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41)

韩太太一直没有表情的脸上,此刻出现了一丝酸楚,转头对儿子说:“你带你姨丈去花厅吃些点心,我跟你姨母有话要说。”

韩皎知道,母亲其实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恐怕一个不忍心,会原谅妹妹。

没办法,当面不好提醒,只能请姨丈去隔壁花厅去坐。

穿过抄手游廊,自东角门走入花厅院里,一路沉默。

姨丈已经猜到韩皎打算跟他们家划清界限,转着眼珠子琢磨半晌,才苦着脸叫屈道:“阿皎,你姨母是真的冤死了,你知道她说了句什么,把你娘惹急了吗?就说了句咱们得把钱省着,给你以后找门路升官。就这句话!你姨母什么意思呢?就是想说:哪怕你爹丢了官,咱们家还能攒着银子,全力扶持你。这是安慰你娘的话,也是咱两口子的心里话!谁晓得,你娘居然以为我们是催她还钱呢,这不就误会大发了么!”

院子里的花香拂面而过,韩皎心里的怒气也被吹散了,忽然有了另外的心思,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姨丈,开口道:“谁家攒银子,都不如自己手里捏着安生。从前,我爹帮姨丈拉过不少生意,您对我爹也是感激万分,平日里不免过分尊奉,倒像是低了我爹一个辈分似的,实在委屈了您。”

姨丈闻言一愣,满脸雾水,猜不透这小子是嘲讽还是敷衍,只能赔笑道:“你爹是四品大员,我尊奉他老人家,那还不是应该的?委屈什么?瞧你说的,我求之不得呢!”

“姨丈言重了。”韩皎眼里闪过一抹学霸的光泽,正色道:“往后,咱家为您打点门路,您出钱,咱出力,生意办成,利益对半。毕竟都是亲戚,既然一起做生意,咱就不该分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平分,您瞧这样合适吗?”

姨丈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万万没想到,韩老爷这一家子穷酸书生性子忽然变了,韩皎居然脸不红心不跳的跟他谈利益!

这小子是吃错药了吧!

姨丈彻底傻眼了。

利益对半,那他得少赚多少银子?这就是割他的肉啊!

他想当场拒绝,却又心知不能翻脸。

坦白地说,别家要想找个四品官员当靠山,单是孝敬靠山的银子,就能占去利润的七成,而韩老爷是分文不取,给他们家白干了十多年。

正因如此,姨丈能给出最低的报价,别的商人要是向他这么报价,生意就算抢到手,那也得贴钱。

而如今,韩皎居然张口跟他要“打点费”,一开口就是五成!

“这……这……”姨丈期期艾艾道:“当然没问题,就是咱这生意没几个赚头,怕贤侄看不上啊!”

韩皎摇摇头:“钱多钱少的,是小事,主要是不能总让姨丈低人一等。”

“我……我……”姨丈特别愿意低人一等,换回那一半利润。

韩皎脸色一肃,警告道:“您要是还总这么客气,往后生意上的事儿,咱家绝不插手。”

“别!别……”姨丈都快哭了:“贤侄说得对,咱就平等平分……平等平分……”

韩皎和蔼地露出满意的微笑。

其实这么做,不是为了报复姨丈的忘恩负义,而是韩皎确实缺钱。

没出事以前,还没把这个问题当成大事,韩老爷出事之后,韩皎才发现关键时候,还真需要钱救命。

而大楚这个公务员薪资水平,简直叫人眼前发黑。

韩皎未来不打算靠下头官员的孝敬敛财,所以得先攒些家底,为以后暗中经商挣钱做准备。

坐入花厅,姨丈脸上勉强堆着笑,脸色却是白里泛青的,强作镇定,跟韩皎商量请工部官员吃饭的事。

韩皎面上淡定的听着,心里却有点没底。

虽然得了燕王的赏识,但他毕竟还是个未入流的庶吉士,庶吉士馆选后的实习时间是固定的,得散馆后,才能找门路快速升迁。

也就是说,工部未必会卖他这个庶吉士的面子,因为杀良冒功案的事情,工部底层官员并不清楚,也不清楚韩皎帮了燕王多大的忙。

姨丈见韩皎一副淡然自若的神态,以为他胸有成竹,一时就有点飘了,问韩皎:“现下,燕王待贤侄那可真是极尽恩宠啊,这么大的宅子,就在王府边上……”

韩皎笑了笑:“殿下只是让我暂住。”

“那也是至高的礼遇了!”姨丈欣喜道:“阿皎,过两日就到了大皇子的生辰,皇子们都会去大皇子府上吃酒宴,各部官员也有收到邀贴的,如果方便,你可以向燕王求一张邀贴,或者跟着燕王一起参加酒宴,那天出面的大官可多了……”

韩皎笑着摇摇头:“我一个庶吉士,混进这种场合,岂不是不伦不类?”

