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芙阳面颊有些红,“是…是吗?”
“是的。”姜卿儿道:“那个…画卷,总的还是要瞧瞧,回去之后,本宫让三娘送几本来。”
楚芙阳呼了口气,应声嗯,还真是让人难为情啊,竟把这种事同皇后提起了。
寺院有着隐隐约约的诵佛声,亭外飘零起片片白色,宛如鹅毛,二人看向漫天之物,是今年初雪,很快就朦胧了视线。
姜卿儿心间微喜,她走到亭前观望雪色,这雪来得突然,寒寺雪景,甚美。
她轻轻道:“瑞雪兆丰年。”
寺院的小径上,身着红袈裟的住持冒雪走来,入了亭,他将明黄色的平安符呈上,上面还有佛印。
姜卿儿将其接下,手感柔软,带着一股淡淡的味道,似有些好闻,便让宁薇赏了些东西给这老方丈。
楚芙阳撇了眼护身符,那味道下意识让她蹙眉,却想不起来有什么不对。
这初雪是越下越大,二人没有多做停留,皆把斗篷上的帽儿带上,便顺着道路往寺外去。
楚芙阳撇眼皇后,开口道:“这平安符的味道不对。”
正在此时,寺门之外匆匆走来一侍卫,上前躬身,“娘娘,皇上来接您了。”
姜卿儿听言,眼眸一喜,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楚芙阳的话,提着裙摆加快了步伐,细雪飘零,落在她额前的发梢上。
清灵寺门前,正停着金漆马车,在漫天雪花之中,车前立着的男人,身披紫貂大氅,腰系龙环玉佩,颀长挺拔,骨节分明的手指间捏着一把白色油纸伞。
直到寺内的姜卿儿出来,他撑伞走上台阶,见她步伐走得急躁,李墨忙道:“小心地滑,慢些走。”
地面湿润,有着霜雪,姜卿儿来到李墨跟前,就被他扶住了,油纸伞遮住落下的霜雪。
李墨蹙着眉,这小祖宗肚子里还有个小的,叫他如何不紧张。
姜卿儿欣喜道:“陛下怎么来了。”
她鼻尖红红的,说着话带着雾气。
“早些批完公务,便赶着来接你。”李墨轻轻拍去她斗篷绒毛上的白雪,“落雪了,怎么不撑伞。”
姜卿儿手里捧着汤婆子,便蹭蹭他的胸膛,“我怎知要下雪呐。”
“先上车暖和些。”李墨回应道。
想起还有平西王妃,姜卿儿侧过身,皇帝在此,身后的宫女侍卫、僧人皆半跪于地,低垂着首,不敢妄动。
楚芙阳也正福着礼,见李墨的目光过来,她忙道:“臣妇楚芙阳见过皇上。”
李墨颌首,让她起了身。
姜卿儿则是楚芙阳道别,不忘贴耳同她悄悄道:“莫忘画卷一事,本宫挑几本合适的送来。”
楚芙阳面颊一红,福了下身。
随后便见着姜卿儿被皇帝揽着过去,搀扶着上马车,这二人恩爱之极,满眼皆是绵绵情意。
楚芙阳有些意外,不曾想这大盛皇帝倒不是只有冷颜,于皇后身前,也有温和的一面。
雪色朦胧中,金漆马车徐徐离去,楚芙阳踩着梅花凳入了平西王府的马车,车厢尚在微冷,侍女将汤婆子递给她。
马车不见行驶,忽然车帘被轻轻撩开,只见身披狐裘的男人进入,他面容清隽,发梢带着几点落雪,行径自若地坐在一侧。
天色正寒,着实冻人,谢知渊淡淡地看了楚芙阳一眼,她神色疑惑。
谢知渊拂了下衣袍,淡然道:“正巧路过见着,便过来与王妃同乘。”
楚芙阳轻轻勾唇,便也没拆穿他,收回目光,看向漫天的雪,“嗯,王爷下次记得带伞。”
谢知渊微顿,回应道:“嗯。”
伞是带了,就是没撑着出来。
作者:来把自己小朋友接回家。
第91章 朝暮(23)
在回宫路途中,漫天雪花,也不知这初雪会下多久,若是到明日,到时就是满地霜雪,白茫茫一片了。
宽敞的车厢内,姜卿儿手里的汤婆子换了一个,是李墨来时命福如富带上的,是怕水温了,冻着她的手。
姜卿儿往李墨怀里靠着,她抬首看他的脸,轻轻道:“方才寺内钟声,你可有听见?”
