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622)

可看谢夫人炸毛张牙舞爪那样子,儿子也不在屋里,萧司空也没再倔强。

“这我不和你犟。要论疼闺女,那肯定是做娘的嘛。可我这不是怕你那嘴上没把门的,万一你一个不留神,或者让闺女看出端倪来,万一影响到她腹中胎儿,咱们可不就比谁都后悔?”

“人玄晖也是这意思,不想让咱们太多人知道。”

“你啊,我知道就我知道了,这回你也知道了,宝树也知道了。宝树一知道,你说儿媳妇能不知道吗?儿媳妇知道了,你知道什么时候皇上又知道了?”

“皇上那一知道,后面再谁知道,是咱们能控制得了的吗?”

让萧司空这么一顿绕,是真给谢夫人给绕懵了。整个人晕头转向,

但说的肯定是对的。

绕这么一圈,果然是人尽皆知了。

“那可怎么办是好?”谢夫人咬唇,冲萧司空直摆手。“不行,我得去找宣城,让她别往外说。坑谁也不能坑自己人不是?”

说完也不和萧司空再浪费唇舌,也不顾大晚上天的,直接奔着儿子儿媳妇的院子过去了。

到时萧宝树正和宣城说话,宣城枕着萧宝树的大腿,萧宝树摸着她的脑门往下捋顺,虽然没毛,但跟撸猫的节奏是一样一样的。

宫女那边没敢拦着,自家公主的态度表示的很明确,谢夫人是正经婆母,可不想像其他公主似的摆什么皇室款,还通报那一套,不得着准话不许进。

这也是谢夫人之所以待宣城宛若亲生一般的原因,简直太可人疼。

没的就划开界限,让人楚河汉界,想疼……疼哪个骨肉不行,还有孙子孙女。

就是宣城的‘不守规矩’两人才亲近,以至于宫女虽然给请了安,里面也听到了声响,可再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慌忙起身的两人让谢夫人怎么看怎么像做了坏事一样,被家长逮个正着。

谢夫人恶狠狠地瞪了萧宝树一眼,觉得自己那些话全喂了狗了,半点儿没让他放心上。

“……阿娘,啥事?”萧宝树抖抖衣摆。“这么晚了怎么还现跑了一趟?”

忽然后知后觉地问:“是不是你又从阿爹那里问出了什么?”急着跑过来和他分享?

“是啊,姐夫真的没事吧?”宣城长公主怒了,说不好是借着那股子怒气又升腾了,还是恼羞成了怒,掩饰一下尴尬的气氛。

“太无法无天了,姐夫那是多好的人,做了多少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皇兄的心腹股肱啊。淮阳王狼子野心,下如此黑手就已经够人神共愤!现在姐夫都被害的辞官丁忧了,又是哪个黑了心肝的居然下此毒手!?我定要找皇兄好好说道说道,让他为姐夫作主!”

“幸亏姐夫吉人自有天相,没受伤,真出了什么事,阿姐这辈子该怎么办?”

“还有,谁还敢替皇兄效命?”

谢夫人忙道:“我就是因为这个来的,宣城啊,你可不能和皇上说啊。现在你阿姐还怀着孕呢,万一皇上大张旗鼓那么一查,你阿姐不就知道了?你说她是不是得担惊受怕啊?她那月份都大了,可经不起。”

“真要求皇上给作主,至少也得等你阿姐把孩子生下来——坐完月子的再说。”

“那姐夫那边?”萧宝树问,也不能只管阿姐,姐夫就扔一边吧。

“对哈,我只想到这边了,还得和你阿爹商量商量。玄晖既然给咱们这边写信了不让告诉宝信,必然谢家那边也不知道!”

“得让你阿爹想想办法,不能让那些浑人伤着玄晖。”

谢夫人说完往外就走,走到半途扭过脸来,冲萧宝树招手:“你过来!”

“干啥呀?”萧宝树往前凑,跟着谢夫人往外走。

“宣城虽然有些个月份了,但前些天毕竟刚出了血,你们可不许——不许那个啊,再伤着她!你给我把皮绷紧了,可不许你任意胡来!”

第841章 怒了

“滚!”谢夫人瞪了萧宝树一眼,终于扭身走了。

宣城长公主也是练武之人哪,要想装没听见还是挺难的。毕竟谢夫人脾气上来了,嗓门真没怎么搂着。

“阿娘是误会了。”她红着一张脸,娇嗔地瞪了萧宝树一眼。

连瞪都从不舍得狠瞪,说是瞪其实何尝不是一种调情?

