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隆庆帝不高兴,顾湛就好晃动着大大的尾巴,讨好求财。
等隆庆帝醒悟过来时,东西已经被搬走了。
“那陛下多赏臣点一银子,这次能顺利缴械,给他们下马威,光凭臣的嘴做不到,李勇帮了不少忙,陛下亏待臣,臣不计较,但臣不想让李勇觉得陛下对功臣太抠门。”
“你这是不计较?”隆庆帝气笑了:“拿着这话点朕?”
“臣没有啊,您又故意曲解臣的意思。”
顾四爷坦荡的要钱:“臣的意思就是别忘了李勇,多给臣点银子。”
“朕直接赏赐李勇不成?非要再经过你的手?”
“可以是可以,但是您赏给臣银子,臣感激您,狂拍您马屁,李勇对您也是忠诚的,但是让他拍马屁,他跟个据了嘴的葫芦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您赏赐朝臣的满足感会降低。”
“……朕不是为了听拍马屁而赏赐你!”
“顺便,顺便,一次赏银,能办好几件事,陛下,您赏银给得值得。”
隆庆帝抬手直接捏住顾湛的嘴,“想要银子,你就给朕闭嘴。”
他最不该就是把顾湛宠得无法无天。
可是他既然宠了,也不能中途撒手,否则顾湛还不得被朝臣们笑话死?
“皇上,臣妾……”
皇贵妃走进来,身后的婢女端着托盘,上面放了羹汤。
她脚步一顿,眼睑低垂,“臣妾把羹汤放下,您记得……记得同永乐侯一起用。”
宫女蹑手蹑脚放下羹汤,皇贵妃如同撞破了秘密一般慌忙退了出去,不给隆庆帝任何解释的机会。
皇上都已经抚摸顾四爷的嘴唇了?
她只是几日没太关注隆庆帝,这对君臣的进展这么大吗?
皇贵妃脑里闪过各种念头,必须记下来。
隆庆帝长叹一声,“迟早有一日,朕的名声都得被你给毁了。”
顾四爷摇头否认,别胡说,臣没有!
都是旁人胡思乱想。
“陛下。”
锦衣卫指挥使站在门口,隆庆帝拉开同顾湛的距离,“说。”
“臣安排在驿站的人回报,辽东使臣同副使闹得很不愉快。”
顾四爷摇头晃脑,身后若有尾巴一定翘得高高的,还要勾住隆庆帝的手腕。
“……他们是不是蠢?”
隆庆帝不敢置信,这么简单的离间计,竟然还有效果?
辽东的人头脑都这么简单?
隆庆帝这些年都在忙什么?
“臣也很意外,再三确定消息真实,这才来向陛下禀告。”
锦衣卫指挥使暗叹一声,顾四爷的运气也太好了。
“可能是永乐侯以前没表现出才智,辽东副使把永乐侯当作寻常人看待,他自觉永乐侯不会骗人。”
“他再同顾湛说几句话,他家底都能被顾湛骗去。”
隆庆帝没想到有意外的收获,“朕记得副师是辽东可汗正妃的弟弟?”
所有来京城的人资料早就由锦衣卫调查清楚了。
“可汗如今大权在握,多亏他正妃当初娘家的支持,据说他虽然也有不少侍妾,但是对正妃一直很敬重,正妃的话,他也听得进去。”
顾四爷几次张嘴,又不敢出声,着急得呜呜呜哼唧。
“说吧,朕让你说正事,少给朕扯一些没用的。”
“臣觉得不管他们是真有矛盾,还是故意做给锦衣卫看的,毕竟是人都知道驿站中少不了陛下的锦衣卫。”
隆庆帝眸子凝重,“继续。”
“咱们暂且当做他们是闹矛盾了,臣以为可以再加一把火,那位正使的祖坟可以重新修缮一番,然后让朝廷上主张以德服人的臣去同他结交,带他去祭拜祖宗。”
“这主意不错。”
“倘若闹矛盾是假的,祭拜祖宗总不能不够诚心,他也想着多打听点中原的消息。”
顾四爷坏笑:“交往频繁,臣就不信副使能一直不计较?只要有裂缝,矛盾必然会越来越大,副使又是正妃的弟弟,可汗的小舅子,陛下对镇国公不也是又着远超臣子的器重同信任?”
“小舅子同姐夫的关系亲密程度,取决于姐姐是否得宠!”
