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526)

谢晴突然问:“咱们家阿晀,上了族牒没有?要不,这次我和阿兄一道去下不邳。”

蔡夫人走过来刚要坐下就听到亲儿子说这么句没心没肺的话,冷眼斜了他一眼:“上了,让你阿爹带阿晀上的,等你只怕你孙子都有了,我儿媳妇还名不正言不顺呢。”

谢晴摸摸鼻子,算他多嘴。

一家子说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清风突然被叫了下去,再回来的时候就直奔谢显了:

“皇上请郎主进宫。”

四下一片静寂。

清风:他说话有这么大声,自带扩音功能?

谢显并没有多说话,向谢母告罪之后便先行离开。

谢婉看见了凑上前:“刚才说什么,进宫?怎么了?”

“这样的时间……”王夫人挑眉,“不会是好事。”

蔡夫人:“不会又是哪个……”话没说完,但她的意思都懂。

“那叫阿兄进宫做什么?”谢婉皱眉,和他阿兄有什么关系?

总不至于什么事都叫阿兄处理吧?

袁夫人:“也放是政务也说不定。”

萧宝信始终看向谢显,在离开时,他转身向她轻轻摇头。

他不知道。

并且,他感觉不会是好事情。

中秋夜宴,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散了。

——

“是谁?”

“谢爱卿,你告诉朕是谁?”永平帝紧紧握拳,额头上的青筋暴露:“是谁就这么不想让朕的孩子出世?”

“怀一个掉一个!何淑妃今日一尸两命——”

永平帝眼圈蓄着泪,眼珠子都红了:“何淑妃死了。朕的表妹死了……她的轿辇上被人动了手脚!”

不得不说,谢显和太皇太后想到一处去了。

也怕这位变身玉衡帝二代,爱一个死一个,死一个就衷情一个,那太吓人了。

不过,何淑妃一尸两命还是很令人震惊的消息。

谢显沉吟半晌:“可查明是谁下的手吗?”

“淑妃身边有个小太监上吊自杀了。”

有目击者声称曾经见过那小太监靠近轿辇,可平日他颇受淑妃喜爱,并没人多心。只是淑妃出了事故之后,这事儿被人揪出来,可惜萧皇后派人去抓人的时候,小太监已经自杀了。

没有任何遗言,一根腰带把自己吊死。

是可以继续查下去,可是难免还是步以前的后尘,可以预见的,不用查永平帝都知道。萧皇后可不就是吗,堂堂一国之母悄无声息地让人把胎就给落了,然后该死的死,再查不下去。

“你说是谁?”永平帝上前一把抓住谢显的袖子,像是不问出答案绝不罢休的样子。

谢显正色道:“陛下,臣无凭无据怎可胡言乱语,凭主观臆测行事?”

然后停顿了片刻才继续:

“若是陛下真想彻查到底,那便差人从严从重,一路彻查,无论是死多少人,就一直查下去,总会有露出蛛丝马迹的时候。”

“哪怕是祸水东引,哪怕是指鹿为马,只要陛下心里有杆秤,做到心里有数也便是了。”

一句话,其实又把永平帝的路给堵死了。

彻查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其实永平帝心里也清楚。即便查到了是谁,又怎会有实质证据?

而当这些很有可能是‘被’查出来的证据摆在眼前,他是否处置,又如何处置,是个难题。

第711章 布局

所以,永平帝把谢显叫进来这么激动的质问,询问,求问,究竟图的是什么啊?

谢显心里有数,永平帝更有数。

无非就是让谢显知道,他知道是世家出的手,不管谢家在这几次中有没有掺和进来,他不希望这种情况继续。

永平帝需要得到谢显的支持。

“皇后同朕说,出手的极可能是世家,或皇室。”永平帝平静下来后,对谢显说。

谢显轻轻摇头:“其实很简单,端看被害之人是什么身世背景就知道了。如果不分差别,没有后妃能顺利产下皇嗣,无差别下手,那才可能是有野心的皇室成员。否则,至少在臣看来,世家之间利益角逐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不排除意外。”

意外就是天都看不下去宋梁皇室,想让大梁绝后,人有一个天灭一个,这个概率嘛,比一个人重生三次也差不多了。

永平帝不相信意外,大梁皇帝哪个手上不沾着血?就没一个顺利继位的,不是杀兄就是弑父,要说报应,不可能轮到他这里就遭报应的,没这么欺负人的。

“爱卿有什么建议吗?”永平帝问。“针对世家这种干涉后宫,甚至干涉朝局的举动?”

