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番外(35)

“我观察过,您不总来黑市,所以大胆猜测您是不是不太方便,”说起这个,钟骨抬头直视林冉的帽子,眼神多了些自信,“我在这条巷子里跑了几年了,我敢保证,我卖的绝对比您卖的多。和我合作,您可以不用总来黑市,只要每次供货的时候出现就好。而我,您只需要付出一点小小的辛苦费就好,这是双赢的事情。”

察言观色的能力不错,林冉心里暗暗下了定论,对方说的没错,她不能总来县城,如果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合作对象来专职销售,那积累财富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减。何况她的货源来自淘宝,而淘宝余额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串无意义的数字。

“这里是我家,我和我妹妹的样子您都看过,这些就是我的底细,您大可以相信我”钟骨的游说还在继续,只是显然还有些稚嫩,但足够说服现阶段的林冉。

“米面很重不利于运输,且利润有限,不是合作的好机会。”林冉边思考边开口。

以为要被拒绝,钟骨有些丧气的低下了头,他的想法确实有些天真,且他没有谈判的底气。

“不过我这里倒是有另外一些东西,可以合作试试。”说着,林冉借着篮子掩饰,从空间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到地上。

“胶皮鞋?”听到事情有转圜余地,钟骨抬头一看,有些惊喜的叫了一声。

石景县是工业大县,工人多所以工业券也多,像胶皮鞋这种工业用品,只在每月底限量供应,每次上架都会造成哄抢,可谓供不应求,在黑市也是很难大批量出现的东西,如果真的能合作这个,钟骨觉得自己卖的能更多一些。

胶皮鞋比之精细粮而言,既轻便省力又好卖,这是林冉仔细思考后的决定,“供销社卖十四一双要票,我就十五块不要票的价格卖给你,至于你能卖多少钱,全看你自己的本事。”言下之意是多卖的都归钟骨。

一双胶皮鞋在黑市的价格能炒到十六块,还供不应求,这里面大有利润可图,钟骨喜不自胜,赶忙答应下来,“成交。不知大婶能提供多少?”

“这我得回去看看,一会儿给你送来。”林冉暂时还没想好,多少她都有,但第一次合作拿出来多少,全看她对钟骨的信任有多少。

出了门,林冉假装回家取东西,实际是七拐八拐为防有人跟踪,最后进了公厕,拿出二十双胶皮鞋,塞到空间摆放的背篓里。

*

“这么多,”看到背篓里的东西,钟骨先是惊喜,再是沮丧,“大婶,我的钱只够买四双的。”

这也是他在对方走后突然想起的事情,一开始他打算从精细粮开始积攒资金,所以把这些年家里存下的几十块钱都拿了出来,如果是做胶皮鞋的买卖,虽然利润可观,但他却吃不下这么多双。

“等你卖出去了再给我本钱就好。”放下背篓,林冉淡淡说出一早的打算。

“您就不怕我卖了不还钱么?”钟骨既感动又不解。

“如果那样,就当做我看错了人,不再来就是了。”林冉的声音有些无所谓,“不过我相信,你是聪明人,和我合作的长远利润,绝对比得过这二十双胶皮鞋,毕竟,我可不止有精细粮、胶皮鞋,以后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既是信任也是警告,母亲的病需要长期的资金来源,钟骨知道自己不会昧下这批货,只默默鞠了一躬,立下保证。

“您不喝杯水再走么?”眼看林冉就要出门,钟骨才想起自己一直没给人家倒过水。

“不了。”初次合作,信任还没建立,林冉还不想摘下围巾让人知道自己的模样。

林冉走后,吃着水果糖的粒粒从屋里跑出来,就看到哥哥在核对胶皮鞋的号码,“哥哥,这是什么?”

一双双胶皮鞋下,粒粒正好看到一包塑料包装的东西。

那是一包水果糖,小小的包装分成三份,正够一家三口的份量。钟骨握着这包水果糖久久无言。

而另一边,正在往钢铁厂走去的林冉,也在回想刚刚的事情,她会同意这次合作,不止是对方和母亲的相依为命让她动了恻隐之心,更是因为对方对母亲和妹妹的看重,让她多了些信任。

久病在床的母亲,屋内却干净整洁,只有药味没有异味。还有第一次见粒粒时,她吃着面包特意留了一半要给哥哥,可见平时哥哥对她很好,各种细节,都可见钟骨对妹妹和母亲的在意。这样的人,只要不傻都不会对她不利。

这个机会,不止是合作,也是林冉的一次赌,输了她损失的不过是淘宝余额,而赢了,她将收获一个稳定的合作对象,何乐而不为?

