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赶紧劝:“妈,妈,你可别多想,你放心吧,花不了多少钱的。”
李金枝也说:“妹子,妹子,天明的腿不是看好了吗,迈过了今年这道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沈翠云抓着她的手使了使劲,不好意思地笑笑:“你看我,就爱瞎琢磨,吓着亲家了吧。”
然后他们又聊了会儿年底的亲事,李金枝说:“房子是新盖的,去年就盖好了,就等着今年给建文结婚用呢。堂屋里连着一间东屋一间西屋,西边盖了间厨房,我怕媛媛冷,还给她垒了个炕,冬天的时候烧起来,暖和着呢。院子虽然不大,不过也能开出来两分地种种菜养养鸡。院墙垒地也高,以后媛媛得一个人在家住,高点安全。不过也不怕,建文的院子就在我们对面,媛媛以后要是有啥事,就来我这边说一声就行。”
郑媛努力装出小姑娘的样子,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摩挲,看起来似乎很害羞。不过要是仔细看,其实老妖怪耳朵一点都没红,还听得津津有味的。
冯家这样的安排对郑媛来说正好,对门就是婆家,她一个男人不在家的小媳妇别人也不敢欺上门来,把门一关就能过自己的小日子,挺好。
说了会儿闲话,冯长勇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不爱听老娘们聊这些个家长里短的,砰砰李金枝的胳膊,说:“咱去看看天明吧。”他问郑媛,“你哥哥在哪间病房啊?咋没把你哥和你娘安排在同一间啊?”
“我哥伤得是腿,我妈是心脏病,负责的医生不一样,不能安排在一块。”郑媛站起来,“那个,大爷大娘,我带你们过去吧?我哥在一楼呢。”
郑媛把李金枝和冯长勇送到一楼,他们在郑天明的病房略微坐了一下,客气了几句就走了。陪完了客人,郑媛回了沈翠云的病房。
见到郑媛回来,沈翠云从枕头底下把那二百块钱拿出来:“你之前跟那个林,林什么,借了多少钱?”
郑媛支吾:“……一,一百……吧?”
“什么叫一百吧?一百就是一百,还吧什么吧!”沈翠云数出来十张大团结,给郑媛:“赶紧把钱还给人家。”
郑媛一脸懵逼地接过钱,下一秒,她把钱塞回去说:“不行,妈,这钱咱还是暂时先留着买药用,林晓阳那不急的,过段时间还也行。”沈翠云和郑天明的住院费医药费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呢,家里已经一点钱都没了,正好这些能救急用。
沈翠云脸一板:“我说的你不听了吗!”
郑媛缩缩脖子,眨巴眨巴眼,不敢吱声了。
沈翠云再一次把钱塞到郑媛的手里,沉着脸说,语气严厉地说:“你赶紧把这个钱还回去。以后,不要再找人家借钱了,人家再给你送什么东西,也不能收,听到了没!”
郑媛真是,百口莫辩,手里那一沓大团结都有点烫手了。
沈翠云还苦口婆心地继续教育闺女:“做人呐,可不能这么小家子气,人家给什么就要什么,咱家又不缺那口吃的。还有,也不能见人家好欺负就可劲欺负人家,人要讲良心的,你本来就对不起人家小伙子了,骗了人家的感情,不能看人家喜欢你,人家心地善良,就理所当然地白白接受人家的好……媛媛,听娘的话,以后就和人家小伙子彻底断了吧,不管咱家里日子再难过,都不要再去找他了。这欠人钱好还,欠人情不好还呐。”
小家子气以及没良心的郑媛同志:“……”
行吧,行吧,钱她就暂时收到手里好了,等家里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郑媛发誓,她再往林晓阳身上套“人情”她名字就倒过来写!回头想想,这辈子她还真是热衷于自己给自己挖坑,每回还都TM跳地这么奋不顾身!
真是一笔大写的“欲哭无泪”!