“臣的建议。”谢显沉吟半晌,最后才抬起幽深的眼眸正视皇帝:“以后后宫妃嫔不要再从世家贵族之间选择便是。如此,世家与储君之间的羁绊才不会盘根错节,如此之深。”

永平帝闻言,并没有表示赞同,或反对。

所谓利弊各半,选世家贵女,已然过了追求世家血统,皇室贴脸求安慰的时候,世家这些年被大梁历代皇帝整的不轻,又没了军权,早没了当初可叫嚣皇室,凌驾皇权之上的特权。

永平帝之所以接纳了众大臣的建议,无非是想联合其余世家,相互抗衡,与谢萧两家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

让两股势力相互牵制,他不至于孤立无援。

谁知道和谢萧两家怎么样没看见成效,毕竟谢萧两家现在忠心耿耿,朝里朝外虽说都靠着他们,也没见他们飞扬跋扈,一朝得志便猖狂,做出天怒人怨之事。

倒是嫁进宫里这些世家女,连带着她们身后的世家,掐的跟乌眼鸡一样,不死不休。

所以,谢显提出这样的建议,永平帝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感觉谢显把问题变成了个球,又踢回了给他。

永平帝心里郁闷,正这时便见多福急匆匆走进屋子。

“陛下,刘夫人在得知淑妃娘娘的死讯之后哭到昏厥,可是没多久醒过来便随传讯太监一道到了宫外,非要见陛下,想求陛下准许,进后宫见淑妃娘娘……最后一面。”

永平帝明显激动了,眼圈立马又红了。

“那还拦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将姨母迎进宫里——算了,你随朕一道过去接姨母,带着轿辇。”说完风风火火就往外走,边走边道:

“谢爱卿,你且先回去吧。此事,容后再议。”

谢显本也没想当时便得到皇帝的回复,并且无论皇帝怎么进行选择,其实都无关大局。

此事如明面上所述,无论皇帝选择是否与世家联姻,都是各有利弊,没有绝对对皇帝的好处,或者明显对谢家的弊端,本来谢家也是不打算送小娘子进宫的,否则当初也不会拒绝了先皇与永平帝的联姻,那还是做正妻呢,他们谢家本也志不在此。

只是永平帝问了,谢显给出答案。

怎么选,根本不是重点。

谢显踏着月色往宫外走,正碰见二十几个太监声势浩大地迎面而来,他侧过身让路。只见御辇上空着,在后面紧随其后的小牛车里传出了压抑着呜咽的哭声,心及永平帝沉痛而低沉的声音,诸如:

“朕一定会给表妹讨回公道……”

“姨母节哀。”

“表妹一定不会想看到姨母这般伤心……”

不遗余力地劝说刘夫人,语气坚定而沉痛。

如果不是刚才永平帝还在谢显面前演完那段痛心疾首‘你不要辜负朕’,‘朕能相信的只有你’的戏码,还在计较权衡,他还真以为皇帝对何淑妃有几分真情。

或者说,也许真有几分的真情,可满分得按百分算吧。

至少现在看来,年少的永平帝还是很有几分计算,或许不是先皇那样的痴情种子,也或许没遇上能让他那么痴情的娘子——至少何淑妃不是。

谢显回到谢府,萧宝信还未睡,歪在榻边儿上吃冰葡萄,有梅面前已经扒了小半盘的葡萄皮。

一见谢显回来,萧宝信便让丫环们都出去了。

谢显离开府里,后院就炸锅了,都要猜测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直到听谢显说出何淑妃在后宫遭人算计,一尸两命之后,惊讶的半天都没合上。

“皇上叫你进宫是为了什么?”萧宝信咬唇,“他认为是谢家在背后动的手?”

她第一反应是被永平帝当成了嫌疑人。

“……能是皇后下的手吗?”

谢显轻轻摇头,“皇后新近丧父,肚子里的孩子也没保住,再是精明强干之人只怕也很难短时间内抽身出来进行如此布局。”

上一篇:大唐超级奶爸下一篇:暖香云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