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挣扎+番外(12)

作者:一个洋葱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女帝伸手将他整个拎出被窝,稳稳抱在怀里,蹭蹭他的小脸:“当然可以,你是我的乖弟弟嘛。姐姐昨晚已经将你认祖归宗,以后,你的名字,就叫姬雁南。”

“为什么不能叫姬雁生?”

“……”又是为什么,你又不是朕生的!

“没有为什么,玉碟就是这么写的,就是你不喜欢,也只能叫这个名。”

“哦。”

“天快亮了,姐姐得上朝了,你随金秋姐姐用膳,写字,练武,不许调皮欺负人,不然姐姐会罚你的。”

“好。”

出了世安居,女帝长舒一口气,暗忖:“小孩子比一百个乱臣贼子还难对付。”轻功飞奔到乾元殿,匆匆换了朝服:“初选名册还没看,反正不重要,不看也罢。”

金銮殿,百官云集,只是今日没有太傅宫之逊,礼部侍郎宫阳福,刑部尚书宫阳禄均告假。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要奏。”御史白玉昆率先开口,女帝心里暗暗点头,不知这次又是哪家纨绔子弟让他撞见了。

“准奏。”

“我大昭虽国强民富,但先帝曾言,勤俭乃立国之本,民安为富国之基,如今我大昭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江湖党羽层层盘剥。百姓本已举步维艰,实不堪再大选以添骚乱,老臣斗胆,请陛下依照祖制,严谨法度,莫以大选之名,形扰乱民心之实,民安,方可国泰啊。”

“苏爱卿,大选之事,由你主持,太傅协同,如今太傅告假,且不论,白御史之言,你有何见解?”

“陛下,微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绵延子嗣,是为君之责任,安社稷定江山之基础,不层层考验皇夫之良莠,势必造成国无主,君无后之乱相,故而臣除了考度官家之子,也选了些许深明大义的平民之子。”

“白御史向来忠勇孤直,若非确实劳民伤财,必不会奏请朕,不知苏爱卿所定候选名册,有多少平民之子,多少官家之后?”

“陛下容禀,子孙乃一家之本,倘若入宫,则动用官家之本,然平民子息众多,入宫则即可为大昭绵延子嗣,又可得宫中之俸禄补贴家用,于安民定邦百利而无一害,故而平民之子多而官家之子少。”

“放肆!”

“朕说过,一应章程,依照祖制,大昭选宫妃,非官家之女不可报,如今,你欺朕为女子,借机私改祖制,以民代官,祸乱民心,是不是要让满城子民给朕扣上一顶‘昏君’的帽子你才甘心,还是说朕给你治一个欺君之罪?”

“臣不敢,臣一向忠心耿耿,不敢有私,此次也是一心为民才一时糊涂,扩了大选的范围,绝不敢欺君之心,还请皇上明察。”这些年,女帝待众臣礼遇有加,苏铮本来有几分瞧不起女帝的意思,这下见女帝发怒,忙跪下请罪。

“你是一时糊涂!既然你知错,朕就罚俸一年,面壁思过半月,以儆效尤。”女帝知他最重名声,绝不敢让苏家“百年忠相”的名声有一丝玷污,而他做事向来谨慎小心,想要收集他“欺君罔上”证据恐怕难如登天,况且这满朝门阀贵族,还需要一个牵头的压制,故而女帝并不深究。

“老臣领旨,谢圣上恩典。”

“白御史忠心可嘉,赐金百两,东珠一斛,以示嘉奖。”

“谢圣上恩典。”

“都平身吧。”

“谢圣上体恤。”起身,一旁待着。满朝文武见苏丞相吃了挂落,都不敢再开一次口。

“先慈昨日入梦,言辞愧悔,道不能为朕择夫选婿。朕劝慰先慈儿虽不敏,然百官皆明察秋毫善识人心,朕信尔等能为朕选出泽被天下的皇夫。众位爱卿想必也不忍先慈在天之灵仍为朕不安。”

百官皆跪:“必皆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好,好,好,有劳诸位卿家将京城七品以上官家之嫡子汇集成册,呈贡于案,待三月三,春暖花开之时,正式初选。”

