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番外(27)

“冉冉,我替乡亲们谢谢你了。”老村长眼里含泪,他知道这次能用上免费的手拉犁,全是林冉一人的功劳,他这个当村长的倒是啥也没付出。

村里当初一时心软给了林冉滴水照顾,现在林冉回馈给林家村的则是涌泉。

大家听说这东西将来要推广到全国的,看着林冉的眼神都在放光。不等开拖拉机的老李催促,自发的就组织人将上面剩下的十来把手拉犁卸了下来。

轰隆隆的声音过去,拖拉机离开为仓库门口腾出一片空地。

老村长亲自动手尝试了下手拉犁的使用,虽然不如跟在老牛身后扶着省力,但也没废太大力气,都在可承受的范围里。况且人的速度比牛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几倍,林家村力气大的庄稼汉要是都能配上这手拉犁,到时候不止地里的庄稼能种完,备不住他们村今年还能省下时间开些荒地。

“十五把,可太够用了。”老村长脸上乐开了花,招呼人把手拉犁放进仓库,心里已经开始物色拉犁的人选。

*

晚饭时分,知青点的老树桌旁比往常还热闹,大家围着今天的“大功臣”林冉问个不停。

“冉冉,你跟我们说说呗,你是怎么想到手拉犁这个点子的?这可太神奇了。”

一个轱辘一个手柄就能省力,还获得了县城里厂长的赞赏,免费给村里送来一批用着,这经历怎么听怎么让人惊叹。

“是啊是啊,快跟我们说说,刚刚我看那手拉犁长的见都没见过,你这脑袋瓜怎么长的,能想出来这么好用的东西。”

被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问着,林冉等大家冷静了才找到机会答话,“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加上有铁轮减少阻力,这才会省下力气。”

“杠杆原理?那是什么理?”不是所有人都听说过这个原理的,下乡的知青里也有不少学习成绩不好的。

“我知道杠杆原理,这是阿基米德提出来的一个理论,就是说两个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一个戴着眼睛的知青为大家解惑。

“哇,你懂得好多。”有不知道的听了解释也云里雾里,但就是觉得很厉害就对了。

见大家的注意力被自己吸引,被盯的不好意思,知青扶了扶眼镜有些不好意思,“还是林冉厉害,我虽然知道这个理论,却想不出手拉犁这种农具。”

这话说的大家点头,知道原理的多,但造出手拉犁的可没听说过。

“不管什么原理不原理的,总之有了这个手拉犁,咱们村今年的粮食任务就有着落了。想到年底能吃上粮食,我这心里就感激冉冉的很。”

“是啊是啊,多亏了林冉。”

被知青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夸奖,林冉脸有些红,这手拉犁图纸是她从淘宝里买来的,但这话不能对知青们说,只好谦虚,“你们别夸我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一开始只是有个大概的设想,还得多亏了钢铁厂的高厂长组织人帮忙完善,还给咱们村免费提供了十来把手拉犁,你们要谢就谢他们吧。”

听了这话,本来觉得自己也在城里读书,怎么没比得过林冉的小脑袋瓜的知青心理平衡了。她们就算能想出来这个点子,估计也没那条件造出来,就说那一台手拉犁的用料,就不是她们在村里动动脑子能办到的。

“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啊。”有人感慨。

“哈哈哈哈,都谢,都谢,都得谢。”

知青点里一片欢声笑语,林冉被感染了情绪,也不自觉的跟着荡起浅笑。

第32章

第二天一早,老村长点了十五个村里力气最大的庄稼汉,每人分配着一把手拉犁,一起往地里走去。

手拉犁的铁轮可以在地上滚动,不犁地的时候只需要把手柄向下压,让前端的犁片抬起,人再往前拉,就可以轻松拉着向前走,有点向手推车的样子。

远远的选了一块比较开阔的土地,老村长一声令下,十五个手拉犁一字排开,一起向前走去。

林冉在旁边负责记录数据,看到这场面不由赞叹,十五个人力凑到一起的手拉犁,俯瞰起来也和后世的大型犁地机效果类似,都是浩浩荡荡的。

这种新式的犁第一次出现在地里,还是他们村人自己发明的,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好奇围了过来。

