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走走还是不过瘾的。二人一合计,索性租了条船。在琼州有许多造型豪华的小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满足一些想在是海上浪一浪的人。
这些船都只会在近海溜达,船上可以自己生火做饭。
海钓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将钓上来的东西再自己亲手做成美食,会很有意思。
当然,两个人水平不太好。孙训珽平常也会去钓鱼,但海钓的难度显然更高。两人忙活半天,最后也没收获到什么。若不是有随行的船长,几个人怕是要饿肚子了。
一些小杂鱼放油锅里煎一煎,咸菜炒一炒,将小杂鱼熬出浓浓的白汤,放入咸菜,那真是美味到了极点。
琼州天气热,不过在海上飘着倒也不会觉得很热。
喝上一杯冰镇的葡萄酒,再吃几条小鱼干,倒也快活。
事实上,左弗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快活了。
毕竟,这回是真得将重担卸下了,她可以开始过养老的生活了。
琼州好吃的东西是特别多的。现在道路都修得很好,两人围着琼州飘,到一个地方就下来品尝下当地美食。一些黎人,苗人听说左大人回来了,还特意去等他们,等到人了,也不管左弗愿意不愿意,直接拉来马车就将几个人拉去他们峒里或者寨子里,然后便是一顿好酒好菜招待着,然后便是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倒也是有趣。
在琼州玩了快两月,一行人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又坐上游轮去了广州。
广州可谓是美食的天堂。虽上点年纪了,不过两人胃口倒也还不错,在广州吃了大半月,左弗忽然突发奇想,想出国看看去。
当左弗拿着自己的户籍到衙门要求开出洋凭证时,当地一群官员可吓傻了。
您老在国内玩玩就玩玩吧,怎么还想出去呢?虽说现在有大铁船,可就您这身份,这出了事谁担得起啊?
立刻打报告。
好在,现在有电报了。
倒不用像往日那样让人来回奔波。
结果得到的回复是:老师想去哪就去哪,加强防卫就是。
左弗一看,你们还给自己整了个舰队出来,这也太劳民伤财了。想了想,便退一步说,只想去东瀛看看了,不用派什么护卫舰,自己坐游轮就好。
一听说只去东瀛了,这些官松了口气。可一听,居然要跟普通民众一样坐游轮去东瀛,这还了得?
纷纷跑到左弗下榻的旅馆轮番劝说。说到最后,左弗脾气也上来了,呵斥道:“都瞎紧张个什么?那东瀛人能吃人还是怎么的?这游轮两三日便可到东瀛,你们要不放心就让使臣去说一声,我到了那儿自有幕府保护,也可促进两国邦交,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们也太小看我身边的护卫了!就他们几个,身上还有火器,便是来几十个人也不怕的!行了,快盖章吧!”
几个地方官哪里还敢再吭声。
人家是不是首辅了,可这左家军还在她手里啊!而且,朝堂里都是她的学生!连首辅都是!既然首辅都不担心了,他们还担心什么?
不过还是得先派人与驻扎在本地的使臣打声招呼,提前打点下。毕竟这位主,可不能有半点差错啊!
第697章 深藏功与名
东瀛方面听说左弗要来,倒是欣喜万分。
左弗在他们心里就跟神一样,而且大明还跟东瀛分享了左学,并对他们进行了援建,使得贫穷的东瀛如今日子也稍好过了些。
而他们要付出的不过是一些可以让明人经营的土地以及一些劳力。当然,还得替明人干点特殊的活,比如去澳洲,亚美利加洲管理一下那边的犯人。
因着两位东瀛妃子和亲的关系,所以大明与东瀛现在关系非常好。东瀛人总觉得大明人十分良善,给了他们很多帮助,而且十分先进富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国都该是他们模范的对象。
对于一手缔造了如今大明的人的到来,东瀛人显示出了极高的热情与期待。
天皇甚至出宫去码头迎接左弗的到来。而幕府这边,将军甚至带着御台所(将军正室)去相迎。
这就有趣了。
将军也就罢了。
可天皇出宫去迎接左弗,这就很有意思了。
天皇又不是人,怎么可以随便出宫呢?
所以一群东瀛人暗暗脑补:左弗果然也不是人吧?不然怎能让他们的天皇亲自去迎接左弗?天皇在他们心里就是神啊!
