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大人太高冷了怎么办(重生)(59)

作者:六斛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才不要跟你躲到山上去。”孙婵轻轻翻了个白眼,翻转着薄薄的纸,“这就没啦?”

“你还没看完呢。”她爹靠在椅子上,半阖着眼皮,已经快要睡着了。

孙婵感觉把信摆正,果然右下角有一行蝇头小字。

“荀安问老爷夫人安,问小姐安,望小姐保重。”

“就这样?还不如不说呢。”她低声抱怨,转念想到,当着金叔的面,为她多写了一行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小心翼翼挤着指甲盖儿把那行字撕下来。

“对了——”“嘶啦”一声响,孙婵把纸条收入衣袖,与她爹说起这几日皇帝陛下李凌风的怪异之处。

他闭着眼睛,听完后缓缓睁开眼,神色带了几分凝重,“有些不妥。”

“哪里不妥?”

“你。依着你旁日的性子,该如何回答?”

孙婵懂了,她是有些急躁,想着马上就能离开,不想费心费神与他周旋。

按着她旁日的性子,应该更委婉才是。

……

孙婵回到自己的房间,院门前便听到男女调笑的私语。

“绛芷姑娘,我……向小姐求娶了你好不好?”

“不好不好,谁说我要嫁你了,快走快走,等会儿小姐就回来了。”

“我……不走。”

“你走不走?”

“我不走。”

孙婵在墙外听着娇俏的女声和低醇的男声,相声似的一唱一和,捂唇轻笑。

“你不想嫁我,为什么为我绣帕子?”

“不过是感谢你,在我受伤时多有照顾,自作多情!”

她可以想象,小丫头说这句话时一定翘着嘴巴转着眼珠子,十分娇俏的模样。

“你……你别以为我不懂,真要感谢,送些什么不好,非要送帕子?你分明,分明也对我有意。”

院内的两人僵持着,谁也不说话了,孙婵轻咳两声,笑着走进去。

“咳咳,本官裁断,这位姑娘,对这位公子的确有意。”

“小姐!”石献见了她霎时跪在雪地里,不住磕头。

“哎呀你在做什么?”绛芷低低唤着,想扶他起来,却拉不动,“小姐,你快让这傻子起来吧,冰天雪地的,冻到膝盖可怎么好?”

“快起来吧,石献。”孙婵屈膝虚扶了一番,在秋千上坐下。

“绛芷这丫头可是从小跟着我的,你的人品我也放心,”看着绛芷羞红的脸和石献眼中的深情,孙婵觉着更有趣了,“这样吧,绛芷还小呢,等你明年开春及笄了,就为你们赐婚,可好?”

“小姐,我不要嫁给他。”绛芷连忙摆手。

石献又跪下去,“谢小姐大恩!”

作者:(今天也补一张昨晚的请假条)感谢在2020-04-09 00:33:57~2020-04-10 21:39: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千秋墨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十二月中旬,层云密布,多日不见阳光,处处却都有了些年节的喜庆,到处张灯结彩,贴了簇新的剪纸和春联。

天气不好,心里就像堵着块棉花,何况孙婵想着荀安,蜀道艰难,不知哪里天气如何,路是否好走,进展是否顺利。

“荀郎,婵儿思念甚切,以至夜不能寐,盼你入我梦中,聊慰相思之苦,也盼你早日归来。”

她皱了皱鼻子,放了笔,把手中的宣纸揉成一团,扔到一旁。

再次提笔,“荀安,你坏死了。人虽走了,却处处留下你的影子,看到大树,看到假山,看到核桃酥和糖葫芦,都让我想起你。你对我那么好,一定是故意的,对不对?若非如此,我便不会一直想着念着你。”

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她咬着唇看了一遍,提笔正要再补两句。

“荀安,你坏死了……”

娇憨的嗓音响在耳边,她手一抖,手下的纸张染了一片墨痕。

文昭玉揶揄地笑着,抱臂凑近了还想再看,那张命途多舛的纸已被孙婵揉成一团,收进袖中了。

“偷看别人的书信很没礼貌。”孙婵虚张声势。

“好好好,再也不敢了。”却毫无懊悔之意,十分自觉地坐上软榻,为自己倒了杯热茶。

“便是那个俊秀侍卫吧?最近怎么没见他?”

