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贵长长叹气:“你就没想麟儿长大后继承孤的江山?他是嫡出,更适合继承王位。”
果然薛平贵对于玳瓒没什么感情,甚至恨之入骨。否则这么会恨屋及乌的迁怒太子,到底是那么多年熬着,一般人早就翻脸了。薛平贵也算是熬到了适合的时机,扳倒了玳瓒,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逆袭成功!
希宁轻声道:“太子是长子,又是西凉先王的血脉,大臣大部分会主张立长。目前也不是改立太子的时候,会让朝堂动荡。陛下整天为国事操心,深知当帝王不容易,麟儿还小,臣妾不想让他卷入纷争,如将来太子继承大统,他可以回到江南,为薛家开枝散叶也好。”
薛平贵点了点头,不由赞叹:“还是贤后想得明白。”
目前确实不是改立太子的好时机,先王在位二十多载,根基牢固,不是一二天能拔出干净的。如果说改立太子,原本好不容易太平的官员大臣们,一个个还不立即哭着喊着谏言,一言不合就去撞龙柱。
麟儿才半岁大,是否聪慧还要等长大了。总不能将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给一个天赋低、资质平平的儿子去败了吧?
又吃了二口,薛平贵指着其中一道:“这倒是做的不错。”
希宁装作详看,其实也就是平常菜,只不过薛平贵喜好酸咸,这道菜正好符合他胃口罢了,于是说:“这应该是孙美人做的。得知陛下要来用午膳,她特地下厨做了几道。陛下如果喜好,多吃点!”
薛平贵点了点头,又夹了一筷子。
看着这个家伙眼睛微露光芒,就知道回想起之前和孙美人在这里背着玳瓒偷偷摸摸的感觉。
吃完饭,希宁让孙美人过来服侍,自己跑到其他地方睡了。直到晓月叫她起来,这才懒洋洋地爬起来,送薛平贵出去。
薛平贵看来起色很好,简直神清气爽。孙美人跟在后面,面如桃花,两个人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些什么。
薛平贵一走,孙美人就跪着感谢,恨不得将她当祖宗一样供着。希宁自然好话说了几句,让孙美人歇着去。
孙美人走后,希宁端起了参茶,喝了起来。
在旁的晓月瘪着个嘴:“真是厉害,陛下要水都要了二次!”
害得她差点没喷出来。
到了早上,太子跑来请安了。太子是有备而来,知道她喜欢睡懒觉,为了睡懒觉免了所有嫔妃的请安,所以日上三竿这才过来。
一进来,直接跪下:“给母后请安!”
哎呦妈呀,希宁吓了一跳!那些嫔妃请安也就是行半礼,除了犯错,那要跪下求饶。
“太子快请起,不用行此大礼!”希宁赶紧让他起来,如果被人看到了,还以为她苛待玳瓒的儿子呢。
太子跪在那里,感激不已:“多谢母后为我求情,外面都说母后仁善,我原本还不信,没想到最难的时候,母后出手相救。从此后,我当母后象生母一样孝顺!”
第489章 骗人的苦尽甘来37
谁相信太子真的当她是母后了?反正她没相信。
太子这样做,绝大部分应该也是无奈。背靠大树好乘凉,目前薛平贵对她尊重有加,只有靠着她,才能重返朝堂。
希宁笑着说:“好好。”这个便宜儿子不要白不要,要知道麟儿还小,刚来就受人妒忌,生怕夺了太子之位,成为储君,所以先下手为强。
至于是谁指使的,有可能是太子党、也有可能是淑妃一派、德妃一脉,甚至没生王子、有点势力的嫔妃都有可能。现在她们没儿子,不代表着将来没有。只有杀了任何王子,那么自己的儿子才能更容易地登上王位。
太子被“劝”起来后,坐在旁边,乖得很。
想想玳瓒的儿子都快成年了,身主的儿子却只有半岁,这时间差距也太大了!
