的合资项目会成立,一旦形成趋势……”
老大们讲完了形势与政策,巧珍拿出了具体的那些细节跟对方进行探讨,针对于国内厂商不合格的点,按照德国行业标准,她做了报告,她要抓住这个机会,要不然人家又是不理不睬是了。
对方的那位看见巧珍拿出的文件有很多的标注,饶有兴致,接过去看,他问:“这份文件能留下来吗?”
“当然!”巧珍出发前针对每一家都准备了资料。针对状况束手无策是最可怕的,只要知道问题在哪里,怎么改进,就还有机会。
从这家离开的时候,汉斯跟对方说:“我们会在德国停留一个月,如果有机会,希望还能面对面谈一次!”
“好的,我们讨论之后,会给你们答复!”对方给了一个回答。
要是愿意跟过来,早就同意了,巧珍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也必然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个礼拜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除了巧珍送出去了几份整改报告。
周六汉斯邀请大家去他家参加聚会,刚好玛格丽特也回来了。
巧珍帮着玛格丽特一起烤猪肘,煎猪排。玛格丽特在厨房里问她:“Jane,听汉斯说方不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