“特意叫他避开你的,”孙婵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荀安假死这事,不必叫她知道,又坐在案前在新的宣纸上落墨,“免得你多看几眼,和我一样沉迷他的美色不可自拔。”

“我才不稀罕,虽说他长得不错,在我看来,太过斯文。像凌舟哥哥……”她闭了声,双手撑在案上,凑近孙婵,耳语道:“你的那位‘姐姐’,最近与傅祎走得挺近。”

孙婵正临摹一贴宁神静气的佛经,闻言只微微摇头。他们本就是老相识,以元娘的八面玲珑,傅祎那二傻子只有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份。

“她可靠吗?会不会,为了攀上傅家,把你算计沈青松一事泄露?当时皇后表姐一心想要撮合你们,若她知道,你早就起了异心……”

她有些出神,手腕还控制着一贯的力道,稳稳当当落笔。

不止算计沈青松,有一事文昭玉也不知,元娘知道她想把京城的财产换成大量现银,她不会猜不到,他们一家人要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她沉声道。

……

“话说当日,匈奴王乌邪木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兵临骁谷关下,兵甲精良,一字列开,恍如黑云压城。为首大将,是野心勃勃,先帝时期便屡次骚扰我大梁国境的呼延山,听闻其人,臂如抡锤,眼似铜铃,少而好武,能举千斤之鼎。”

“而前三皇子李凌舟,只有一支区区五万人的黑豹军,纵使视死如归,也不能敌。那三日杀了个昏天黑地,断肢残骸,堆积成匈奴人的登墙梯,血漫成河,甚至染了漓河的源头泯江。”

醒木击案,满座镇静,只有帘后的说书人,影随风动,孙婵和文昭玉坐在二楼的雅阁,也不住收敛了呼吸。

文昭玉更是红了鼻头和眼眶。

“我军节节败退,眼见城关不保,三皇子大喝一声,匈奴休走,待吾冲杀,誓要与尔等同归于尽!霎时尘雾四起,遮天蔽日,掩了匈奴人的口鼻,三皇子打开早已残破无力支撑的城门,带领残兵冲进乱军之中,一箭把乌邪木之子,乌邪聦射下。”

“哪有这么夸张?”文昭玉小声抱怨,眼里同时划落一道泪痕。

“原来三皇子有这样的神力?难怪三十万匈奴军的铁蹄下,骁谷关还能保住!”

“那三皇子立了大功,为何会被关进天牢?”

大堂内渐渐响起些细细碎碎的议论声,说书人折扇开合,“啪嗒”一声,拍在掌心,“莫急,莫急。”

“三皇子出生时,苍穹星北移,璀然有光,钦天监预言,其帝王将相命格,贵不可言。其后三年,无灾无患,民生安定,海晏河清。”

“可升平二十年的旱灾,饿死了不少人。”有人插话。

座下的另一人回道:“你傻啊,那是三皇子已经三岁了,定时他降生带来的瑞兆只能维持三年。若不是三皇子,那场旱灾怕是早就发生了。”

说书人赞许道:“这位公子极有见解!三皇子身负瑞兆,天生神力,三岁习武,六岁百步穿杨,十岁亲赴战场,与乌邪聦交手数次,不分胜负,终于在那样惨烈的情景下,把乌邪聦的首级砍下。”

“虽然三皇子力敌千军,数十万大军齐攻之下,腹背受敌,难免力有不殆。呼延山放话,砍下三皇子首级者,封万户侯,此时三皇子已单枪匹马闯入敌军腹地,身负重伤,插翅难逃。千钧一发之际,虎威大将军文寻和他的孙儿,中郎将文昭栩率着二十万青蟒军赶到骁谷关,把匈奴击退。”

众人沉浸在故事中,久久无话,说书人又一拍醒木,昂声道:“今日与大家说道这个故事,绝无虚言。古往今来,称王败寇,在下只是惋惜,将星陨落,他这一段守城事迹,连带着五万大军葬身骁谷的英魂,被一把黄土埋没,日后,再也无人提起。”

座下众人发出唏嘘。

“这人是你安排的?”孙婵问。

文昭玉颔首。

倒是与她爹想到了一处,孙婵又道:“只怕效果不佳。百姓都是听个乐子,这故事其实颇多漏洞,比如三皇子驻守骁谷月余,守城之战三日,文家人为何不早发救兵,比如匈奴人为何会在三月进犯,那时天气乍暖还寒,凉州之地更是苦楚,为何不等到五六月再兴兵,比如,为何三皇子有守城之功,甫一回京,便被打入天牢,按理说当时李凌风登基不过一月,先帝旧臣的心,都向着三皇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