左弗面对热情的东瀛两大头目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外交素养。不过,很快她就提出,想参观下将军幕府以及想去京都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
对于左弗的要求东瀛人自然是十分欢迎的。为了表示自己是大明的好学生,京都的皇宫也好,江户的幕府大奥也好,都装上了玻璃,用上了太阳能电板,通上了电。
他们也很想向自己的老师展现下自己。
左弗对于东瀛人透出来的想法感觉有点可笑。
时光变迁,可东瀛始终是那个东瀛。
当你强大时,他所展现出来的谦卑能让你感动死;可当你弱小时,往死人身上插刀的人也是他。而且,必然是第一个动手的。
不过,左弗也不担心这些群东瀛人学了左学会将大明怎么样。因为有些东西她已经交代过林立了,并且要求他交代到下一任首辅:对于东瀛永远不能放松警惕,必须让他们永远做大明的狗。
江户城也就是幕府城堡也算有特色。
左弗想来东瀛除了想看看东瀛人现在的日子外,就是想参观下东瀛的建筑了。毕竟,唐宋之风在这人遗留下了很多痕迹,前来观摩下,也好领略下唐宋风采。
所以京都是必去的地方。当然,眼下的话,还是参观参观这座后世还算有名的皇宫吧。
护城河将皇宫与街市的喧闹隔离开来,左弗望着,忽然觉得,在普通人眼里的世外桃源可能于住在里面的人来说只是一座人间孤岛,就像紫禁城一样。
东瀛建筑十分讲究清雅。色调清冷,简洁又幽雅。但是,左弗总觉这些建筑少了几分博大和恢宏。
就像东瀛人的性子。
菊花清幽的同时却又染着刀光的阴冷,与明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左弗还是更喜欢国人的性格。或许,与东瀛人相比,国人显得喧闹,可如此不是更也贴近人性么?
江户的美食也是有点特色的。只是望着一群在自己眼前科普生鱼片的人,左弗有点想笑。
生鱼片这东西不是起源于华夏么?在唐宋时尤为流行。为此人们还给这种吃法取了一个专有的名次:鱼脍。
饮御诸友,炮鳖脍鲤。
诗经小雅中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种吃法是起源于华夏的。脍鲤指的就是生鲤鱼。
至于芥末……
嗯,虽然眼下用的芥末是用山葵根制作而成的,但是左弗知道,这只是用来招待她才用了这等芥末。
山葵根价格昂贵,平民哪吃得起?所以,平民用的是黄芥末。而在山葵芥末出现前,东瀛人都是食用这种芥末,而用来制作这种黄芥末的芥菜种子正是起源于华夏。
所以,这些人给她科普鱼鲙,芥末,她莫名觉得有点好笑。
不过嘛,出于礼貌,她还是吃了几口的。
孙训珽倒是来者不拒。
他是个吃货,在大明他也时常吃鱼鲙,不过左弗不大允许他吃生食,而且现在上年纪了,所以他也难得吃了。
现在见这东瀛人摆弄得这么好看,自然也忍不住也要尝一尝的。不过,他怕左弗说,所以也只是浅尝而止。
参观完幕府堡垒,又在江户转了转,两人便又启程去京都。
那厢,朝鲜人听说左弗去了东瀛,十分焦虑。他们立刻就联络大明,希望左弗也能去朝鲜走一走。
在他们看来,左弗去东瀛不去朝鲜,显然大明跟东瀛的关系更好,这怎么可以呢?明明他们才是亲儿子啊!
毕竟,即便是在大清的威胁下,他们也坚持使用大明年号,这份忠诚东瀛人怎么比得上?东瀛人就是二五仔,天生头长反骨,不是好东西!
左弗接到国内的电报,感觉有点搞笑。
也幸好东瀛现在也有电报局,不然等她回了大明可就不高兴出来了。
既然这样了,那索性也去朝鲜走一走吧。
一圈走下来,孙训珽不由感叹,“还是咱们大明好。这两个国家虽各有风情,饮食也挺有特色。但细细品来,便觉物资着实匮乏,菜肴不如大明丰富。这整天泡菜咸鱼的,吃多了也腻啊!”
站在游轮甲板上,左弗望着大海,听着孙训珽的唠叨,只觉身心都被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拥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