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90)

作者:杨柳爱豆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船只速度慢了下来,王启年也将对面的情况看得更清楚了些。船上不少士兵跳了下来,可正如百姓描述的那般,那火似有了生命,便是这滔滔江水都无法将其熄灭,场景极为可怖!而那些船虽只有一侧喷洒了火油,可在燃烧弹,火箭的作用下,迅速发挥了作用,无数条大船燃烧了起来,浓浓的烟雾不断上腾着,很快,他就听到了马蹄奔腾的声音传来。

“清军的援军到了。”

周世昌道:“这热闹看不了了,快走吧。”

“这……火当真灭不了吗?”

王启年恍若未闻,嘴里喃喃道:“这若是多造些,我们还何惧鞑子?”

“灭得了。”

左弗道:“你看江里的人也不是个个都烧死的。”

王启年拿着望远镜看了看,发现一些人沉入水中,过了一会儿冒了出来,虽然还在惨叫,但火……

的确是灭了。

左弗笑了起来,“就是这样慌乱的情况下,不知这些人会不会发现这规律?不过估计也很难呢,这些人就算现在没被烧死,后面也很难活下来,尤其鞑子惨无人性,想来是不会延请名医来瞧看的。”

这都什么跟什么?

王启年一脑子门子的问号。

水到底能不能灭这火?

抓狂了!

“敢问县主……”

他的态度便谦虚了许多,“为何有些人跳入水中,水就灭了;而有些人却……”

“那些没被烧死的都是在江面下沉了好一会儿的人。”

左弗道:“将空气隔绝开来,这火就灭了。”

“……”

还是不懂啊!

左弗耸耸肩,道:“父亲走吧,今天烧掉了不少船,没烧掉的也暂时不能活动了,咱们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说罢又朝王启年咧嘴一笑,“大人,你要想弄明白这问题,以后可以去江东门卫所,我们那儿开了一堂课程叫科学,又叫格物学,你听了以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秘密了。”

回到军营中,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军营里的士兵纷纷走出军营,当听到战果后,大家都欢呼了起来。

清军有百多条船,上回烧掉了三分一,今天毛毛估算下又烧掉了二十来条,还损毁了不少,这样一估算,大家都觉得可以睡个好觉了。

清军这段时间内怕是不敢再来了呢!若是再来,恐怕他们就要无船可用了,到时不要说征服明朝了,恐怕那些归顺的顺民也会造反呢!

毕竟,这两仗已充分证明,大明气数未尽,而你满清也不是什么天命所归……

第122章 不懂,还是不懂

身体很疲惫,可精神却振奋。

近距离观摩了一场零伤亡的战役后,王大人像打了鸡血一般,明明一夜未合眼,可却是精神振奋,容光焕发。

他从士兵那儿借来案桌上可摆放的太阳灯,奋笔疾书,将自己在京口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尤其是自己经历的这场战役更是大书特书。

除此之外,他还对左弗组织百姓修建城墙,恢复农业等事也做了详尽的报告。

他很兴奋。

他感觉在这里他看到了圣人笔下的大同世界。虽然不知道那些古怪的东西到底是哪来的,可正如左大友说得那样,这重要吗?

大明已经风雨飘摇了,就像一个饥饿到极点的人,有口吃的摆在跟前时,哪里还会管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除此之外,他对格物学也十分感兴趣。他有预感,若是这门学科被发扬光大,其效力不会输过现在的圣人学问。若是两者结合,岂不是能开创万万年的盛世了?

王启年写得很认真,每写一段就要停下来想一想这些日子的见闻,想想就觉不可思议。

人,竟可以走到这一步!听县主那意思,这些东西并不是神迹,而是掌握了某种规律后造出来的!就跟火炮,水车一样,都是可以造的!

这种力量可以被人所掌控,而这种力量还掌控在大明手里,若是发扬光大的话,大明就不惧怕任何人的冒犯!

过了两日,王启年回到了镇子上,并令驿站的驿员将自己奏折送去了南京。

回到镇子上的王启年休息了一晚后,便又在镇子里溜达了起来。然后,他惊异地发现,左家军火烧清军的事已传得人尽皆知,一些说书先生竟已将此编成故事,四下传说。

这……

王启年又懵了。

怎传得这么快?

