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486)

不过永平帝登基之后重用多福,虽然没亏待了他,却没留在身边服侍,封了个太监总管的职位。

官职比多福不知高了几级,但多福在皇帝身边服侍,跟皇帝亲近,师徒俩倒是两相得益,很有几分交了真心。

包泰听了多福的话,那相当于就是皇帝的指示了,一力应承下来。

多福年纪小,不经事,可包泰已经快四十了,宫里什么阴暗面没经历过,手上也不是没沾过血的。不过沾上皇室的血倒是头一回,他莫名的有些心悸,兴奋。

自己领了腰牌带着两个伺侯的小太监就出宫了,买了一大包打胎药就直奔了贵妃庙。

结果贵妃庙已经人去屋空,益阳县主早就跑去十七王子那边了,和十七王子各种眼泪柔情攻势。

从发现自己怀了身子,益阳县主就知道要不好,身边都是皇帝派过来的人,迟早是要传回宫里的。她虽然也不觉得嫁到柔然去挺着大肚子的好,但也知道这事儿不能任由永平帝作主。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万一下猛药,伤了她身子怎么办?

哭咧咧就去找柔然十七王子了。

结果十七王子断然拒绝了益阳县主的要求,他虽然有过两任正妻,以及不下十人的妾侍,但只有两个女儿,儿子到现在还没生出来。

他巴不得益阳县主给他生出个儿子来,怎么可能让她打了?

然后热血沸腾就闹到了皇帝跟前,然后……整个建康城就知道了。

宋梁皇室又成了人口中的笑柄,永平帝想想都头疼。孕事都摊在明面光天化日之下,再下手就不合适了,可是不下的……他这口气咽不下。

太丢人了!

丢了大人!

可是拿益阳县主又没办法,人家堂而皇之的已经搬出了贵妃庙,住进了十七王子的馆驿。她看明白了,大梁不想和柔然撕破脸,她安全就是无虞。

除了背后被人指指点点,于她也没什么损失。

反正她又不出驿馆,也没人主动上门给她找不痛快,背后爱说什么说什么,性命是第一的。

永平帝:真想打包把益阳县主给送柔然去,连她的名字都不想听到了,过敏。可问题是,现在益阳县主的名头如雷贯耳,在宫里想听不到都难。

皇帝想都不想就把谢显给叫进宫来了,让他去处理。

谢显:把人处理了,还是事儿?

人处理了简单,这事儿却是烂事儿。

不愿意往里掺和。

为啥——

“臣觉得还是诸葛尚书出面为好,一向是诸葛尚书与十七王子打交道,他们是老交情了。臣冒冒然出面,只怕会给人一种极正式之感,以为是官方对官方,不如诸葛尚书的效果理想。”

“臣看陛下并不想将此事闹大,还是以缩小影响为主,对么?”

毫不犹豫地把诸葛尚书推了出来。

死道友不死贫道,有现成的替罪羊挡前面,不用可惜。

诸葛尚书被永平帝派去处理柔然十七王子与益阳县主造成的坏影响之时,想死的心都有了,让他出使柔然,孤身犯险都没让人这么倍受煎熬。

这叫什么事儿?

好歹是新上任的刑部尚书,正经工作还没来得及展开,倒是一直和柔然十七王子纠缠上了,不依不饶,不死不休的架式啊。

尤其那益阳县主什么鬼,怎么能这么不顾廉耻大张旗鼓就住进了外国使臣的馆驿?

柔然九公主怎么就能这么拉下脸面,主动求到她跟前要给他儿子做妾?

醒醒好么,都?

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社会影响力的,不能这么自甘下贱啊喂!

柔然十七王子倒是护‘子’心切,怕大梁皇帝冲他未出世的孩子下手,说什么不肯把益阳县主给交出来。

皇帝派太监出宫来料理益阳县主的事儿不知怎么让柔然十七王子给知晓了,现在是防贼一样防着大梁人。

包括柔然的老朋友诸葛复。

此一时彼一时,阿那魁也知道诸葛复一心效忠大梁皇帝,再向着柔然也有限,不过是仗着老交情,彼此好说话。

最后阿那魁也没认可永平帝的意思,把益阳县主送回贵妃庙,两人算是不欢而散。

益阳县主捧着肚子颇感到忧伤,阿那魁刚愎武断,自以为是。如果柔然王宠爱他,将汗位传给他还好,能护住她,如果不是……只怕她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再傻也知道未婚先孕,即便是在柔然那么彪悍,不受教化之地也是会受人非议的大事。

