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两道菜,郑媛给自己蒸了一碗米饭,一碗米饭两道菜,郑媛最近饭量越来越大,全都吃光了。
吃饱喝足,郑媛犯困,就去躺炕上睡觉。睡觉之前,她随手拿起之前买的《科学普及》翻了翻,这本杂志以前叫《科学画报》,后来文革停刊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去年吧,才改了名字重新上市,杂志里面都是一些科普文,从生活的小事儿到现代前沿科技的探索,都有涉及。只是这些所谓的前沿科技,对于郑媛这个曾经在四十多年以后生活过的人来说,都是过去式了,并没有多前沿,很多知识让郑媛来看都是生活常识。郑媛看着看着,心头一动,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为什么她不能投稿试试呢?
知识科学知识普及而已,不需要多么精美的语言,不需要多么好的文笔,只要能把这一件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以她的水平完全可以达到。
郑媛觉得赚稿费应该是一个来钱正当又受人尊崇的一个方式,她觉得自己肯定可以赚到这份钱。
说干就干!郑媛连觉都不睡了,拿出纸笔,将信纸铺开,下笔的时候她犹豫了。
写什么好呢?
郑媛再次翻开那本《科学普及》,一篇一篇文章阅读下来,心里就有了底子。这本杂志的目的既然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那她从这一方面下手就好了。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她就从生活出发,从生活的角度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就拿她怀孕来说,为什么有人会说三个月之内不能往外说,必须三个月之后才能告诉别人,否则孩子容易流掉呢?胎儿的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也有长得不同的双胞胎,龙凤胎又是怎么回事……
除了这些,郑媛也可以写一写前沿科技。她有一台收音机,能收听国外的频道,国外同样有科学普及类频道,到时候她听到了什么新鲜事儿,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下来就是一篇属于她自己的新稿子。
通过收音机,她能够获取无数科技资讯,然后她再用笔写下来,让国内的人们了解国外的科技水平以及现在国外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什么……简直完美!
郑媛一旦打定了主意,就下笔飞快。
一篇文章两千字,她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这一篇她写的就是胎儿生长的整个过程,什么时期胎儿会变成同卵双胞胎,头三个月为什么是危险期等,因为了解多,最近的感触也多,所以下笔如有神。
写完了自己再读一遍,该介绍的都介绍清楚了,文字也还算严谨。只不过,这篇文就是非常简单的科学小品文,没有一点这个时代的特色。郑媛不知道科普文里是不是也要引用一些主席语录,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加上好了,安全。
最后再更改了一些错别字,整篇文章算是完成了。郑媛再拿出两张信纸重新誊写好,等有机会的寄出去就可以了。
写完了一篇,郑媛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想了想决定再写一篇。
这一次,郑媛写了一篇畅想未来科技的文章。当然,其实她不是在畅想,而是把未来她所看到过用过以及了解过的一切一点一点写了下来。
她写了电视机会有彩色的,而且会变薄,画面色彩都会变得非常清晰;人们会使用一种叫做电脑的东西,网络将全地球的人都联络到一起;还有一种叫做手机的东西,可以看电影可以玩游戏可以打电话,人们能随时随地呼叫你想呼叫的任何人;人们会住在高高的大楼上,火车的速度变得和飞机一样快,人们还会制造出火箭飞船,让人们在太空中生活……
她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都写上了,写完后,她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心情竟然变得非常好,身子轻的就像要飘起来。她明白,这是因为心中卸掉了一件包袱,所以才感觉轻快。因为她刚刚借着写这一篇文章,悄悄地把自己重生的秘密也说出来了。
虽然没有任何人能猜得出她的秘密。当很多年过去后,读过她这篇文章的文也只会赞叹一句她的想象力丰富,佩服她在这个时代就能预知未来的可怕直觉。
之后郑媛发现天都快黑了,屋子里已经相当昏暗,她刚刚竟然没有察觉。
只是这篇文还没有完成,蜡烛的光线太暗了,用起来伤眼,便闪身进了空间,空间里亮堂,她要把这篇文改一改修整一下,最后再誊抄好。
这篇文章字数要比前面一篇长,总共有四五千字,写完天已经彻底黑了。郑媛也不做饭了,就在空间里吃了。
第225章 :炸酱面
郑媛以前没投过稿,不知道投稿该怎么弄。但自己的地址肯定要写上的,不知道还需不需要想个笔名?当代作家们许多有笔名的,像鲁迅、茅盾、巴金、张恨水等等,当然啦,就她这水平肯定不能和作家们比,但起个笔名还是可以的。
可笔名叫什么好呢?
