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682)

——以前多依仗杨劭啊,现在也是居然把人家老娘,媳妇闺女全都扣在建康做人质。

不说别人,萧皇后都瞧不起永平帝的小家子气。

可是没辄,刚和皇帝修来,不能拧着来,只好以孩子小为由给拒了。

庐江公主在椒房殿嚎啕大哭:“怎么我就不能去找夫君——谢夫人那么大岁数人家夫妻也不分开,到了我这里怎么了?究竟为的是什么?我夫君忠君为国,深受皇兄信任,怎么我想跟过去,皇兄就是不让,是对夫君不再信任吗?留我做人质吗?”

既然好说好听已经没用,那她就索性撕破脸。

庐江公主想明白了,万一真是这么回事,一旦杨劭真有什么不当举措,指不定自己和闺女,包括婆母,一起打包就给烩了,都见不到隔天的太阳。

还不如现在撕破脸,把彼此的遮羞布给扯开了,你放就放,不放我也不给你脸。

你做得出,就不要怕别人说。

反正杨劭还在任刺史,皇帝也不能因为几句话就把她给弄死。

高凉郡夫人让帝后给弄死了,不管是哪个吧,污名是背地了。她就不信了,刚弄死个大义灭亲,于朝廷社稷有功的,还能这么快的时间又把她弄死,除非皇帝是闲天下刚太平,无聊了,想再作出点事端。

萧皇后皱眉,心里可恨死永平帝,就那点儿心眼子,掉地上都怕找不着了。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哪里听来的闲言碎语?皇上兄弟姐妹少,个顶个儿都爱护着,留着你那是怕你上外面吃苦受罪。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两年一直打仗,天下难得太平。地方上又哪里比得上京都安全?”

“外面的苦是你想不到的,你还带着个孩子,不为自己想,不为孩子想想?”

庐江公主吃了秤砣铁了心,油盐不尽:“我宁可吃苦也想和夫君团聚。我们才成亲几年,就分开了。真等到过几年,只怕他在外面儿子都成堆了。皇兄为我好,就放了我们一家团聚。”

还是很硬气。

萧皇后深吸一口气,“你真是……枉费了你皇兄的一片心哪。”

庐江公主抹抹眼泪,她不给他们饰掩太平:“反正外面都说,皇兄疑心我家驸马,把我们娘俩还有婆母给扣在建康,当人质。”

萧皇后噎住了,这货是真冲着撕破脸来的,好说好话的劝是不行了。

“你别听外人乱传,有的人哪,就巴不得咱们皇室不是一条心。你不想想杨驸马有今天,可不都是你皇兄一手给提拔上来的,还将咱们大梁公主嫁给了他,不信任他能这么待他?有些事,你得自己心里有成数。”

“我也不多劝你,你回去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我呢就再和你皇兄说说,看他是什么态度。别我们一片好心,倒落了个不仁不义的名声。”

话撂到这儿才算把庐江公主给送出了椒房殿。

庐江公主这次进宫就不是冲着你好我好大家好来的,不给她准话,她是打定主意笑着进来哭着出去的,只要帝后不嫌丢人就成!

第922章 撺掇

萧皇后好不容易把人送走了,不禁长出一口气。

皇帝也就拿捏这没人给撑腰做主的庐江公主,周氏一族远在江州,后宫里的周妃年前病了,皇帝倒是尽心给治了,可是也就拖了没两个月,三月的时候没了。

当时正是徐州大乱的时候,没人关注,悄无声息的就走了,简简单单办了丧事。

庐江公主这是死了亲娘,彻底放飞自我,敢怼皇帝了。

……还是背后有人撺掇?

“桂枝,”萧皇后唤来心腹大宫女:“你打听打听,最近庐江公主和谁走的近些。”

当然,其实打听出来也无甚大用,庐江公主今日敢当她的面撕破脸,皇帝再不给回应,她私下里就更敢什么都往外说了。

反正这事儿皇帝做的不地道。

好好的收服人心的时候,不知道脑袋哪根筋抽风,又防上了杨劭。

不知她说,就那杨劭,除了取了个名不见经传,无依无靠的公主,要背景没背景,要势力没势力,正是拉拢提拔的好对象。

就这么样一个要,永平帝也跟防贼似的防着。

除了骂一声小家子气,她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再这样下去,迟早让他作的鸡飞狗天,祸国殃民!

