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俩还有不少绯闻。
只不过当面不论人是非,尤其在皇帝面前得脸的,更不能随便开玩笑。
所以挑些趣事来说,他就完全避开了谢显,但新安王心里却遗憾,要说建康城最热闹的也就是谢显和萧宝信,说了徒惹人恨,不说又甚是遗憾。
啧。
就着新安王这遗憾的一啧啧,瓦官寺到了。
大梁一朝佛教兴盛,城里城外加起来都有四五百座大大小小的寺庙了。瓦官寺却是早有百年的历史,原本为官府管理窑厂的机构,后来建的寺庙。要说也无甚出奇,寺庙建在山上,高二百四十尺,高耸入云,大江环前,是登高远眺的好去处。
要说他的辉煌史,其实是在太祖时期,当时太祖登基没半个月,瓦官寺上飞来了三只凤凰,几乎闪瞎围观群众的狗眼,一时间便轰动了整个建康,太祖视为祥瑞,在两年皇帝生涯中数次登顶瓦官寺,并且将后来狮子国所赠四尺二寸高的玉佛像也一并送到了瓦官寺,至此确立了瓦官寺大梁第一名寺的地位。
今天是八月初一,正是拜佛上香的日子,来瓦官寺的人尤其多,玉衡帝一行人尤其引人注目。
倒不是说玉衡帝霸气侧漏,一看他就知道是皇帝陛下,实在是新安王和谢显那相貌着实太出众,俊美绝伦,一路上收了不知多少少女,少女赞赏的目光,有的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更开放,直接吧唧嘴,小声嘚吧大声说:
“真俊,长的真俊,长这么大岁数就见过这么俊的,不知哪家闺女有福喽。”
直到山顶瓦官寺山门前,谢显身上光是平安符就不知道被砸了多少条。大胆的女郎见他俊就直接朝他抛,管你要不要收不收,这是我的心意你的脸面。
侍卫:……
他们是来保护皇帝陛下的安全,不是挡谢常侍的桃花啊喂。这工作性质完全不同,来刺客他们拎刀上前直接砍了,可是怀春的小娘子他们能怎么样,拦都不敢拦,让人上手就是一爪子挠上来五道血淋子啊。这还是人家小娘子厚道,没骂他占人便宜。
杨劭算是见识了谢显的人气,心里酸溜溜的直冒醋。怪道萧大娘子看上谢显,也和这些小娘子一般看上他那小白脸了。
“我们谢常侍还挺受欢迎啊。”玉衡帝看了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不如就从了朕的皇妹——这话在嘴里咕噜了一圈又咽回去了——
真配给安吉公主都白瞎谢显这人,算了,不闹他。免得人家世家公子脾气上来,直接给他甩脸子,倒因为句玩笑闹的君臣失和,那可丢大人了。
新安王顺着玉衡帝来一句:
“是的,单论脸,是谁也比不过谢常侍的。”
此话信息量太大,玉衡帝消化了一阵没接话,怕自己往带颜色那边跑。
“哪里,六大王也不遑多让。”谢显笑,小小年纪倒也会打趣他,也不看看他那张脸精致的跟小瓷娃娃似的。
新安王吃了个软钉子,算了,父皇的宠臣,就当是夸他长的好吧。
……
“哎哟哎哟,今天这都是怎么了,金童玉女啊,今天都让老婆子瞧着了。”擦身而过的婆婆兴奋的手舞足蹈。
“啥金童玉女——”
“你没去大殿,没瞧着,刚才有个可美可美的小娘子了。今日我算有见识了,世间竟有这般美人和美男子!”
可美可美的小娘子?
谢显不期然脑中应入萧宝信那张俏脸,建康城担得起这般夸奖的也就只有她了吧。
“唉,早知朕的常侍这般招蜂引蝶,就是多带二十个侍卫也不够。”他们上山也怕招摇,便只带了六人在身旁,其余人皆散在人群中,暗中护驾。
玉衡帝心情烦闷出来散心,结果又让群众的呼声给弄的更郁闷了,直接去找瓦官寺的住持慧能和尚解闷去了,谢显与新安王陪同,一干侍卫则守在禅院之外。
不多时,便听得不远处东面的禅房一阵骚乱,家丁护院打扮的人四处散开,东张西望,似在寻人。
“是哪家贵人孩子丢了?”和杨劭一道守在禅院外的也是直阁将军,名唤薛敬儿,是车骑大将军的亲侄儿,不过十六七岁,武艺却着实了得。
“咱们守好禅院,别让人有可乘之机。”杨劭眉头微皱,只希望随玉衡帝出来一次千万别出差错,波澜不惊的回宫是最好。
谁知老天爷打脸就是这么快,没过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个丫环打扮的小娘子过来冲他道:
“兴平县主有请将军过去一叙。”
杨劭摔,哪里的什么丫环,根本就是萧敬爱自己。玩什么呢,这祸精都把他和萧大娘子的亲事给搅黄了,还来?
