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有点甜+番外(69)

反正郑媛看着挺不顺眼的:“你穿那么好看干啥?又不是去相亲。”

不是去相亲就不能好好打扮下自己了?再说,郑娟好歹也是情窦初开的大姑娘了,这回又是去接知青,万一知青里面有好看的,不得给人留个好印象啊,说不定人知青就看上她了呢?郑娟心里是这么偷偷打算的,可让郑媛说到脸上她就不好意思了,横了郑媛一眼:“姐,你说啥呢!”

郑媛看她那不好意思的样儿就心道坏了,郑娟还真有这个打算!她猛地坐起来,直直盯着郑娟说:“娟子,你可别犯傻,那些知青都是省城里来的,天高皇帝远的,又不是啥知根知底的人,你知道他是啥品性,他家里人又都是啥品性?万一那人是个看不上咱乡下人的咋办?等那些知青以后有机会返城回家了,他说不定还会把你当累赘,扔在乡下自个儿跑了呢?”

郑娟被说得不高兴直接挂在了脸上,撅着个嘴:“姐你说啥呢?这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儿,就你想得多!”

而且瞧她姐说的那话,就跟她有多拿不到台面上似的,就不能有知青对她真心以待啊?她是长得没有她姐好看,可也是白白净净的,五官清秀端正,在外头也没少被夸哩。凭啥她姐都定亲了还能骗来人家城里男人的一颗真心,她就连知青都配不上了?

郑媛不知道郑娟想了那么多,还在劝:“要我说,你也不用着急找对象,等以后你考上大学了,找个大学同学多好?门当户对的,还有共同语言。”

“姐,你就是想劝我去念书吧?”郑娟可算是知道她姐为啥劝她了,“姐,你也别劝我了,啥考大学,我又没那个命。”

郑媛还想再劝,就听外面郑天阳在喊,他赶着马车到家门口了,就等着接了郑娟一块去镇上了。

郑娟叫起来:“天阳哥来了!”然后登登登跑了出去。

郑媛也跟着一块到了门口。

郑天阳赶了辆马车,车子就是他们运粮食用的地排车,很大,能坐好几个人,郑全刚这会儿就在地排车上坐着。

郑娟兴冲冲地跳上马车,朝郑媛挥了挥手:“姐,我们走啦。”

郑媛阴沉着脸嗯了声。郑天阳也跟郑媛打了声招呼,然后甩起缰绳,就把马车启动了。

远远的,传来郑全刚叮嘱郑娟的声音。

“一会儿你就负责给两位女同志做思想工作,给她们讲讲咱们杨柳大队的生活,什么时候上工什么时候下工,上一天工能给几个工分啥的,让她们尽快融入我们。他们这些城里来的娃娃肯定比咱们要娇气,有些人可能心里是不乐意到咱们大队来的,你得多注意注意,提醒他们别偷懒,好日子都在后头……还有,娟子,别嘻嘻哈哈地乱打听,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爸,我都知道了。”

他们走远后郑媛心事重重地回了屋,收拾出来郑娟刚换下来的脏衣服以及她的一些脏衣服坐到井边洗,一边琢磨郑娟找对象这事儿。

郑媛知道,小姑娘一旦开了窍喜欢上某个人,难免有股子偏执劲儿,上辈子的郑娟都敢偷偷和知青谈恋爱,这辈子她未必不这么干。可细数一下大队上甚至整个公社上的青年才俊,还真没几个能比得上人家从城里来有文化的知识青年的。

要不是上辈子她妹被知青给骗惨了,她也不会一竿子就把这些知青拍死。其实知青里面也是有实在人的,回城的时候有些知青干脆就没走,还有些知青就算是考上大学了,也是带着老婆孩子一块去上学。可惜上辈子的郑娟比较倒霉,遇到了个人渣。

偏偏她又不知道那个人渣具体是谁,避又不一定能避得开。最主要还是郑娟自己能立起来,她自己立起来了,自己有事业有梦想,也就不怕被男人骗了。

所以,还是得劝她上学,至少……得把初中念完!至于高中的知识,郑媛想,那就由她来教好了!等她结了婚,冯建文那小子肯定在家住一段时间就回部队,她自己一个人住,有大把的时间来把高中知识重新捡起来,她的水平足够教郑娟了,好歹也是国外留学过的研究生呢。可惜她已经高考完几十年,不记得这一年高考具体都考了些什么了,语文政治还好,她还记得几道大题的题目,数学物理化学啥的她模模糊糊只记得个题型,否则连教都不用教,直接把原题给郑娟准备好,保不齐也能送她上大学呢?