——

到底永平帝没架住汹涌的民情,也是听了萧皇后给他分析的,怕是天长日久杨劭没反也让底下那些个猜测给逼反了。

他想不到庐江公主有这样的胆子。

虽然同意了她择日云荆州,心里却始终莫名的膈应,觉得自己的君威受到了侵犯。

可面儿上的事儿又不得不做,给庐江公主摆足了排面,赏了不少金银,又和谢夫人一样的待遇派了五百的护军给护送到荆州。

庐江公主虽然心里骂,帝后干的就不是人事儿,要不然也不至于把她扣在建康快两年。

可台阶人家给递过来了,也搭上不少实惠的,她也乐意顺势把台阶下的漂亮,千恩万谢地感谢了帝后的照顾,乐颠颠地走了。

倒是临走前真情实感给帝后刷了波美誉度,大夸四方,基本上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给请到了,算是自己给自己办了个送行宴,为的就是给帝后脸上贴金。

表示表示他们杨家加她自己的忠诚,知恩图报。

其实谁不知道谁呢。

看着皇室一个个粉墨登场,轮番上去演而已。

随着徐家、郗家和褚家的孝期过了,几家家主与子弟纷纷得到了起复。原本的工部杨尚书年事已高,三天两头有病请病假,后来索性递了辞呈,永平帝这时便想起了徐家家主,接任了工部尚书之职。

羊凤明任刑部尚书期间无功无过,永平帝并不很满意。

便着一向有着刑法世家的郗家第三代大郎接任,取而代之,羊凤明便调为中军将军。

而原本接任老郗廷尉之职,后又因丁忧卸任的郗小廷尉则原地起复,直任廷尉之职。

永平帝又在此基础上擢升钟家大郎为御史中丞。

大梁朝中格局一年几变,令人应接不暇。

又因之前晋安王谋反造成天下大乱,永平帝大封功臣以笼络人心,官职大多繁杂。而北吴之战,则又令大梁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如今正是休养生息之机,谢显便着令朝廷对各级官吏减免了三分之一的月俸,取消了太子仆,大司家以及廷尉监等官职,大刀斧阔减员。

北吴汹涌而来,四下里杀戮,兵灾绵延数州,着各州府赈济灾民。

由朝廷给百姓借贷种子,督促生产。而一些因为兵灾而流落到长江、淮河等地的流民,朝廷允许他们留在当地,并且免于三年的赋税等诸多优待。

等等政策一经出台,民间很是感恩戴德,就是朝中与世家反响不一,对谢显很有些想法,群情汹涌,不少弹劾谢显的便以他任人唯亲,结党营私来攻讦他。

谢显不为所动,爱怎么说怎么说,于年底再度派人迁徙数千户的流民至他地。

永平帝眼巴巴看着谢显发号施令,其实心里也是没底,怕触底反弹,引起大梁百姓对朝廷的诸多不满。好在不管是流寇也好,动乱也罢,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虽说调显施政引发了朝中不少臣子的不满,可于朝廷长远看却是有利的。

谢显得罪人,永平帝就少不得把人心给笼络起来,皇帝本人也好,萧皇后也是但凡个节庆都少不得把众臣及外命妇给凑到一起,热闹一番,拉拢拉拢人心。

萧宝信是不愿意凑热闹的,可是谢显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她若不去,外面能传出一万八千多种谣言满天飞。所以,十次倒有六七次是要出席的。

不只出席,还总是最显眼的位置。

别的不说,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萧宝信还是挺享受的。

能让人嫉妒,就别让人同情。至少她有让人嫉妒的本钱。

萧皇后虽说与萧宝信渐行渐远,早不复之前的亲密,可至少在明面上待萧宝信还是相当礼遇,更加亲密。

萧宝信这都受得,唯独挺膈应萧皇后动不动就拉着她的手,示好。

示好就示好呗,别内心里腹诽就行啊,一边说着好话,一边心里还暗恨她儿女双全,夫君没死……

这就有点儿恶毒了。

“萧夫人脸上不大好看呢。”江夏王王妃突然道。

上一篇:大唐超级奶爸下一篇:暖香云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