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哲平心里一紧。他顾不得左手伤口隐约传来的钝痛,死死地握住操纵杆,努力调整机身的平衡。颤抖的左手在求救按钮上放了很久,最终还是放下了。
那句名言怎么说的?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自己拼着废一只手也要再上战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现在还有什么好怕的。况且,对他而言,既然上了战场,那么与其苟活,不如从容燃烧。他淡然笑了笑,心想,要是有根烟就好了。
雅克-38的机身不住颤抖,像是迟暮的老人,踉跄着冲向远方,却止不住下坠的势头。韩文清心头一凛,刚要呼叫他,叶修已经抢先开了口。
“孙哲平,我是叶修,听到请回话。”
孙哲平接起通讯器:“孙哲平收到。”
“还有机会。”
孙哲平心里一震,一小簇火苗顶开蒙在心头的灰尘,跳跃着燃烧起来。
“收到,请讲。”
“飞行角度左偏15度,坚持30秒。”
“明白。”
就算是困兽之斗也好,我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孙哲平深吸一口气,握住操纵杆,照叶修说的调整着飞行角度。控制器不断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左侧的响动越来越大,飞机拖着黑烟一路向北飞去。
君莫笑降落在一处开阔的地面上,架起机枪,枪口正指着雅克-38。
大漠孤烟朝正面的虫群开了两炮,突然转身,向雅克-38冲了过去。
“孙哲平,跳伞!”
雅克-38的驾驶舱盖打开,孙哲平被弹出,立刻打开降落伞。虫群先是一慢,继而像嗅到蜜香的蜜蜂一般,飞快地向孙哲平围了过去。
大漠孤烟一跃而起,奋力分开挡在孙哲平面前的虫群。它向上伸举双臂,可是离孙哲平还有相当距离。而几只飞行虫眼看就要撞上他。
孙哲平没有犹豫。他摸出手枪,打掉一只迎面扑来的飞虫,一边克制着左手的颤抖,迅速割断降落伞绳。最后一根伞绳绷断的刹那,他身子一沉,开始下坠。正在这时,大漠孤烟动力全开迎了上去,张开手掌,稳稳地接住了他。孙哲平的背部狠狠撞在坚硬的机甲外壳上,疼得他说不出话。
大漠孤烟的驾驶舱缓缓打开。韩文清坐在驾驶座上,对孙哲平点了点头。
“回来就好。”他简单地说。
孙哲平以一个狼狈的姿势跌进驾驶舱。他躺在地上,不住地大口喘气。左臂上,一丝暗色的血透过厚厚的飞行服,渐渐渗了出来。
“伤口处理一下,马上送你回基地。”
孙哲平艰难地冲他摆摆手。
“不碍事,你打你的。”
“人捞回来了?那我不客气了。”
叶修说完,枪口蓝光一闪,正中下坠的雅克-38。机身轰然炸开,吞噬了紧追而来的虫群部队。
第4章 INTRO:THE DAWN
张新杰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刚要去拿茶杯,一罐咖啡塞到他手里。
“你去睡会吧,”韩文清拖过一把椅子,在他身边坐下,“我来值班。”
张新杰一看时间,摇摇头:“还有半个小时轮换,正好我复盘写报告。”
韩文清把电脑屏幕向自己这边转了一点:“一起吧,这是大漠孤烟存的影像资料?”
