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功德无量(63)

作者:青丘一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极好,极好。”安夫人连连道:“那就到叨扰夫人了。”

由仪便笑了,给碧月使了个眼色,她忙行了一礼退下,去厨房操办饭食了。

碧月是手脚最麻利的,半个来时辰,就有人来回:“午膳齐了。”

由仪点头,带着三位夫人在偏堂的红木大圆桌前坐定,素云唤:“传膳。”

便有四个丫头两两一组抬着红漆大提盒进来,盖子一掀,一层层的菜肴样样精美。

碧月自后头跟着进来,随着丫头们上菜的动作一道道念道:“炒珍珠鸡一品、奶汁鱼片一品、椒汁银耳一品、糖醋荷藕一品、淡菜虾子汤一道,随上红稻米饭一份,如意卷、奶汁角各一份。另备冰镇青梅酒一壶。”

她又抿嘴儿一笑,落落大方地道:“天儿热,没备什么大鱼大肉,都是些开胃小菜,也不丰盛,夫人们担待着吃。”

“哪里用担待呢?”安夫人道:“这样的饭食就是极好的了!瞧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我自认也是有些识见的,可这稻米,从前我竟见都没见过。”

由仪笑了:“这米本是熬粥好的,偏这些日子大夫说我气血不和,才日常用这个蒸饭的。”

说着,她吩咐布菜的丫头给三人各夹了些奶汁角:“这点心是北方有的,奶香味儿浓厚,我最喜欢,你们也尝尝?”

说着低头用膳,再不开口了。

郑夫人知道书香门第大多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便在底下悄悄儿拉了郑夫人和庞夫人一下,摇了摇头,示意她们专心午膳。

膳后,婢女捧了漱口茶来,由仪端着抿了一口,拧眉问:“这是……”

杜若忙道:“因干茉莉花找不到了,这是新鲜竹叶、薄荷兑着野菊花干煮的。”

由仪点了点头,一面漱了口,随口赞道:“不错。”

杜若便松了口气,底下安夫人郑夫人庞夫人三人目目相觑,随着由仪漱口、净手并涂了润手的沤子后端着一碗消食茶慢慢坐着消遣。

由仪留三人喝了消食茶,膳后更衣的空暇间听素云回话说已经给了见面礼便点了点头,陪她们说了两句就显露出两分疲态来,安夫人是最知情识趣的,拉着小姑子和庞夫人告辞了。

人都走了,素云随着由仪入了内室,一面与碧月服侍她更衣,一面回了上午陶情的事。

由仪听了点头:“这事儿你们做主就好。”

又道:“告诉陶情,账目处理的明白些,回头兰儿媳妇入门,这些事情就给她打理了。”

“是。”素云答应了一声,又听由仪叹道:“唉,一想到要被人叫太夫人,我就觉着心里闹的慌。”

碧月听了就笑:“这人早晚都由这一遭,哪里是您不喜欢人就不叫的。”

又道:“况如今官场交际,旁人唤您夫人,咱们小爷岂不矮了一辈儿?”

“你不也一口一个小爷的唤着?”由仪轻轻挑眉,道:“不过这话也是,且等婉儿进门吧。吩咐人将正院收拾好,不过我看,咱们在这头顶多也就待一年。”

那头云心道:“旁的不说,切就主子这模样相貌,旁人唤一声老夫人也觉着不好呀!”

那头捧着东西进来的杜若道:“正院里头收拾的差不多了,有两个原来的丫头不大安分,我都敲打过了,实在不行就给几两银子打发出去,总不会闹出不好看的来。”

“做得不错。”由仪点了点头,又道:“兰儿脉象如何?”

杜若笑了:“很康健,说是一拳打死一头牛也不差了。”

众人听了都笑,碧月嗔她道:“你这话呀,就得让小爷知道才是呢!”

