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舒妃宫中有人机敏,去了乾清宫报信,皇上及时赶到,才及时阻止了皇后动刑。否则,那鞭子十有八九要往舒妃的背上抽。
舒妃当时始终没想明白:到底为何,皇后一定认为毒害大皇子的事情是自己干的?
一月后,皇上携宗室外出秋狩。
皇后说舒妃的用度逾制,且銮驾冲撞了她,罚舒妃在坤宁宫外跪着。
那是刚入冬的时节。舒妃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又比往年都冷得多。她跪在坤宁宫外,皇后甚至没有出来看她一眼,连在她跟前耀武扬威一番都懒得花心思。
初雪簌簌地落下,随后雪势越来越大,在她的头上、肩上铺满了一层洁白。她身边的宫女陪着她跪,一边跪一边哭,说娘娘我们回去好不好?您这样一定会熬坏身子的。
舒妃摇头。
皇后没有放话让她起来,她便不能起来。
她身体其实不错,并没有随随便便就晕了过去,即便如此,却还是在这冰天雪地里熬不住。直到半夜里,坤宁宫掌了灯,皇后身边的太监打着灯笼开了门,皇后走了出来,站在台阶上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神色间满满的都是鄙夷和淡漠。
“本宫最看不惯你这个娇弱可怜的模样!明明心肠歹毒如蛇蝎,却偏偏以这副娇媚的样子示人!”
舒妃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浑身已然被冻僵了,竟说不出话来。
皇后还没有说完。
其实舒妃已经不太听得真切了。最后回忆起来,也只记得皇后放的狠话,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一曰爱,二曰恨。
皇上刚登基三载,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她入宫两年,今年也不过十八岁而已。
她一直以为自己和皇上是恩爱的少年夫妻,亦会白头偕老。
只是她忘记了,数年前,皇上还不是皇上的时候,迎娶英国宫嫡女入东宫,那才是真正的少年夫妻、恩重情长。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也正因为曾经的日子过得那般悠然恣意,再从东宫搬入了这偌大的紫禁城后,地方宽阔了十数倍,心却已然拥挤不堪。
容不下了呀……容不下自己那么深爱的男人,专宠另一个女人,像丢了魂一样。
舒妃忽然就懂了。懂了皇后的爱,亦懂了皇后的恨。
那一夜的风雪像刀一样割在舒妃的脸上。
最终,她听见皇后冷笑道:“本宫真是失心疯了,居然跟你这个毒妇讲这些!”
那冷笑中带着浓浓的苦意。
*** ***
皇帝是快马加鞭从猎场赶回皇宫的。
得知宫内的消息后,他抛下了鸾车,跑下了队伍,跑下了随行的亲信,仅自己一人便翻身上马,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还是来不及。他回来的时候,舒妃已然一病不起。
皇上为了舒妃抛下了所有随行宗室和大臣的事儿,一夜之间传遍了后宫,又传到了朝堂之上,最终传遍了金陵城。赏赐延绵不断地往舒妃宫里送,特别是乾清宫和寿康宫送过来的各式补品,像小山一样堆在了舒妃的永寿宫里。
帝后二人,则是在御书房内大吵了一场。
皇帝把先前皇后问舒妃的问题,又还给了皇后:“朕不明白,你到底还想怎样!舒妃清清白白的,你非要针对她,难道真的要了她的性命你才肯罢手么?!”
“如果臣妾说‘是’呢?”
“不可理喻!传朕的口谕,皇后禁足坤宁宫,六宫事务全部交由贤妃管理!”
自此以后,帝后恩断。
他日日都宿在永寿宫,抱着舒妃道:“婉儿,你不要怕,朕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永远都不会……”
“……如果陛下真的想保护我,就早日封大皇子为太子吧。”舒妃道,“皇嫡长子受封太子,只是早晚的事儿。”
皇上沉思片刻,道:“好,朕都听婉儿的。”
大皇子于三岁那年被封太子。
朝野上下并不惊讶。邺朝历任太子,最早有襁褓中就受封的,最晚也有十五岁才受封的。除了中间因身体夭折的外,无一例外,都顺顺当当地继位了。
皇后一门心思教养太子,后来即便被解了禁足,也甚少出坤宁宫。
*** ***
太子还是像个病秧子一般。
舒妃是因太后入的后宫,再加上皇后那一年几乎都被软禁在坤宁宫中,舒妃便只剩下去寿康宫请安了。
有一日,她正陪太后闲聊,却不知怎的突然提到了体弱多病的太子。
太子的病是治好了,却似乎落下了不足之症,三岁的小孩子,总是动两下便气喘吁吁的。皇后日日忧心,总是带太子在坤宁宫里玩闹跑动,希望太子可以多多锻炼身体。
太后对舒妃道:“若太子他日后……”
舒妃一愣:“什么?”