“多方汇总的,信息部整理之后刚送过来,我刚才粗看了一遍,要点不少,要是总结得很全面,估计需要3个小时。”张新杰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不停地写写画画。
画面正好放到大漠孤烟从中型母舰上跳下开火的那一刻,是君莫笑视角的。在提示韩文清后退的瞬间,叶修已经用雷达锁定了母舰上的几个炮口,发射酸液炮弹的一刹那,他将武器切换成机炮,在最短时间内击落所有炮弹。
张新杰放下笔,单独拉出这段两分钟的画面,切换了几次视角反复观看。良久,他再次拿起笔,沉吟着对韩文清说:“队长,以后类似的操作,要尽量避免。”
韩文清皱着眉头,双手抱胸,没有说话。
“这里,”张新杰调到君莫笑视角,用笔点了点大漠孤烟右前方,“这里有一个炮口,但是从叶修的视角,是看不到的。他能打中,多半靠的是经验。”
他又把画面切到大漠孤烟的视角:“起跳的时机把握得很准,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对方的火力,给叶修创造了绝好的攻击机会,但同时也是在考验他的操作。如果他漏掉了这颗炮弹,后方的飞行编队就很可能被击中。”
“他漏掉的,我能打中。”韩文清沉声说。
“队长,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你的实力。但是和虫群的作战跟传统的作战方式不同,打的时候,如果能留给战友1%的余力,就不要留0.5%。比如这次,”张新杰调整视角,指着大漠孤烟下方靠近母舰的位置,“退到这里,既可以让对方所有的火力点暴露,也能保证你自身的安全。”
“如果我退了,后方的机群就全部暴露在虫群的射程里,”韩文清敲了敲屏幕,点在大漠孤烟身后的歼击机组上,“距离太近,战斗机的抗腐蚀涂料扛不住酸液炮弹,所以我必须顶住。”
张新杰盯着屏幕,沉默了很久,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又很快涂掉。他的眉头越皱越深。
目前的战术仍然是以战斗机群打击为主,正常情况下,他所优先考虑的必然是如何在不影响机甲威慑力的前提下保障机甲和驾驶员的安全。而韩文清的作战风格与这一思路恰恰相反,如果说叶修是机动灵巧的弓箭手,那韩文清就是一往无前的刀客。如何协调他与二大队的战机群,在保证大漠孤烟攻击力的同时提高战斗机组的打击效率,一直是张新杰战术安排的重点。眼下这一难题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如果大漠孤烟的速度能提高5%,那么……
张新杰摇摇头,很快否定了这个设想。大漠孤烟是整个荣耀大队唯一没有采用神经接驳系统的机甲,这一设计极大地保护了驾驶员的神经系统,但是介于技术上的瓶颈,导致它的机动性很难再有提升空间。
既然硬件很难提升,那么不如从战术角度考虑,挖掘新的思路。张新杰仔细回想着以往的战例,突然眼前一亮,很快找到一份上个月的实战学习报告。
“队长,”张新杰一边快速浏览着文件,一边问道,“之前有一份远东战场的资料,你看了没?”
“高加索山突击战?有印象。”
“那一战的亮点,就是机甲在短时间内正面出击,摧毁了虫群两艘中型航母。关于这场战斗,之前我和肖时钦讨论过,都觉得这种思路很新颖——把机甲的战斗力最大限度地推出去,兼顾威慑力和打击力。以往我们的想法有局限,认为大漠孤烟的速度不够快,所以只能作为威慑,好比冷兵器时代的重骑兵,压在阵后,不轻易前突,”张新杰说着,开始在本子上画演示图,“但是你刚才说的话提醒了我,既然机甲的防御性能好过战斗机,那么我们大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让大漠孤烟爆发更大战斗力,迅速打开局面。”
“你是说,以后可以多采用正面强打的方式?”
“对,”张新杰飞快地画着,鼻尖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比如刚才打中型航母——就目前得到的情报,虫群的航母不同于我们的,攻击力弱,仅仅依靠航母上的酸液炮进行自我保护,所以一旦受到打击,周围的虫群就会收缩编队,保护母舰的安全。既然大漠孤烟能扛得住酸液的腐蚀,这里就可以继续跟上,直接摧毁母舰的中枢。”
韩文清看着他的演示图,频频点头。他在图上大漠孤烟的周围画了个圈。
“正面突破之后,战机再跟进,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小包围圈,打掉周围的虫群,”韩文清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这样就能控制战斗的节奏了,好。”
“现在还只是大概的构想,等我查过资料再来完善。不过这次确实打得也非常成功,特别是你和叶修合力打掉中型母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台机甲正面牵制敌人的火力,另一台机甲和战机进行辅助打击,这样能有效提高战斗效率。正好大队最近准备实验双机甲战术,我抓紧把报告写出来交上去。”张新杰打开一份空白文档,飞快地写了起来。
“还有5分钟交班。”韩文清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