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有点甜+番外(107)

说着,两人就来到了卖手表的柜台前。

七十年代的时候,手表就有各种各样的牌子了,国产的有上海牌、东风牌、宝石花牌等,国外的有双狮牌、梅花牌、英格纳牌等等,国产的手表要便宜一点,一百五十块钱左右,国外的牌子就贵得多了。金水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少有能消费得起国外牌子手表的人,因此柜台里只有梅花牌这一个牌子的经典款手表,其他都是国产表,即便是这样,仍旧摆在柜台里整整齐齐的好几排,银光闪闪的。

冯建文指着玻璃柜台里的手表,献宝一样对郑媛说:“你看看你喜欢哪一款,喜欢哪个咱就买哪个。”

郑媛咽了口唾沫:“……我不太需要手表。”可不么,她空间里手表多得是,价值一栋房的表都有好几块。

“怎么不需要,你不看表吗?”

“家里有钟表。”

“手表多方便!”

“真没这个必要。”

“……你别不舍得花钱,花完了咱再挣。”冯建文想了想,觉得可能媳妇把她爸之前说的那些话听进去了,要给他省钱。

郑媛抓了抓辫子:“不是这个意思,我真是觉得没必要。”她头一回觉得找个努力给你花钱的男人有时候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看样子冯建文今天是不把钱花出去不死心了,郑媛往周围看了一圈,忽然眼睛一亮,回头看冯建文:“买什么手表啊,咱买台收音机吧!”

“收音机?”冯建文顺着郑媛之前看的方向望过去,左边的柜台架子上摆着好几台方方正正的盒子,正是收音机。这时一个售货员把其中一台收音机打开了,一段“滋滋啦啦”的声音过后,响起了优美的歌声。

“蓝蓝的天上红旗飘,红旗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战歌更嘹亮。”

“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的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这里的人们热爱和平,也热爱家乡,歌唱自己的新生活,也歌唱共产党。”

“毛主席和共产党,抚育我们成长,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这一首歌曲调优美舒展,具有浓烈的民族色彩,高亢的男声声音嘹亮,唱的正是那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伴着歌声,郑媛说:“收音机好,我在家没事的时候还能听听歌,听听新闻,跟着新闻学习学习咱们党的精神,多好!”而且这时候的收音机是那种全段的收音机,能收调频、中波和短波,所以不止能收听国内的频道,还能收听到很多国外的台。她曾经在国外留过学,英语方面听说读写都没问题,完全可以收听国外的电台打发时间,这时候国外的电台可不像国内的那么严肃正经,有很多有趣的娱乐节目呢。

冯建文不知道郑媛心里打的什么小九九,被她一忽悠,也觉得收音机是个好主意。

“那就买收音机?”

郑媛连连点头:“收音机!”

于是下一刻俩人就到了卖收音机的柜台前。

这时候的收音机还是电子管或者晶体管收音机,机体非常大,一台台摆在货架上看起来非常笨重。二十一世纪的那种可以拿在手里的收音机是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出现。

收音机的牌子也不少,牡丹牌和红灯牌是比较流行的,熊猫牌和上海牌档次比较高,所以价钱也较之前两个牌子贵一点。

第176章 :逛街3

售货员对收音机非常熟悉,给郑媛和冯建文介绍:“红灯牌的收音机分上海产的和青岛产的,上海产的是电子管,青岛产的是晶体管,卖的最多的是上海产的红灯牌711六灯两波段电子管收音机,别看电子管的收音机比较笨重比较大,其实和晶体管的比也不差什么,晶体管收音机能收到的台电子管的也都能收到,而且还便宜。”

冯建文对这些不了解,郑媛以前买过收音机却是清楚的,所谓的两波段就是指调频和中波,调频就是FM,收听的都是当地的电台,而中波是AM,可以收听距离较远的中央台以及外省台,只有短波,也就是SW才能收到国外的台。

郑媛虽然懂,可也不能直接问,因为十八岁的郑媛是不懂这些的,只能不懂装懂:“什么是两波段的,既然有两波段,那是不是还有一波段和三波段?”