太后微微一笑:“你未必没有机会。”
“……!”
舒妃不可能听不懂。但为何太后要提点她这些?
她没有动这样的心思,反而是太后动了?
她又想不明白了。就好像当年,她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后要那般认定是她害的太子。
一年后,舒妃有孕。
太后日日过问,却在言谈间提起,寿康宫太冷清了些,若能添个孙辈,一定会热闹很多。
舒妃花容失色,日日梦魇。
在又一次于噩梦中被惊醒后,她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保护住这个孩子。
宫里太冷清了,不够热闹,那她便让宫里热闹起来。
热闹起来了,太后就心安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来,大家一起跟我念:“狗比皇帝!宇宙渣男!”
两头挑拨的太后已经不止是狗比这个级别了,简直是狗中之狗。
这段故事关系着未来东宫的走向,咳咳咳
明天把皇后和舒贵妃的恩怨讲完,丹心听完了八卦,就想明白了,就可以回到甜宠模式了
第24章
舒妃对皇上说:“臣妾想要当贵妃,皇上愿不愿意给臣妾这个位分?”
皇上笑道:“朕本就准备封婉儿为贵妃,只待婉儿生下皇子,咱们便顺理成章 地操办一番!”
舒妃躺在皇上怀里撒娇:“不嘛。万一是个女儿怎么办?那皇上便不一定封得了臣妾了。”
“那也可以先封个淑妃,日后生了皇子,再晋贵妃。”
“不,臣妾就要当贵妃!皇上您看着办吧。”
舒妃这么一闹腾,皇上便吃不消。不过几日的功夫,册舒氏为贵妃的旨意便到了永寿宫。
她已许久不跟皇后说话了。但晋贵妃那日,却是要去坤宁宫拜见的。她话里藏针,和皇后一来一回,惹得皇后极为不快。
尔后,她更是没有消停。贵妃娘娘与皇后娘娘别苗头别得六宫皆知。皇上一向偏心,总是站在她这边;太后根本不过问,甚至在刻意纵容;皇后气得心口疼,却不肯去任何人那儿告状。
宫里当真热闹了起来。
她这般骄纵又得意忘形的模样,让太后都懒得提点她了,反而道:“一孕傻三年,哀家看你真是活回去了。”
舒贵妃只是笑,笑得倾国倾城,然后继续冲撞皇后,和皇后对着干,气得皇后扬言,待她产子之后,一定饶不了她。
舒贵妃就这样在皇后的威胁声中,生下了二皇子。
寿康宫只是派嬷嬷来赏赐了礼物,并没有再提些别的。
舒贵妃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暂时地放了下来。
皇后放的狠话,有人比舒贵妃自己还上心。
此人便是当今圣上。
在舒贵妃产下二皇子之后,邺朝迎来了新一轮的选秀。后宫之中突然就多了许多年轻鲜活的面孔,十四五岁的年纪,新开的花儿一般娇嫩。
皇帝似乎对新来的美人们起了兴致,挨个儿召见,见得勤快的那几个很快便晋了位分。宫中的风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了,就连皇后难得接见后宫妃嫔时,场面都热闹了许多。
妃嫔们明争暗斗,你来我往的。
甚至还有宫妃来舒贵妃这儿“投诚”,跟站队立派似的,分皇后党和贵妃党,要党同伐异。
舒贵妃依旧和皇后呛嘴,却对这些年轻面孔通通不感冒,轻飘飘地丢下一句“还没混到个嫔位呢还想来跟本宫请安?”。
于是宫里传言说,贵妃性子跋扈,恃宠而娇,难怪已然遭到皇上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