李墨的大手轻揽她的腰肢,小肚子圆圆的,他淡淡应了声:“嗯。”
姜卿儿接着道:“我想起以前你敲钟的时候了。”
说着,便伸手去摸他的长发,总是如墨般黑,人如其名,眼瞳漆黑,长发幽黑。
李墨忽然笑起,“你是想让我再去剃个头发?”
姜卿儿摇摇头,认真道:“夫君穿白色好看。”
今日他穿的是一袭淡金华服,好看是好看,姜卿儿还是喜欢他白衣的模样。
未等李墨回答,姜卿儿又想了一出,“那白玉佛珠可在你手里呢。”
她在扬州时,卖掉的那串,之前他提过一次,就没了动静,以他的脾性,要么是自己将它当回来,要么就是当铺的掌柜将佛珠毁了。
很显然,不可能是后者,不然这个人一定会闹脾气,现在却是只字未提,好歹也算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李墨道:“你都将它当了,还同我问下落。”
姜卿儿哽住,手指戳一下他的肩膀,背过身去,不问就不问了。
李墨又慢慢靠过来,哄她道:“我已许久没拿起它了,若你想看,我便拿给你,不过以后不能再弄丢了。”
姜卿儿倚着他的怀,颌首:“嗯。”
李墨轻吻一下她的额头,“今儿不是去求了平安符吗,给我瞧瞧。”
听言,姜卿儿从衣襟里将佛符拿出来,还说道几句,“寺内的方丈开光弄了许久,闻着还有淡淡的香味,要贴身佩戴着才好。”
李墨接过平安符细看片刻,眸色微沉,看着姜卿儿的神情,他淡淡一笑,并未多的言语。
马车到了宫阙前停下,在一片红墙绿瓦,雪花纷飞之中,李墨撑着纸伞,搀着姜卿儿一同回永安宫,二人身后不远处,跟着太监宫女。
他们步伐不紧不慢,正好可共看雪景,御花园的梅花是开了,改日寻去瞧瞧。
共用晚膳之后,姜卿儿坐在水榭行廊前,地面陈铺着柔软的锦毯,一旁燃着炭火,她手里捧着参汤在喝,回来之后换了身衣裳,穿得暖洋洋。
外面天色渐晚,白雪未停,点亮了天地间,在她侧身的矮桌旁,李墨盘坐,桌面放着一把玉琴,抚琴而奏。
气氛宁静,琴声温和,几曲下来,姜卿儿就泛起困意,今日是有些乏累了,走到李墨身旁靠着。
待她睡着之后,李墨停下琴声,抱起姜卿儿回到内卧的屏榻中,房内早已点上灯火,从她衣襟里寻到那张平安符。
李墨将其拆开,里头的符文之类的借沾着棕色粉末,淡淡的麝香味,随后便交给福如富。
他坐在桌前,提笔在金纸上重新写一道符文,做了个新的平安符,与其去寺内求符,还不如同他求符,佛经符咒,他还诵念得少的。
李墨将平安符系上红绳,榻上的姜卿儿睡得迷糊,他将符放在她的衣兜里,脱下外衣搂着人睡去。
榻外暖炉炭火正旺,没了那恼人的香味,舒适的多。
初雪停下后,屋外的光景成了一片冰天雪地,天寒得姜卿儿都舍不得被窝,活动也便少了些,近来李墨事儿很多。
也不知是在和兄长做什么,福公公也没说。
后宫事务不多,用着姜卿儿费心之处便更少了,李墨让她安心养胎便好,其他的不用多管。
在寺院同平西王妃说得事,姜卿儿还没忘,在箱柜里寻出几本秘戏图,看着还有些脸红,装置好便让周三娘给平西王府送去,特意吩咐要交到楚芙阳手里才行。
大雪纷飞的日子,各士族小姐夫人也鲜少有串门的,楚芙阳在王府里闲散得紧,无非是瞧瞧内务的账本,置办的食材可囤得好,存藏冰块等等琐碎之事。
楚芙阳坐在摇椅里,腿上盖着绒毯,账本放在其中,王府清净,老王爷王妃去得早,也没个婆婆公公,内无妻妾争宠。
她忽然想,嫁得挺好,原本还以为会受人欺辱,倒如此清闲,待这段日子过了,谢知渊有答应她去辽西庄家,见见爹娘。
楚芙阳低眸翻动着账本,府内管事走上来,说是宫里皇后娘娘送了东西来。
来的是尚宫女官,将一个匣子交在她手里,走前说道是皇后挑选的画卷,这明里暗里的话,楚芙阳也知道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