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走到霜儿身边坐下,搂着霜儿的肩膀说:“刚才是谁要撕了我的嘴,如今还撕吗?人家萧括可是对你一往情深呢,无价之宝。”说完和敏慧笑了起来。
敏慧知道霜儿面皮薄,不好意思了,遂转移话题道:“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岳丞相的女儿岳琳一个月后大婚。”
梧桐惊讶,看着敏慧道:“可是与夹竹桃有关系?”
喜鹊进来,手里端着一盏茶,递给敏慧,敏慧接了抿一口,赞赏道:“怪不得哥哥和太子都喜欢你这里的茶,果然不一般。”
霜儿心急,催促道:“嫂子快说,夹竹桃的事情是岳家做的,岳琳想当太子妃?”
梧桐扶着敏慧坐到榻上,轻声说:“表嫂慢慢说,不曾听说岳琳订婚,如何突然成婚,这件事儿必有蹊跷。”
敏慧将茶杯放桌上,笑着说:“你们两个就是机灵鬼。夹竹桃的事情是岳琳做的,至于岳丞相是否清楚,我就不知道了。”
原来,太子在靖边侯府看见了夹竹桃,就命人去查,不过几日功夫,就查出夹竹桃是岳琳命人养的,费了一番功夫才送进靖边侯府的。靖边侯府的下人都是新人,收买很简单。岳琳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十来日功夫就被人查出来了。
太子未直接找岳琳,而是请岳丞相喝茶。桌上就放着这株夹竹桃。太子屏退所有人,关上门,谁也不知他们说了什么。
只知道太子走后,岳丞相战战兢兢,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抱着那株夹竹桃回了丞相府,第二日就传出岳琳订婚,不日即将出嫁的消息。岳琳的夫婿是陇西李家的嫡次子,听闻身子骨不太好,能活多久全看天意。
太子这是为敏慧报仇?
岳家胆子够肥,居然谋害当朝太子妃,是想走夏家的老路吗?
梧桐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喜鹊说外面下雪了,越下越大了。梧桐想让霜儿和敏慧留下,等雪停了再走。两人不同意,说乘马车来的,不碍事,随后辞了出来。
不多时,闻晏回来了,身披大氅,进屋后退下扔给喜鹊,走到梧桐身边,自然而然的搂着梧桐的腰肢,扶着她坐到榻上:“冷吗,外面下雪了,越下越大,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我用看了看天,这雪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怕会有雪灾。”
“屋里有地龙,还有火盆,怎么会冷。”梧桐端起一杯茶递给闻晏,道:“喝杯姜茶,这是我特意命人给你煮的,这两年咱们存了不少粮食,就算有雪灾也不怕。对了,刚才敏慧姐姐来了,说起岳丞相家,夹竹桃的事情是岳琳做的。”
闻晏喝了几口姜茶,笑着说:“这件事儿我知道,岳家才当了几日丞相,心就大了。他们想当第二个夏家,也要看太子允吗,太子不是皇上。他上过战场,杀伐果断,断不会允许世家做大,更不允许党派之争。”闻晏说着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勾唇笑了道:“我听闻,今儿朝堂上格外热闹,太子表态,四十无子才会纳妃,你想想那些大臣们会如何?”
“定是不允许。”梧桐道。
“自然不允许,多少人都想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去,以此固宠,如今太子不纳妃,那些有想法的人怎能罢休。”闻晏道。
梧桐想了想,说:“皇上能同意?”纳妃不仅是因为朝堂的势利,也有开枝散叶的原因。
闻晏拿起一本书,一面看一面回答说:“皇上不同意又如何,太子说了,若是皇上不允许,就不当这个太子了,谁愿意当谁当去了。”他能想象皇上听到这句话时,暴跳如雷的样子。想到此处,闻晏摇了摇头,太子越这样,皇上越放心了。
“我姨母也同意了?”梧桐问,皇上不愿意,定让姨母劝说表哥,表哥一向孝顺,最听姨母的话。
“皇后赞同太子的意见。”闻晏笑着说。
下朝后,皇上就去了仁寿宫,跟皇后说了此事,皇后说太子做的对,后宫嫔妃多了,每天斗来斗去,也没什么意思。国家需要明君治理,不需要女人拉拢。皇上气得拂袖离去。皇后赏赐许多东西给太子,表明自己的态度。
冷风呼啸,窗子被风刮得呼呼作响,外面的雪也越来越大了。一连三天雪才停,梧桐醒来时,身边已经没人了,掀开床幔朝外望去,天刚蒙蒙亮。
“什么时辰了?”梧桐坐起来,对着外面问道。
喜鹊打开帘子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盆热水,一面将水盆放架子上一面说:“辰时刚过,少爷卯时就起了,在院中练了会拳,随后被司琪叫走了,走前吩咐我们不许吵醒夫人。”说着来到床边,帮梧桐穿衣服,又说:“外面可冷了,雪有一尺厚,冷的人站不住。”
梧桐穿戴好,洗漱一番,掀开帘子,一股寒气迎面扑来,禁不住打个哆嗦。喜鹊拿着一件披风给梧桐披上,梧桐占了片刻,就觉得冷得不行,忙转身回屋,又让奶娘把朝阳抱来,一起早饭。这时司琪进来,说:“少爷不回来了,西城贫民区倒塌许多房屋。太子一早来叫,让少爷跟着看看情况。”
梧桐正给朝阳夹菜,听到这话,手停在半空中,愣了片刻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闻晏哥哥果然说对了,雪灾来了,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呢!