六月里头天气正热,由仪刚亲自往安家走了一遭,给那安家大公子道喜,留下了厚礼后回到府里,就收到了京中的来信。

贵妃,殁了。

病逝的。

元妃的病逝便是打在贾府的一道轰天打雷,贾府最大的依仗,去了。

连带着还有府内八个多月已经成型的小皇子。

贾母痛哭了三日,在祠堂中与去世的贾代善说了不知多少,最后只化作长长一声叹息:“终究是咱家没缘分得那个通天大富贵。”

王夫人更是不可置信,她都已经做完当皇子外祖、皇帝外祖的美梦了,如今临了临了一朝破碎,实在令人痛彻心扉。

由仪看完信也没什么表示,只吩咐人拣了些药材回去给贾母和王夫人养身,回头仍然安安稳稳地在侯锦县的县衙后府邸中抚琴泼墨,好不惬意。

第52章 李纨二九 李纨。

十一月,贾兰迎山东庄氏庄清婉为妻。

转年开春儿,庄清婉有孕。

婚后半年不到,考核“上上”,升迁景安州从六品同知。

举家上任,这一回可没本地安排个府邸,因烦折腾一场,由仪也没买宅子,只在本地赁了一所宅院居住。景安州是个经济极发达的繁华之地,当地出租的豪宅不少,由仪很轻松便选到了和心意的房屋。

对庄清婉只说怕孩子住新装的房子不好。

清婉表示理解,索性一心安胎。

由仪又被赶鸭子上架操持起了各家往来事宜,虽有时烦心些,到底碧月、素云两个将各样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还算省心。

冬月,清婉平安诞下一对双胎女儿,贾兰惊喜万千。清婉虽有些怕夫家不喜,但见由仪亲自给两个女孩儿取了名字就放下了心,只托由仪再理家几个月,一则照养女儿,一面也调养身体,预备过个一年半载再拼一胎。

——这是在由仪明确表示不养小娃子之后的结果。

两个女孩儿都是由仪取得名儿,大的叫:正则,小的叫:灵均,均取自屈原《离骚》。贾兰打趣了两句说:“这名儿倒不像女孩儿。”到底也觉着不错,于是就这样叫了下来。

自然也有人回京报喜,王夫人吩咐了些礼物,不再多管。

黛玉刚为她生下了一个六斤多重白白胖胖的大孙儿,她实在没心思去想这两个重孙女儿了。

庄家那边倒有些怕贾家因一胎儿女只开花不结果怨上自家女孩儿,见由仪和贾兰态度如此就彻底放心,礼物厚厚地备上,甚至还有清婉之母千里迢迢带着儿子过来一趟,就为了看女儿和两个小外孙女儿一眼。

可见庄家对庄清婉的疼爱。

同时过来凑热闹的还有庄澈安,和惜春。

庄澈安好说,过来凑徒弟热闹的,前院儿住了两天,走了。

惜春的到来却得从头说起了。

这得从由仪和贾兰离去不久说起。

那年是五月里,清风徐徐、旭日温暖的日子。

贾府也开始为惜春说亲事,贾珍正想着攀附一门好亲事,竟然也不顾元继,只看家世背景。最后竟然险些将惜春嫁给一个三十多快四十的中年老男人。

贾母、王夫人如何且不说,惜春第一个听了就留闹翻了天,当场表明要出家做姑子去。

众人只当她是气话,婚事仍然继续往下谈着。第二日惜春说要出门散心,众人只当她想开了,便答应了。

不想惜春竟然是直奔京郊出云观去了,与那出云观观主辨道。这丫头也不知几时学得诸多道家经典和那深奥法门,大庭广众之下隔着帷帘辩道半日竟然未落下乘。

最后在出云观主的请求下表明身份,又说明了自己想要出家的想法。

旁的还好,唯场上有个皇家王爷,那是常年在各种道观里泡着的,见这里哪里不知惜春的水平?再听说了身份只觉好笑,问了惜春只说厌倦红尘,为寻求清静。

那王爷听到这里,又问她出家后打算如何。

惜春只道:“游历四方,见天下万事万物。待归来时,营小庙一处,一箪食、一瓢饮。”

王爷又与她交流道法,见猎心喜,最后竟然回禀给当今圣上。

宫里正是元妃病重的时候,圣上对她正有几分怜惜,见此便召惜春入宫,请宫中供奉道人与惜春交流道法后,封了惜春作:静初真人。

元妃听了后如何呕得吐血不提,只说贾家那一群人就真的是震惊了。

这还能怎样?只得又将园中一处清净之地打扫出来,要请惜春进去修行。

惜春哪里肯留在贾家?又因贾敬生前早将入画一家给了女儿,惜春就往东府里讨了入画哥哥,并被召入京中的入画父母弟弟一起在京郊的庄子上给她看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