想到这里郑媛一乐,这个白日梦还挺美。至于学习用的高中课本,巧了,她家就有,她哥当年可是念完了高中的。就是记不清楚到底有没有当废品卖掉,希望没卖吧,否则她还得去一趟废品收购站找。要说她哥当年也够倒霉的,六六年高中毕业那年正好高考取消了,她哥学习还挺好的,要是那会儿没取消,她哥这会儿也不定也大学毕业分配到县里当干部吃皇粮了。

对了,七七年高考时她哥才三十岁,也能参加高考啊!那一年上大学的好多三十多岁的呢,她哥凭啥不能上?

第126章 :议知青

洗完了衣服,郑媛就去做晚饭,差不多到饭点的时候,郑娟兴高采烈的回来了。

郑媛一看这架势,不用问就知道郑娟和几个知青处的挺好。

郑娟过来帮郑媛搬桌子摆碗筷,一边忍不住说今儿下午的见闻:“新来的几个知青都挺好的,两位女同志都很好,不娇气,也没看不起咱们农村人的意思,一来就跟我打听大队里都有什么活可以干呢,还说让我教她们种地。我觉得她们思想觉悟很高,肯定都是劳动积极分子。到时候我跟刘姐说一声,让刘姐照顾照顾这两个女同志。”刘姐就是杨柳大队上的妇女队长,这个刘姐很会说话做人,郑全刚是大队长,她不好和他套关系就经常到家里来看沈翠云,顺便还会送点自己做的吃的啥的。刘姐手艺好,为着这一口吃的,郑娟就特别喜欢刘姐。

“男同志呢?”

“男同志?”郑娟把碗往小圆桌上一放,撇嘴,“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

郑媛把筷子摆在碗上,斜着眼瞥她。

郑娟有些无语地和她姐对视一眼,也没什么好遮掩害羞的,直接说:“这回来了三个男同志,一个叫宋兵,一个叫徐建国,还有一个名字特别奇怪,叫上官琛,我本来以为他是姓shang,结果他说他是姓上官!姐,嘿,居然还有姓上官的!这个姓可真稀罕。”

“这有啥稀罕的,你要是多念点书,就知道唐朝上有个很有名的大臣叫上官仪,上官仪有个孙女叫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手底下对得力的女官。”

“行行行,你懂得多!”郑娟怕她姐继续念叨让她去读书,连忙转回之前的话题:“那个叫上官琛的男的还很有才华呢,徐建国和他是同学,说他之前还给报社写过文章,拿过稿费呢!咱爸可稀罕他了,直说以后大队上要办什么板报写什么文章就找他。”

竟然还是个拿笔杆子的。郑媛警惕起来,她对文人一向没什么好感,虽然不能一巴掌全都拍死吧,但总有那么一些文人对于感情方面显得很渣。

但郑娟对这个叫上官琛的还挺有好感的,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呢,那得是多厉害多有才的男人啊。郑娟说起他的眼睛里放光,突然叹了一声,很遗憾地道:“可惜,就是长得不太好。”

郑媛:“……”长得丑她就放心了。“那宋兵呢,还有徐建国,这俩人咋样?”

郑娟:“徐建国啊,他也挺普通的,长得黑,眼睛也不大,穿的也不是很好,衣服上带着补丁呢,感觉也没和咱乡下人有多大差别。”

“你以为呢?都是炎黄子孙,他们城里人还能比咱乡下人多个鼻子多个眼?”郑媛轻哧了一声。别看城里人都吃商品粮,其实也有好多人家过得穷呢,像家里只有一个人挣工资,却养着五六个孩子还有两个老人的比比皆是。这些人也跟他们乡下一样,老大穿小了的衣裳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穿,穿旧了穿坏了就补补,很少买新衣服。

“不过那个宋兵,他家里肯定很有钱!”郑娟的眼睛又亮了,碰了下郑媛的胳膊,凑近了,“姐,他手腕上有块表,说是国外的梅花表,好几百块钱买的!还有他的包,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看起来可好看了!他说是在京城的大商场里买的,我的天,他居然连包都在商场里买,拿两块布自己缝起来不就行了吗。还有,还有他的鞋!”郑娟像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形容,好一个大喘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