“皇上英明。”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到紫宸宫,打开之前没来得及看的初选名册,果然绝大多数是平民之子,四品以上的官家之子一个都没有,就连四品以下的,也都是一些庶子或者死了一任妻子的旁支嫡子。唯一拿得出手的优点——形貌昳丽还不知是真是假。嗤笑一声:“真将朕当作瞎子聋子糊弄呢,想要当个外戚,还不舍得自己家辛苦培养的嫡子,以为随便丢过来一个旁支生了孩子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个个把自己当曹孟德,可也不想想朕是不是汉献帝。”

再打开拟定的后宫品级:

皇夫,御尊品,一个

贵夫,正一品,一个

如夫:正二品,四个

貌夫:正三品,九个

庶夫:正四品,若干

夫侍:正五品,若干

夫从:正六品,若干

夫末:正七品,若干。

恐“面首”二字折辱了应选夫君的满城文武,连待选的人都统称为“待夫”——待选夫君,与秀女相对。

“看这一连串的若干,可见他们铁了心的希望朕后宫佳丽三千啊,也真是难为他们想出来这么多的夫。”

当京城的风由刺骨凌冽变成拂面微暖,护城河边的柳树皆绽出一串串鹅黄柳穗,时常有剪尾燕轻盈掠过河面,满城百姓茶余饭后讨论两个多月的大选,开始了。

三月初二,一千九百八十二辆马车前往京城各户人家接来参选“待夫”前往皇宫地安门而后排队绕着整个皇城转了一圈,直到正阳门(前门)停下。下马车,依照文臣之后,武将之后,分出两队,由内侍带着步行进入御花园,迎着融融春风,赏着满园春色静候命运的挑选。

为了保证公平,由御史白玉昆,丞相苏铮,太傅宫之逊,同时筛选,三者有两个同意的才能留下,参加复选。

御花园,一东一西,各有两个巨大的擂台,东边的那个,只有箭靶和羽箭,西边的擂台还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各类兵器,但箭头也好,兵器也罢,都是圆钝不开刃的,就连一丈高的擂台周围,都布满坚韧结实的铁丝网,还铺着厚厚软垫,保证掉下擂台也毫发无伤。

待众位待夫齐聚,御史白玉昆起身道:“诸位,静听选夫规则。这箱子有六块牌子,分别写着‘礼,乐,射,御,书,数’,凡文臣之子,皆抽取一块牌子,考教抽取内容,合格者过关。武将之子,皆去西边擂台,均分成两组,依次抽签,数字相同者,上擂台比武,掉下擂台者或无力反抗者为负,胜者留下,点到为止,不得使用暗器,不得伤残对手,违者格杀勿论。”

众文臣之子望着西边擂台铁网边站着的十二位黑衣黑袍黑头罩的死士,默默为武官同僚掬一把鳄鱼泪。

众位武将之子多半心有戚戚然,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打擂台是一点假都掺不了,如果不幸抽中了比自己武功好很多的,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更何况——选夫君又不是选将军,凭什么要比武?就算选上了,充入后宫,武功毫无施展之地,没选上,丢了名声,对于习武之人不吝于釜底抽薪。女帝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12章 大选(下)

经过一整天的选拔,一千九百八十二个待夫只剩下六百人,大半是武官之子。苏相城府深,喜怒不形于色,太傅多年为人师长,心性宽和,倒还罢了,性情孤直的白御史一张老脸能刮下来三层冰霜。六艺本为文臣之根基,堂堂京城文官之后,居然大半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甚至有人连孩童启蒙的《论语》都答不上来,简直愧对他父亲头上的乌纱!

留下的这二百三十三个人,十之八九只能勉强合格,只有那么二三十人,能对答如流。

待选拔结束后,朱雀卫统领季妍带着一千朱雀卫前来,先冲三公一礼,而后起身道:“三位大人辛苦了,陛下口谕。”停顿一瞬,待三人以躬身礼迎接口谕,才道:“三位爱卿不辞辛苦,为朕择夫,朕心甚慰,特赐每人黄金千两,东珠一匣,玉如意一柄,绫罗绸缎各十匹,由朱雀卫亲送三位回府,其余朱雀卫,带留于宫中之待夫前去出岫宫留宿,以待明日复选。”

“谢陛下。”直起身,六名朱雀卫出列,躬身引三人出御花园,往正阳门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