郑媛用笔在头上打着圈,忽然灵光一闪,干脆就叫凤凰好了。凤凰会涅槃重生,她现在像凤凰一样重生了,面对的是崭新的人生和一个新的自己。
写好了稿子,她把信纸叠好,两篇稿子装在一个信封里太厚,就分开装,用了两个信封,再分别在两个信封上贴上一张邮票。
投稿地址《科学普及》这本杂志上就有,照抄上就可以了,然后填好邮编寄信人,搞定!
手里攥着两篇稿子,郑媛迫不及待地想把信投出去。因为这几天郑媛和冯建文频繁通信,送信的小邮差都记住她了,每回去送信,都会在门口喊郑媛一声,问问她有没有信要寄。
这天上午,听到邮差的喊声,郑媛出来把两封信递给邮递员小何。
小何笑容灿烂的接过来,看都没看直接塞到他专门放信的那个军绿色包里,打趣:“又给建文哥寄信啊?”
郑媛也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问:“小何,你知道怎么订杂志不?”
小何整理好他的包:“订杂志?订什么杂志?”
郑媛说:“我想订《科学普及》。”
小何笑:“这个啊,县里的学生都喜欢看这个,嫂子你也喜欢啊?”
郑媛:“对,我也喜欢看。”
小何说:“嫂子你得去县里邮局订,到时候我给你捎回来就行,跟订报纸的一样。”
郑媛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小何说:“嫂子,那我走了啊,我赶时间。”他蹬上脚镊子,飞快地跑了两步,然后跨上车子骑走了。
小何走了,郑媛转身回了家。现在稿子投出去了,就等回信了,也不知道编辑部那边会不会选用她的稿子,如果不选用会不会给她个回信?
不过她在家想这些也没用,要是一个月以后编辑部那边还是没有任何回信,她的稿子多半就是被退了,到时候再写就是了。
除了写稿子,郑媛还记得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没办呢——给她哥和她妹编书划重点。郑媛回家从书桌上找出那几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很多东西她都已经忘记了,得重新学。不过因为学过一遍了,再学就容易很多。
只是屋子里太冷,手在外头拿笔冻得慌,昨天她一时兴奋,没想起来进空间就在炕上开工了,今天她可不会再犯这个傻,空间里是恒温26度,是最适宜人的温度。长时间在空间待着她甚至得脱掉棉袄棉裤。
带着书进了空间,郑媛去了书吧,找到个舒适的位置开始梳理知识。
感觉差不多过了一个多小时,该做午饭了,郑媛便出了空间。
中午,郑媛给自己下了一碗炸酱面。锅烧热以后放入花椒八角炒香,倒入适量的油烧热,然后加入肉馅儿,用中火炒干水分,再加入一大勺猪油,肉馅水分炒干以后放入豆瓣酱炒香,然后按照顺序放入料酒、姜末、洋葱末,再加入适量的盐和酱油,持续翻炒。不一会儿,酱的香味就越来越浓了。
炒好了酱,后面就可以下面条了,面条最好是手擀面,吃起来劲道,郑媛用的是从空间拿的大师傅擀好的面条,熟面条的同时,还可以切点配菜,黄瓜、胡萝卜、洋葱什么的,等面条煮熟,盛出来,在面条上倒上刚刚弄好的酱汁,再放上配菜,这一碗红红绿绿的,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
郑媛大口大口吃完饭,酱汁还剩下不少。她也不浪费,把酱汁全都盛起来,下回给娘家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