有人看着,十几个人顿时压力倍增,更卖力的拉着向前走,旁边偶有掉队的看着别人的进度咬牙加快脚步,你追我赶,竟没用上半个小时就垄好了一趟地。

看着地里一排排深深的垄沟,老村长乐的合不拢嘴。村里难得有个热闹可看,收粮食的工作也在收尾阶段,老村长通情达理的没有把围观的人撵走,任由他们看热闹。

又是半小时过去,十几个人又从地的那头另起一排走了过来,一排排垄沟在地里缓慢眼神到脚下,大家紧张又期待的看着走过来的人们。

林建国带头把手拉犁往地上一放,甩了甩有些泛酸的手腕,老村长赶忙过来询问,“咋样,这手拉犁用起来累不累。”

好歹是一个小时的连续作业,还是完全依靠人力的情况下,老村长有些担心这手拉犁的实际效果。

林建国转了转手腕仔细感受了下,“不累,跟以前拿锄头刨地可是差远了,休息一下我们还能再走几趟。”

“是啊老村长,你就放心吧,咱别的没有,就是这力气有的是。”

“这玩意比我想的省力多了,我看有了这么老些手拉犁,咱村那头老牛都快排不上用场了。”

耕牛的地位不是一时半会能撼动的,这话显然是开玩笑,周围的村民都应景的笑了出声,今儿可真是个好日子,天好,人好,地好,心情也好,总之就是啥都好。

“咱们村今年的任务是不用愁了,大家伙可以放心的去上工了。”老村长挥了挥手,“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吧,再围着可扣工分了啊。”

听到扣工分,人群一哄而散,临走还不忘再夸林冉两句。

被夸的听习惯了,林冉只笑笑没说话,低头检查手拉犁作业一小时后的磨损情况,并仔细记录下来。手拉犁在现代只能像姥姥那样用在自家小院子里,要想在农村的地里作业难于登天。但在林家村的地里竟然用出了不亚于自家后院的效果,这其中固然有钢铁厂的技术工们的改造,还跟两个时空的农业发展有关,后世种地多用拖拉机等大型机械作业,把土地压的严实;而在林家村最多用用老牛下地,再加上村里刚刚收过一茬庄稼,这土质松软的跟自家院子没两样,正适合用手拉犁。

根据每个人的受累情况,老村长又挑选了三十个大汉,跟先前的十五人轮班倒。

有了手拉犁,耕牛老死的阴云在林家村上空散开,大家每天都喜气洋洋的,有些人没摸过手拉犁的,都忍不住凑过去尝试一番,连村里力气小的妇女和儿童都上过手。

老村长算着这样的效率干下去,多久能种完地,离种地的好天气结束又能匀出来多少天。想着要往上面打报告开多少荒地,又能多种多少粮食,等年底交完任务又能给村民多分多少粮食。

想着想着,老村长的老脸上堆起褶子,看着林冉的目光更慈爱了。

*

林家村有了手拉犁的消息传开,可眼馋坏了其他离得近的村子,那天林冉回来的拖拉机上,不止有一个村子的人听见了这手拉犁的消息,回到村一说,都羡慕林家村羡慕的不行。

手拉犁下地还没十天,老村长就被上边的红旗公社叫了过去。

书记办公室里,老村长摸不着头脑的被招呼着坐下,还得了杯茶水款待。

这可是个稀罕东西,老村长对这次的谈话心里有了些谱,要说他往公社里跑了这么多年,就是这个新来的王书记心眼最多,今天被叫来还能喝上免费的茶水,老村长面上受宠若惊,实则心里在转圈圈。

果然,王书记就着茶杯抿了口茶水,见老村长认真看着自己,有些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咳咳,老林啊,上次你来社里打报告,说你们村的耕牛死了,想借别的村的拖拉机用用,这说的太晚,社里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给你安排,最近我听说,你们村的问题自己解决了?”

来了,老村长听见话头打起精神,“哎,还得谢谢公社惦记,你说牛老了的事咱也没法定是哪天。要说这解决,还得多亏了林冉那丫头有主意,进了趟城,给咱们村带回来些农具,这才把难关应付了过去。”

“我听人说,你们村是用上了个手拉犁的东西?就是那个叫林冉的弄回来的?”王书记惊讶,他听下边人的报告,还以为是老村长自己鼓捣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