第97章 :第二封信
郑媛收到了冯建文的第二封信,跟着信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包裹。
邮递员小何把包裹放在了大队上,郑全刚从大队部回来的时候帮忙把东西拿回了家。郑媛正做饭呢,一眼就瞧见了那个大包袱。
“呀,谁寄来的?”郑媛甩甩手上的水,又在裤子上抹了两把,跑出来接包裹。
“建文寄来的。”郑全刚说。
郑媛已经看到包裹上贴着的寄信人了,还真是冯建文。郑媛一乐,还真有点好奇这人给她寄什么了。她提了提,还挺沉。
把包袱拿进屋里放桌子上,拆开,露出了一抹军绿色。好家伙,竟然都是军备用品。有军大衣,还有一整套绿军装!这个年代最流行的就是绿军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喜欢穿,就连小学生也对军装痴迷到了极点,能够穿一身绿军装去上学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平民老百姓一般很难弄到这些真正从军队里出来的衣服,就扯了这种绿色的布自己仿着做。
冯建文这种一直待在部队的大老粗,居然也知道平民老百姓的流行时尚?挺难得啊。郑媛心里嘲讽了两句,嘴上却不自禁地勾了起来,眼睛里也带了笑。她把军大衣拿出来,这东西又厚又沉,递给郑全刚:“爸,这个给你穿,以后冬天你披在身上,暖和。”
郑全刚一摆手:“这是建文给你的,我哪能要。”
郑媛把大衣提起来,抖开:“你看衣服这么大,我咋穿,这肯定是他给你的。”
郑媛把军大衣塞到郑全刚手里,郑全刚粗糙的手指从大衣上面摸过,看得出是很喜欢的。包裹里的那一身绿军装应该是冯建文给她准备的了,她拿出来往身上比了比,还好她身材标准,不高不矮,这套不知道冯建文不知道她身量就弄来的衣裳还算合身。
“呀!”郑全刚惊了一声。
郑媛看过去。
郑全刚套上了那身军大衣,衣服很大,穿着正合身,他一只手抓出来一把票证,右边的兜里还露出几张没抓出来的。
竟然是布票工业票什么的,一数,竟然有几十张!甚至,这一堆票里还夹杂着五张大团结。她这边数着票呢,又听到郑全刚说:“这孩子,建文这孩子,真是……”
原来郑全刚从另外一个兜里摸出来了几盒中华烟!
这个年代有个顺口溜,“省中华,市牡丹,一般干部前门烟”,就是说中华烟那都是供给省级的干部抽的,一般人想抽都找不到票去买!而且中华烟贵着呢,一般农村办婚宴的时候才买点一毛五一盒的金鱼烟充门面,中华烟要卖一块多一盒,冯建文居然往军大衣那个大口袋里装了四盒中华。
郑全刚虽然是个大队长,也时常去公社里开会,可这中华烟,他还真没见过呢!
郑媛也有些咋舌,这冯建文还挺厉害的,居然能从部队弄到这么好的烟。她之前还一直以为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军官,顶多当个小排长什么,倒是小瞧他了。
包裹里面还有一封信,郑媛把票都收好,衣服也叠好放到一边,这才拿起信拆开。
字还是有点丑,不过有棱有角的,透着股军人才有的筋骨。语气不再像上一封那么生硬了,有点家书的意思。
郑媛同志:
您好。
见字如晤。很高兴收到您的回复,您能愿意嫁给我,我深感荣幸。对于婚姻,我从来不曾经历过,所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一定要直言,我会努力改正,争取在当好一名军人的同时,也能做好一名丈夫。
布票工业票以及前请尽管使用,我不知道岳母以及几位妹妹弟弟的喜好,因此只能寄这些东西聊表心意,还请媛媛看着购买,若是不够还请致信,我会再寄。岳父那里,我专门准备了几盒香烟,听人说这烟很不错,岳父若是不喜欢,拿去送人也可以。
后面是落款,冯建文。
郑媛抖了抖信,撇撇嘴,对冯建文的好感添了几分。这人还知道讨好她家里人,说明他对她,对这门婚事都是重视的。而且为人大方,一出手就是五十块钱,说明他手里不差钱,也舍得花钱。
她这辈子本没对自己的婚姻抱有什么期待,无论冯建文性格好还是不好,她都打算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日子。当然,如果冯建文这人真的很不错,她也不介意把心往他身上靠一靠,谈一场细水长流的恋爱。
敲敲信纸,现在看来倒也不错。
不过,郑媛回忆了下,她怎么记得上一封信这冯建文还一副你爱嫁不嫁,我心里只有国家,家庭不重要的态度?这封信咋突然画风一变,要立志做一个好丈夫了?他这是想通了,还是冯家那边又去信给他说什么了?按理说,之前她这边和郑霞的事儿闹地那么难看,名声也不好听,她未来婆婆还亲自过来质问过她,难道说冯家那边没去信给冯建文说这事儿?或者,他只是听说了却选择相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