可要她自己下手把孩子打了,只怕一心想要儿子的阿那魁因爱生恨,到时她在柔然和大梁里反都不是人,反而不好自处。

益阳县主的一口银牙都要咬断了,开始怀疑起了建康城外尼姑庵堂自由自在约那啥的日子。

多开心,多自由啊。

有些怀疑因她一句话就打进建康城的那汉子……叫什么来着……

忘了,但对她是真好,体格也好。

可惜,让谢显给弄死了。

第657章 突变

不是益阳县主因爱生恨,而是体会到了不同世界的不同滋味,现在口味是真变了。不喜欢谢显那种弱不禁风的文质男了,恨不得一股风就能给卷跑。

益阳县主现在喜欢健硕的肌肉男。

柔然十七王子这样的。

脸是比不了谢显,但脸又不能当饭吃,身体好才是真的好。

益阳县主骑虎难下,只能选择和阿那魁站在同一阵线。

这就是当初勾搭上阿那魁的初衷,否则一辈子都只能窝在建康城的贵妃庙里。吃斋念佛,连点儿肉腥都见不着,万一永平帝或者谢显这俩货哪个心眼一歪歪,让她悄无声息的死了简直不要太简单。

即便她微不足道,上不了那俩货的台面,平平淡淡的做个尼姑过一生不是她的志向。

这比让他们算计死还要更难以忍受。

只是阿那魁的智商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简简单单的一件事让他搞成了建康城热门话题,和大梁皇室颇有当面锣对面鼓打擂台的意思。

益阳县主有些急了,不想拖太久。

就怕柔然王不拿阿那魁当回事,根本就不允了他。

阿那魁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她留下建康城却只有死路一条。她明目张胆和柔然十七王子搞到一起,彻底打了大梁的脸,永平帝不可能留她活命。

所以她的出路除了死,就是傍上阿那魁。

至于脸面什么的,已经不是太重要了,和命和自由和享受和身份和地位……等等比起来,脸面其实也不是太重要。

至于肚子里的,别人能打,她就不能吗?

只要落实下来她联姻柔然的身份,还有长途漫漫,总有她动手的机会。

打定了主意,益阳县主就安心在阿那魁身边待着‘养胎’了,每天混吃等死,和阿那魁不要太悠哉游哉。

直到柔然王的信使历经两个多月回到建康城,已然是七月中旬。

那信使并没有回驿馆,而是直接递了国书,见了永平帝。

柔然王换人了。

老柔然王在十七王子离开之后一个月外出跑马的时候饮酒过度从马上掉下去,从而摔掉了脖子,一命呜呼。

大王子迅速整合母族势力,铲除异己上位,成为新一代柔然王。

新柔然王拒绝了十七王子的请求,并要求大梁皇室履行之前答应许给柔然的一切好处,嫁个公主过去,这回不让十七王子求娶了,人家新柔然王要自己亲身上阵,做大梁的女婿。

永平帝乐了,没把十七王子叫进宫,先派人将谢显给请进了宫里。

谢显一看居然大惊失色。

“这是好事……吧?”永平帝迟疑地问,看谢显脸色怎么也不像好事的模样啊。

皇帝忐忑了,首先自我检讨,肯定是哪里被自己漏掉了。

并不疑心谢显大惊小怪,事实上能让谢显大惊小怪的也就他家萧大娘子了,指甲碰掉一块都够他心疼半天。除此之外,永平帝是极少见谢显这般形于色的。

“陛下该知柔然是个由多民族和多部落所组成。此大王子名唤吴提,骁勇善战,实为已经故柔然王最得意的儿子。”

永平帝:所以?

谢显解释:

“柔然任何的动荡,对于仍处于战后重建中的大梁都非好事。且这吴提,臣闻听诸葛尚书所言,在联合大梁钳制北吴一事上,并不乐见其成。而且吴提此人性情粗暴,在柔然贵族中人缘并不很好,至少和已故柔然王的其他儿子关系并不好。”

上一篇:大唐超级奶爸下一篇:暖香云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