“阿娘,你误会了,刚才我们什么也没做!”萧宝树为媳妇发声,扯着脖子冲外面解释。

外面的宫女丫头:里面到底做了什么……

谢夫人去而复返,挑帘子露出个脑蛋,蓦地吓了萧宝树一跳:“你干啥呀?吓人哪?我没撒谎——”

“千万不许往外说啊,你们俩谁都不许说!”说完又看向宣城长公主。

宣城长公主连忙道:“我都听阿娘的,阿娘不让说我就烂肚子里,谁也不提。阿娘放心,但刚才真是阿娘误会了……我们真什么也没做——”

“行行。”谢夫人表示她相信了。

这么说她就这么信,没必要揪着不放。“以后也不能那啥,你先养身子啊。”

谢夫人交待完又急匆匆返回了自己的院子,和萧司空又说起了谢显的人身安全问题。

“还用你说啊,我下午就派手下又加了五十人,追过去了。”等她自然发现,黄花菜都凉了。“行了,你歇歇吧,就看你转悠了,转的我头晕。”

谢夫人依言坐下:“五十个人?够吗?”

萧司空表示,这是亲岳母。

他都把自己的亲卫队里最顶尖好手给派过去了,还不够?再不够,他身边就没人了!

——

在萧司空三令五申之下,谢夫人很长一段时间再没去过谢府,她怕自己那嘴确实搂不住,而萧司空则怕闺女那手指头一碰,连他是帮凶,不让和她说都摸出来了。

萧宝信则在易安堂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养胎。

不一心不行,月份越大,肚子跟吹球一样鼓起来了,连平时练功都停了,这不是闹着玩的,也就每天照着小半个时辰走圈。

谢显到达下邳之后又往谢府寄了封信,知会家里一声平安到达也就是了。

再多的话就没有了。

一直到年前,谢家都很平静,再没什么异乎寻常的事情。

谢晴擢升正三品的散倚常侍是在十二月初,二房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萧皇后自打嫡子死了,在椒房殿静养了两个多月,终于出来见人,执掌六宫。反观太皇太后缠绵病榻几个月,身子就越发的不好了。

宫里宫外都在猜测太皇太后究竟能不能挺过这个新年,永平帝私下里已经叫下面准备太皇太后的后事了。

建康城还是那个建康城,没有因为缺了谁死了谁而有任何的改变。

太阳东升西落,总有新闻更新旧闻,该过的日子还是照常过。

唯一令永平帝心烦的也就是宣城长公主带回来的那个秦二丫,不能不管,那县令也是太无法无天了。在听完宣城长公主与他说完,就派了御史台中丞严栋过去催促并监督临川王把涉事县令查实法办。

结果,严栋走没半个月,被派往荆州的典签官回建康复命,当着永平帝的面直言临川王有不臣多心,多次当着下属的面批判皇帝。

并且借着著书立传,多有侮辱先皇以及今上之言语。

永平帝听后都懵了,本想着该杀的都杀了,不该杀的也就几个小的,临川王年纪虽大,但一向循规蹈矩还算听话,哪怕在诸王叛乱之际,也没有同流合污,对临川王他是信任的。

结果,怎么就有了这么一出?

典签官痛哭流涕,在荆州临川王地盘上,他也不敢起刺,各种伏低做小,要不然用他的话说能不能出了荆州都是两说。一切都是为了大梁,一切都是为了皇帝,反正花式表忠心。

大梁制度,每个外出镇守地方的皇子、大员,朝廷都会派名寒门出身的典签官前往。

小的皇子,不具备办事能力的时候,典签官可以帮忙处理政务,但皇子大了,或者镇关的是朝中大员,那这些典签官便是眼线,皇帝放到他们身边明目张胆的眼线。

一种监察制度。

所有典签官都是寒门出身,这也决定了他们与监守的阶级对立,于皇帝是极为有利的。

一般来讲,典签官三年一回中央朝廷,平日只需记录,往朝廷上报。

这位刘姓典签官算算日子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这么早提前就回来,用他的话说,是看到了临川王的不臣之心。提前卷铺盖走人,连招呼都没打,偷偷摸摸从荆州跑回来的。

上一篇:大唐超级奶爸下一篇:暖香云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