“我这里有事,请你回你家县主,男女有别,还是避嫌的好。”
萧敬爱手心出汗,紧张的四下张望,生怕被人发现了:
“杨将军,我家县主真的有要事相告……”她突然压低了声音:“事关将军一生的前程。”
第122章 焦头烂额
萧家这边人仰马翻,谢夫人和肖夫人焦头烂额,心火都烧到了脑瓜顶,谁也没成想二娘子胆子居然这么大,公然玩儿起了失踪。
“去槐花巷杨劭杨将军家里去寻一寻。”萧宝信轻声提醒。
肖夫人瞠目结舌,简直难以相信。
“还不快去!”谢夫人信自家闺女的,连忙吩咐人派两名护院去了槐花巷。
“不……不会的吧?”肖夫人觉得三观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难道年龄差个十几年就出现了这么巨大的鸿沟吗?
以往她们再是少女怀春,顶多遇到心仪的少年时偷看两眼,再胆子大点儿的送送荷包啊,花啊之类的小玩意,就是那被人发现都会被人骂浪荡,怎么二娘子平时看着不蔫声不蔫语,顶顶温柔娴静的居然一次找上人家门投怀送抱还不够,今日抛开这么多人,甩开身边的耳目,又跑槐花巷亲自把自己送上门?
“今天是谁跟在二娘子身边,人去哪儿了?!”
不等肖夫人发作,谢夫人身边的刘嬷嬷匆匆走进屋子:
“夫人,杨家那位柳夫人来了,还问起咱家二娘子呢。”
谢夫人六神无主,好好的拜佛外加相亲,就这么被萧敬爱给搞砸了。
要说这事儿怪肖夫人,本来妯娌两个早就定下了八月初一来拜佛烧香,给萧府解解灾。谁知大房门庭冷落,二房却有人去提亲了。
要说百十年前,杨家也算得上是名门旺族,世家大族了,只可惜太祖立朝,先前跟着渡江来南边的世家大族受重用,后面投奔大梁而来的便不得皇家和几大世家的待见,渐渐沦为了三四等不入流的小世家。
这杨家便是这种情况,有世家深厚的底蕴,奈何只被称为荒伧,只能立志于军旅,建功立业。
杨家上门求娶,可以说再让肖夫人满意不过了。
最近萧敬爱实在作的有些过,连萧二爷都看不过眼,让肖夫人赶紧把萧敬爱给嫁了,省得再作出风浪,到时更连个婆家都不好找。
女郎名声不好或可挽救,名节出了问题,那是真不好嫁,没人愿意娶回家一匹野马,养一脑袋大草原的。
杨家要说家风还是有的,玉衡一朝一门三将军,算是很有些真才实学。
肖夫人觉得看杨家配萧二娘子简直是屈才了……可人家看上了萧敬爱兴平县主的名头,倒与他们家很是相配,再者肖夫人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萧敬爱喜欢的杨劭那就是功夫卓绝,杨家求亲的小将军十六岁,十二三岁就跟着家人上战场,将军名头是实打实自己闯出来的。
杨劭和杨小将军都是一挂的,总比那些世家纨绔强。
退过了一次婚,虽有皇家加持,到底世家是难进了,杨家可谓上上之选。
杨家的意思是两家孩子先见一见,彼此不那么排斥的话就直接定下来了,正好让瓦官寺住持给批个八字,看是否相合。
肖夫人一听,便都定到了八月初一,和她们原本定下来烧香拜佛的日子挤到了一起。
结果,萧敬爱居然趁着如厕的时间偷偷的跑了!
这要传出去那还得了?
名声还要不要了?
“夫人,”刘嬷嬷提醒,人家还在外面等着呢,总不好连面也不见就把人打发了吧?“柳夫人那里?”
谢夫人直挠头,可能怎么办,即便不结亲也不能结仇啊,只好拉起肖夫人硬着头皮去迎客,只道萧敬爱本是要跟过来的,结果早上吃食不干净,闹了肚子,就没赶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