售货员说:“是,当然有,一波段的比二波段的便宜,但只能收听咱们当地的电台,二波段的可以收国家台还有外省的台,三波段的能收国外的台。”

郑媛:“那你们这儿有三波段的吗?”

“有,有,当然有,青岛产的红灯牌7301型就是三波段的,还有熊猫牌的,也是三波段的。”她指了指几台提到的收音机,然后忍不住劝,“其实没必要买三波段的收音机,只是能收听国外的台而已,咱也听不懂,而且还很贵,我还是觉得红灯711型比较好,价钱合适,什么台也都能听,反正买这个的同志是最多的。”

冯建文觉得有道理,微微点了下头,问郑媛:“那咱就买这台711?”

郑媛却不这样想,她主要就是想听国外的台:“我想买三波段的……”她拉了拉冯建文的袖子,待冯建文侧过脸来,她压低了声音说,“我学过英语,能听懂外国台。”

冯建文惊得微微瞪眼。他媳妇究竟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他发现?而且他们镇上的中学好像没有开英语课吧,他媳妇在哪儿学的?英语诶,这可是英语!外国人说的话!他媳妇竟然会这个!多稀罕呐。

知道这里不是个继续探究下去的地方,冯建文把疑惑全都咽进肚子,跟售货员说:“就买三波段的,哪个牌子的三波段收音机比较好?”

售货员也是看这一对小夫妻长得好才乐意跟他们多说这一句,既然他们不听,她也懒得继续劝,转而介绍三波段的收音机。

最后郑媛选中了红灯牌7301型晶体管收音机,这种收音机虽然贵一点,但体积小,也没那么重,看着也好看。

冯建文没让郑媛拿钱,钱是他出的。

郑媛还挺惊讶:“你不是把存款都给我了吗,你手里怎么还有钱?”

冯建文说:“我的存款都给你了,但这个不是我存款。这是我之前给爹娘寄回来的,准备给你们家的彩礼钱。五百块钱,没想到我爹娘只给了你们家二百块,剩下的三百他们又还给我了,说是让我自己看着买东西用。我用这钱买了辆洋车子,这是剩下的,正好买台收音机。”

结了账,郑媛提起刚买的收音机,笑说:“我说你怎么非要给我买手表呢,原来本来就是我的彩礼。”

冯建文也笑,顺手把收音机从郑媛手里接了过来。

郑媛打趣:“我要知道你要买两个‘大件’,出嫁前怎么着也得带一个‘大件’过来当嫁妆,你说你,是不是亏了?!”

冯建文装得一本正经:“亏什么,娶到你就不亏。”

郑媛笑弯了眼睛,打他一下:“贫不贫啊你!”

冯建文侧过脸来看着她笑:“跟你学的。”

买完了收音机,俩人又在一楼转了一圈,冯建文什么都不缺,郑媛也没什么要买的,之后俩人就上了二楼。

出了楼梯就是卖布的,郑媛不缺衣服穿,就没看,拉着冯建文去看成品服装。其实文革以前百货大楼里女士服装还挺花哨的,各种各样的都有,大街上的女同志穿得也俏,只是现在是特殊时期,男女同志的服装趋同,所有人都对军装有一种特殊的狂热,布拉吉裙子被认为是修正,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稍微花哨一点的衣服都被打成奇装异服,是要被批判的。因此百货大楼的成品服装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一个样式一种色调,实在不符合郑媛的审美,郑媛瞧了一圈,没看上一件,冯建文倒是看中了一件呢子大衣,非要给郑媛买。

冯建文是见他们师长的媳妇儿穿了这么一件衣服,听人说这衣服料子好,暖和,穿上也好看,就想给郑媛也买一件。

郑媛不太看得上这件对她来说土的掉渣的大衣,这一件衣服要价将近一百,有这些钱还不如多买点好吃的呢!

她不买,冯建文也犟不过她,谁让钱都在郑媛手里呢。

逛到卖鞋的柜台前,冯建文又要给郑媛买鞋,郑媛瞧瞧柜台上摆放的那几双白底红蓝杠的帆布鞋,看起来干净又有活力,好像无论什么样式的衣服它都能搭配——这种小白鞋能一直流行几十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就是好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