希宁微微叹气后说:“前日本宫去太子府,也想好了一件事。你也老大不小了,太子府不能没有女主打理,本宫想为你做主,尽快择官宦好女与你成婚。”
就是要挑太子妃了咯?选太子妃是一件好事,如果选择身家背景强的,那对于地位会更加巩固。原本的护国公已老,而凌霄显然很不得圣心。其实说白了,只要原本是玳瓒的人,陛下都不喜欢,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可是,为什么要那么积极的张罗……太子一愣,这是什么后妈,噢,是嫡母。一般的嫡母对于不是自己的孩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压。这个嫡母倒是好,反而帮他尽早大婚。
太子生怕是试探或者是开玩笑,露出为难的样子:“可儿臣还在守孝。”
“已经守了一年了,难道真要守三年?如果是生母泉下有知,也希望你尽早完婚,生下子嗣。”希宁直接一拍胸,很愉快地就这样决定了:“本宫还没死,替你做主了!”
太子一听,果真是要给他挑老婆,赶紧地跪下感谢。
希宁说了二次都没叫起来,就叫人扶起来了。这个太子目前还算好,就是老喜欢跪下,请都请不起来,好累呀。
趁着薛平贵过来午睡时,希宁请示挑选太子妃的事情。
薛平贵眉头紧拧,这个女人是太贤淑了,还是脑子进水了?如果是其他女人,早就恨不得太子挂了,她倒好,为太子说情,提早成婚。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此事不急,再议!”
“什么不急!”希宁好似比当亲爹的还急:“太子已经18岁了,等到过年就19岁,难道再守二年,到了21岁才成婚?陛下不想尽早抱孙子?”
哎呀,这脑袋瓜子怎么就不开窍呢?
薛平贵闭眼皱眉,眉头都皱得让眼睛都闭上了,可见多么烦躁:“你怎么就是不懂呢?有了太孙,太子位置更牢固了。”
“牢固得好呀!”希宁居然还点头:“难道陛下不想江山稳固?臣妾说过了,麟儿可以回江南,臣妾留下的钱足够他花的了。何必要参与王位争夺,和兄弟拼个你死我活?”
她真的是认真的:“太子毕竟是陛下的儿子,先王的血脉,继承王位名当言顺。而且太子聪慧孝顺,已经认臣妾当母后了,本宫应该做当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傻女人呀!薛平贵叹气,大约也只有那么傻的女人,才会守着寒窑18年,等着他回去。
但说得也是道理,想想如果真的和玳瓒一样,争权夺势,非要废了太子改立麟儿,反而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朝堂上大臣不会答应,纷纷闹腾;回到宫里再闹,这日子没办法过了。
想到这里,薛平贵答应了:“明日就去宣旨,此事最终贤后做主吧。”
“是,陛下!”希宁答应了下来。
顿时又扬起一阵议论,王皇后不但给太子出气,太子也要提前结束守孝,选太子妃了!
这下太子从门口罗雀,一下变得门庭若市,各府都递上帖子要拜见。还有不少人,在宫中游说安排了起来。
赵国公夫人进宫见淑妃:“麻烦和皇后说一声。”
赵淑妃冷着个脸,此时装笑都装不出来:“祖母,你叫我怎么说?七妹已经是嫔妃了,还让九妹嫁给太子,辈分乱套了!”
国公夫人舔着张老脸,还理直气壮的:“什么辈分不辈分的,前朝还有侄女嫁给亲舅舅的。只要九妹嫁给了太子,将来的皇后可不就是她的了。”
看了看赵淑妃,放软了语气:“到时也少不了你的好处,让太子加封个皇太后,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赵淑妃也只有忍着气:“好吧,本宫找个机会和皇后娘娘说说。”
“哎,这就对了,别忘了呀!”国公夫人高高兴兴的走了。
人刚走,赵淑妃就气得摔了茶杯,可骂又骂不出来。都是自家人!
周德妃那里也是,但比起武夫出身的赵家不同,周德妃的母亲可含蓄多了。
喝了口茶,问及周德妃目前如何,当嫔妃的周五小姐如何,绕了一大圈子,这才慢悠悠说起此事。
周德妃笑了:“太子选妃马上就要开始了,母亲是打算叫谁来?要知道五妹是周家最小的女儿,难不成让大哥这才十一岁的女儿参选吗?”
周夫人含着笑:“老爷可以鼓动太子守孝结束后才成婚,到时满了十三岁,就可以嫁了。这门亲事难得,还请娘娘多费心。你大哥平日子也没少处理,以后自然更加感恩戴德,不会忘了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