第39章

“叩叩叩,”进了钢铁厂,林冉没急着去看刘秀,先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冉冉来啦,快坐,”看到进来的是林冉,高厂长放下手里的文件,笑开了花,“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来呢,我这呀,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虽然有些好奇高厂长的好消息,但林冉还是先递过了手里的数据表。

接过表放在桌上,高厂长把手里的文件推了过去,“这个表格不着急,你先看看我这个。”

林冉依言打开文件,上面还有自己的名字,石景钢铁厂:兹有林冉同志,系南江省石景县人,现年15岁,于1974年7月到你处工作,请接洽,此致敬礼。上面还盖着省级红印章。

“这是……?”林冉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份行政关系介绍信,可她还没满16岁呀?不是说只有16周岁才能接林父的班么?

“手拉犁的报告我一早就递了上去,实验数据是后来陆续传的,上面非常重视这项成果,给你的荣誉随后就到,”见林冉的脸上终于露出属于这个年纪的惊讶和生动,高厂长和蔼的笑了笑,“这个介绍信,就是给你的奖励。不过你还没到16岁,所以暂时会以临时工的身份入职,等你到了16就可以办理转正。”

“这就是您说的好消息?”进城的机会来的太突然,饶是林冉也有些反应不能。

“怎么?你不开心?”高厂长反问了一句。

“我当然开心。”进城代表以后就可以天天见到妈妈,林冉当然开心,宕机的大脑开始运转,“这可是太感谢您了,我刚刚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进城。”

说到这个,高厂长表情歉然,“如果不是厂里没有作为,你本来就该在城里长大。当初手拉犁在菜园试验,厂里人大半都看到了,这事瞒不住,数据也都稳定,这会儿报上去,不早不晚刚刚好。”

最早拿出手拉犁,是因为林家村的耕牛,没想到一时心软竟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能提前进城,林冉也不想在乡下继续面对林家人。还有原主走时的心愿,照顾妈妈姥姥姥爷,都需要进城才能做到。

一番感谢之后,高厂长让林冉尽快处理好林家村的事来报道。“今儿回去就收拾收拾来报道吧,厂里给你安排了宿舍,刘工那边都是老人,东西多不好搬,给你安排了个都是年轻人的宿舍,你也好多在厂里认识认识人。”

“您放心,厂里给我个住的地我就很感谢了,回去我就办好交接进城,”刘工就是刘秀,只要都在钢铁厂,见面机会多的是,林冉也没纠结不能和妈妈一起住的事情,转而提起这次来的另一个目的,“这次来县里,不止把数据报上来,还有个事得跟您打个报告。”

以前都是报表走人,这次难得多了个事,高厂长感兴趣的问,“你说。”

“是这样的,手拉犁的试验数据已经稳定,而且我们村的任务也接近尾声,但公社里其他村还有不少进度落后的,想着能不能跟您申请下这方面的事。”跟人换粮换地的事不能直接说,林冉只好委婉的先试探一下。

“害,就这事呀,”高厂长紧绷的面皮松懈下来,“咱们做手拉犁就是为了老百姓的,这报告都打上去批下来了。咱是钢铁厂也不是农机厂,收回来也没啥用。林家村作为试验田,也算有功劳,那批手拉犁就当奖励送给你们村了,怎么用,给谁用,你们自己说了算,不归咱管。”

*

林冉要回城上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林家村,听说人是拿着介绍信回来的,因为做手拉犁有功劳,上面破例录用林冉入职呢。

手拉犁的功劳,别村或许还没体会,但林家村的人是最有发言权的,这玩意不费油不费料,只要有把力气,就能把地里伺候的井井有条,用过的没有说不好的。

林家村的任务在手拉犁的作用下,超前完成,还换了些许荒地开荒,加上其他村子送来的种子,好处都是实打实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