“哎哟,你就是跟你爹一样,脸皮太薄,这种场合,就算是条狗也想往里钻呢!”姨丈心急之下口不择言:“而且……而且端王也会到场,别怪姨丈没提醒你,你现在得了燕王的赏识,端王那边,你最好主动去示个好,这里头的弯弯绕多着呢,听姨夫一句劝,免得往后有人放冷箭。”

韩皎一愣:“端王会去?”

姨丈点头:“一定的,那是大皇子的生辰宴席,他是长兄,所有皇子都会给这个面子的。”

韩皎低头思忖,还真想见一见谢修那倒霉孩子。

顺便,也想试探试探大boss,那天考他的那句话,究竟有没有他想的那层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听说九皇子殿下最近踢球技术有所下降,接球时老是开小差,会不会是手上旧伤复发了?让太医瞧过了吗?

太医:瞧过了,都是给气的。

第34章

打发走姨丈两口子, 韩皎询问了母亲是否与妹妹重归于好。

韩太太深吸一口气, 感慨道:“我告诉她了,作为姐姐,我几乎像娘一样把她带大,她这么对我,我也想原谅她,但有些事, 发生了,就回不去了, 咱们两家,往后还是少来往。”

“都来往了这么多年,不差这一时半会儿。”韩皎说出自己的想法:“娘,自从咱家有了丫鬟杂役, 您总说闲着腻人,是否打算做点生意打发时间?”

韩太太疑惑道:“你想让娘做生意?跟着你姨丈他们一起?娘可做不来!”

“当然不是,”韩皎解释道:“一切准备, 我都会替您安排妥当, 只要谈生意时, 您安排伙计出个面就成。”

韩太太蹙眉道:“你想让娘当商人呀?那还不把咱这点家底赔个底掉?娘对木料一窍不通,你姨丈做了十多年还偶尔看走眼呢,娘哪儿能……”

“不是做木料生意。”

“那做什么?”

“玻璃。”韩皎笑了笑。

“什么?”韩太太没听明白。

“制造琉璃装饰用的那些大料, 您见过吗?”韩皎解释道:“儿子打算做一种类似琉璃的货品。”

韩太太一脸茫然,心里第一次觉得儿子不靠谱。

到底是读书人,跟商沾边, 八成要碰一鼻子灰,韩太太委婉地劝阻:“那些大料,都是外省运来咱京城里的,那几个府县里的百姓世世代代靠做这个谋生,咱哪儿争得过他们?”

韩皎解释道:“只是跟他们的货品外形相似,本质上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大料,主要是作为装饰品出售,儿子要做一种可以用作器具的大料,不会像他们那种一碰热水就炸的琉璃,特结实,可以做餐具茶具,甚至可以代替窗纸。”

也就是西方的钠钙玻璃,细说娘亲也听不懂,韩皎只能概括两者的区别。

前段时间虽然忙碌,但韩皎还是留心了这个时代与自己时代的科技差距,找到了这么一个有潜力,自己又懂行的商机。

玻璃制造,这个想法在他脑子里已经徘徊了许久,里头最困难的环节,是收购大量纯碱,这得去盐碱湖里搞。

古代盐业是国家垄断产业,与之相对的副产品也不好搞,需要走门路,所以得先积攒些本钱。

韩太太脑子还是够用的,依旧毫无信心地注视儿子:“你为什么觉得自家做的料,就不怕热水呢?”

韩皎笑道:“这个嘛,等成品出来,您眼见为实。”

韩太太很不太相信儿子这方面的本事,不情不愿地询问:“你要多少银子做本钱?”

韩皎挑眉道:“方心吧娘,儿子已经跟姨丈说好了,帮他再拉几笔工部生意,利润一人一半,足够当本钱了。”

卷卷猫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