顾四爷继续说道:“臣喜爱悦娘,看李勇都顺眼很多,一旦遇见危险,臣也相信李勇豁出去性命帮臣。”
“这话……”
隆庆帝又不能明着反对,不过李勇对顾四爷更多是感激。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炫耀臣子的皇帝
感激顾四爷的救命之恩,感激顾四爷扶正他姐姐,给他外甥外甥女更尊贵的身份。
隆庆帝对一根筋的李勇都绝望了。
不是李勇忠诚不够,而是他太容易被顾湛影响。
因此不是特别要紧的事,隆庆帝都不会交给李勇去办。
以前隆庆帝想过让李勇做宣读遗诏的人。
如今隆庆帝完全没有这个念头了,宁可把机会留给何大人,也不能给李勇。
李勇不敢篡改诏令,但是他被顾湛拖住的话,别人下手篡改,李勇也察觉不出来。
亏着隆庆帝信任顾湛远超其余臣子,而且已经认定陆铮为继承人,否则隆庆帝最先不放心的人就是李勇。
不过,李勇足够本分,他除了领着没有实权的虚衔之外,他是一点事都不沾的。
也没人给他送礼走人情,或是求李勇在隆庆帝面前美言。
别人不相信沉默寡言的李勇。
“朕知道你们关系亲厚,好得跟一家人似得,以后就让李勇跟着你。”
隆庆帝突然意识到顾湛很危险,毕竟顾湛才行了挑拨的计策,又给了辽东人一个下马威。
那群蛮子急眼的话,很有可能对顾湛不利。
“臣身边有侍卫,哪能让堂堂陛下封的伯爷给臣当护卫跟班?臣脸皮再厚,也不敢僭越。”
“李勇最近不是一直做你的跟班?”
“陛下别误会,臣是带着小舅子吃喝玩乐,他从小苦惯了,后来又一直为陛下效力,他就是有银子有爵位也不知道怎么享受,臣看他可怜,才勉强带着他去玩的。”
顾四爷一脸的嫌弃,不过该带李勇享受的,他一项都没落下。
隆庆帝笑道:“把你交给旁人,朕也不放心,在辽东使臣没有离开京城前,李勇一直跟着你,让他保护你,而且你也可以帮朕看着李勇……”
“陛下,李勇就是根木头,他对您忠心耿耿,连不忠的念头都不会有,毕竟他脑子不够用,又不是个圆滑聪明的。”
“朕从不曾怀疑过他,主要是朕担心辽东那边会有人接触李勇,他的祖上……你只要记得照看李勇就是了。”
太祖的秘密,隆庆帝依旧不想告诉顾湛,不说也是为顾湛好。
顾四爷眼珠灵活转动,这么说不仅是李勇,悦娘也要保护起来啊。
隆庆帝把何大人等人召来,说起针对辽东使臣行反间计的事。
何大人听到隆庆帝的安排,纷纷点头,“陛下英明,不战而屈人之兵,高,太高了。”
“这可不是朕的主意,朕不屑对他们行此计策,顾湛不是刚给了他们个下马威?他跑到朕的面前磨磨叽叽的,磨得朕受不了,只能答应试一试。”
隆庆帝脸上的骄傲谁看不出来?
何大人见过炫耀儿子出色的,毕竟顾四爷时常炫耀顾瑾。
可是他们从未见过炫耀宠臣的。
陛下对永乐侯的情分已经超过了君臣之情。
“顾湛脑子还算清楚,特意提醒你们,别被他们之间的矛盾给骗了,弄到最后反间计没成功,反而被他们算计了,到时候朕丢脸,你们也得落个千古笑柄,如同唱戏的涂抹白脸的丑角一般。”
“臣谨记陛下教诲。”
何大人比顾四爷思虑周全,很快制定了更详细的计划。
隆庆帝满意点头,吩咐何大人按照计划行事,“朕没有宠错顾湛,他还是挺聪明的。”
“是,是,永乐侯大智若愚,又忠诚可靠,您慧眼识珠,在一众纨绔子弟中挑中永乐侯。”
“永乐侯忠诚,又机灵,临危决断又强,比臣等都要出众。”
“嗯。”
隆庆帝得意摸着胡须,何大人卖力吹捧,借着称赞顾四爷狂拍隆庆帝马屁。
其余朝臣不屑何大人逢迎隆庆帝,不过他们也没脸昧着良心说顾四爷不好。
顾四爷给蛮夷使下马威,大涨志气,哪怕是以往对顾四爷敢怒不敢言的朝臣也都得说一声佩服。
经过京城热门戏曲的煽动,如今在朝廷中反战的声音很小,陆铮以往的战绩给害怕打仗的朝臣很大的信心。
最差的结果也就是不胜不败的平局,一旦赢了,中原的威胁将会彻底消失,而且中原的文化礼数将会传播到四方。
读书人也都盼着能安抚天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