第121章 惊人财富?
过了午时, 闻晏才回, 回到桃仙阁, 见桌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一面洗手一面说:“娶了桐儿真好,回到家有热腾腾的饭菜, 有知冷知热的人惦记着,浑身的寒气一扫而光。”净了手坐到桌旁, 端起一小碗热汤, 喝了一碗, 顺了一口气说:“终于暖和了一些。”
梧桐接过碗,又盛了一碗汤, 放到闻晏跟前:“听司琪说你去西城了,西城受灾严重吗?”
闻晏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豆角,肃穆道:“何止严重,房屋大面积倒塌, 许多人被压在下面, 太子已经出兵救灾了。这次突如其来的大雪, 京城周围十县受灾, 户部已经收到不少赈灾的折子。大圣朝两年来战争不断,国库空虚, 一时拿不出钱粮赈灾, 皇上为此大发雷霆,要户部三天内拿出银子赈灾,若不成, 户部尚书的脑袋不保。”
梧桐瞅着闻晏,闻晏觉察抬眸见梧桐看着自己,笑问:“怎么了,看我做什么?”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梧桐沉声道。
“什么事?”闻晏咽了口中的菜。
“夏家根深蒂固,倒台后被抄家,难道没有抄出什么来?”梧桐问。
闻晏放下手中的筷子:“这件事儿太子殿下也想到了,夏家被抄家,抄没夏家家产几千两银子,用于救灾也是杯水车薪。”
梧桐沉思片刻道:“你相信夏家只有这几千两银子?夏丞相是北戎国的奸细,到一国丞相的位置上不易,他来大圣朝为什么,只是想颠覆大圣朝的江山吗,颠覆江山何等艰难,若是我是夏丞相,首先要捞银子,有了银子北戎的粮草才充沛,打败敌人指日可待。”
闻晏一面吃一面,桐儿说的不无道理,前世夏家权势滔天,这泼天的富贵,是用银钱堆起来。
不等闻晏想清楚,梧桐又道:“静月公主来京城,只是和亲这么简单吗?”说完,停顿一下,将那日听到的话说了。
成婚前,她带着喜鹊和飞鸾出门逛街,逛累了上饕餮楼休息片刻,听到了静月公主和丫鬟的谈话,虽然听不真切,也听到了一两句,什么东西没找到,王爷是不是没留下。静月公主说王叔送信说有,肯定有,只是不容易被找到,若是那么容易被找到,岂不是被人轻易得到了。
闻晏听了放下筷子,下榻穿鞋,一面往外走,一面说:“我去趟太子府,晚上不知何时回来,桐儿不必等我了。”
梧桐跟在下来,给闻晏披上披风,道:“路上小心点,这两年咱们存了不少粮食,若是能用上,你和表哥尽管拿去,空间里的水果蔬菜也可高价卖出,得的银子,全部捐给那些灾民吧。”
闻晏回头看一眼梧桐,笑了笑说:“等查到夏家的银子再说,若是不够咱们捐点儿,没准不用咱们捐呢。”
这些年夏丞相收受贿赂,买官卖官,底下孝敬的人无数,生辰宴会,逢年过节,礼物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手,他本人生活节俭,可以说抠门,抄家时仅仅抄出几千两银子,确实匪夷所思,不能不让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