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有人故意将前线之事泄露出来的!不用问,定是江宁县主做的!

他想了想,忽然觉得这手段很高明。

这些说书人嘴皮子最是利索,一点点事都能给你加工的天花乱坠的,而此刻京口里镇的百姓最需要的就是这些东西。人

人心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啊!

这江宁县主当真是好本事!

当下,也不再闲逛了,他打算去找左弗聊聊,自己那些疑惑也该得到答案了。

左弗与他是一起回来的,所以他倒也不用再奔波,直接回了卫所,到了左弗居住的屋子前,自报了家门,没一会儿功夫,左弗身边那个粗壮的丫头便出来了。

“大人,请。”

王启年点点头,跟着椿芽进去。

屋内的陈设很简单,看着完全不像女子闺阁,就跟左弗那人一样,女儿娇柔是没有的,有的只有男儿家的粗豪做派。

这屋也不大,左右两间隔开,外间就摆放了一张书案,一个简易的书架子以及几张凳子。

屋内有些乱,地上,书案上满是纸张。他瞄了一眼,发现那纸张洁白如雪,看着很挺括。

又是一种没见过的纸张!

而左弗手里拿的东西也让他好奇。

不是毛笔,却一样可以书写,且看着书写极为方便,不像毛笔,还得将手悬空,不然字迹会被带花。

而在书案后方墙上还挂了一张图,他仔细翘了翘,发现是张堪舆图。只是这张堪舆图极为古怪,材质特别不提,色彩也鲜明,十分有层次感。再仔细瞧瞧,上面的标注更是令人惊心,密密麻麻的,一眼望去,竟有点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除此之外,堪舆图上还有许多纵横线,也不知是干嘛用的,总之还是那句话:本官不懂。

快速将这屋子内部扫视了一遍后,王启年便是躬身行礼,“问县主安。”

“王大人来了?”

左弗放下笔,笑着道:“勿要多礼,快请坐。”

王启年应声坐下,婢女端来了茶,一番客套后,王启年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大人的困惑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

左弗喝了口茶,道:“科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若不是经过系统的学习,怕是难以理解。”

王启年想想也是。

将太阳光聚到匣子内,怎么想怎么惊人,要这东西这么容易理解,那还惊到他吗?

“那敢问县主,要将此学问学精,需要多少年了?”

左弗忘了他一眼,笑了。

“我师父已近不惑之年,自五岁启蒙便开始学这门学门,可学到现在他也只学了个皮毛,哪里敢说精通?”

王启年只当左弗这是谦虚,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都不会说自己精通学问,不然是要给人笑话的。所以听了这话他也没当回事,只是点点头,“学海无涯。”

顿了下又拱手问道:“那敢问县主,学个皮毛的皮毛又要多久呢?”

“皮毛的皮毛?”

左弗摸着下巴想了想,感觉这问题还挺难回答的。上辈子,在学校时的感触还不是很深,可等工作后,面对着各类难题,她感觉自己跟白痴也没什么差别。

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或许可以称得上学识渊博,可放到整个科学领域,他们不就是一群连皮毛都没摸清的人么?

见左弗沉思,王启年心沉了沉,道:“很难?”

“只是不好说啊……”

左弗轻叹了一声,“不过现在我们也总结出了一点规律,若是将这些规律吃透,大概学个十几年也差不多了吧。”

“哈?”

王启年瞪大眼。

都说十载寒窗苦,这圣人学问已经够难的了,难不成这科学比圣人的学问还难?

左弗咧嘴笑了笑,“这事真不好说,不过只要我们肯做,就总能到达彼岸的。我设想是多开几所这样的学堂,招收适龄孩童,从小培养,等他们长大了,就能做许多事了。”

“开办学堂?”

王启年摇了摇头,轻叹道:“老夫往年在福建为官,也接触过西夷人的传教士,对他们的学问倒也颇有兴趣。可这世上不是人人都像老夫这样的,徐光启西学颇为精通,可朝里有几个人容得下他?心学和理学之争县主知道吧?你这学问教教这些军户或许没什么人会注意,可若一旦动作大了,老夫恐你会遭人攻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