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永平帝跟前求着退婚另娶,永平帝很被动。
他当然不愿意把益阳县主给嫁到柔然去,他们是结亲不是结仇啊。万一到了柔然,益阳县主死性不改,继续勾三搭四,你说柔然王室会怎么想,大梁派了这么个货祸害他们柔然了,居心叵测啊。
倒是两国边界不接壤,两边打起来的机率小于等于零——
事实上无限小于零。
但架不住中间夹着个虎视眈眈,一直亡他大梁之心不死的北吴,大梁虽然不惧北吴,但后方有个柔然能打个照应,于大梁是最好不过的了。
真因为益阳县主给破坏了两国的安定团结,那却是得不偿失啊。
可是这话怎么说,朕的姑姑不是个消停的,知交遍天下?
让他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说出口?
永平帝把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了谢晴,现任的黄门侍郎,皇帝近臣,用皇帝的话说,替皇帝分忧吧,用你的时候到了。
皇家的事皇帝都不好开口,谢晴一个做臣子的怎么好说?
只能旁敲侧击,是不是柔然十七王子使诈,想多要些好处?
结果人家柔然十七王子并没有那么多花花心思,一颗丹心向明月,哪怕大梁原先答应的好处都可以减一成,就是要求娶益阳县主。
用十七王子的话说,益阳县主是他一世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两人无论灵魂与身体上都极为合拍,再合适也没有。
十七王子尽管长的老,身材魁梧粗犷,相对的也一根筋,认准了的事就是认准了,十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谢晴在这里碰壁,回去就和皇帝说了。
人家柔然王子显然已经打听明白了益阳县主的行事作风,口口声声就要这样的,像临贺公主那样瘦瘦小小的,他怕没到回到柔然就让他克死了。
是的,咱们这位柔然十七王子成过亲,两次。
一个没进门就死了,一个刚进门没多久也死了。
永平帝听了,很有些疑惑。
柔然王是几个意思?
他不想结仇,可看柔然王的意思却是没想着好啊,不然能给他找这个命硬的来求娶公主?大梁一朝活着的公主本来就不多。
事实上,柔然王看上的也不是什么公主,也没想大梁会真给他们公主。
中原人狡猾着呢,以前不是没有联姻的历史,大多拿假公主糊弄他们。所谓的江夏王嫡三女,十七王子都怀疑是不是真的。
益阳县主就不同了,货真价实的公主——虽然那是以前。
可那也是真的。
不光身份是真的,他俩还是真爱啊。
别拿柔然十七王子当傻子,人家和益阳县主相爱之初就打听的清清楚楚了,他不在意她是不是寡妇——谁还没死过个把配偶呢,更不在意别人往他个寡妇身上泼的‘脏水’。
用十七王子的话讲,那是当时益阳县主没碰到他,不然绝受不了那么些苦。
他们柔然不如大梁所谓的‘文明’,他们更崇尚天性。
一个资源养不活全族人,就靠掠夺的部落,饭都吃不上了,你跟我谈什么文明发展,礼仪廉耻,过午不食,他们倒是想食,得有啊。
所以,在他们看来大梁‘文明’掩盖下的龌蹉也不少,尤其皇室,传出去的密闻,以及摆在明面上坐在皇位之上就没有明正言顺的,不是杀兄就是弑父,手足骨肉相残,还说别人野蛮,脸呢?
以为自己遮上幕篱,别人就不知道你没脸?
当然,这些话十七王子再莽撞也不至于当面宣之于口,可话里话外带出来了。
谢晴能怎么说,给人科谱一下前安吉公主现益阳县主的‘丰功伟绩’吗?
以前在建康追着谢显跑,千方百计也嫁过去,能说她没有自知之明,色欲熏了心,但是出了城康城在尼姑庵修行的时候,玩儿的那可是相当开放。
夜驭七男什么的虽说不尽真实,但建康城内外关于‘安吉公主’的传闻可是不绝于耳。
现在也还有益阳县主曾经相好过,甚至春风一度的男子在外炫耀,可谓‘声名赫赫’。
柔然十七王子把这些都归功于别人‘泼脏水’,显然是已经被洗过脑的,谢晴一个外人就不好再跟他掰扯了,回了永平帝也就是了。
皇家那些烂事,他是真心不想掺和。
结果到永平帝那里险些气炸了,谁泼的脏水——皇家,还是谢家?
可这话真就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不能摆明面儿上说的事儿,益阳县主脸大,不怕丢,但他怕啊。他才十五岁,最好面儿的时候。
谢晴不济,永平帝直接把谢显找来。
按说这等事真用不着谢显出马,杀鸡用牛刀了,有点儿大材小用。
谢晴心里不是滋味,他是打头炮的,不济事才找的谢显的意思呗。
好在谢显也无功而返,柔然十七王子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认准益阳县主了。
益阳县主倒也沉得住气,自从柔然王子亲自去永平帝跟前求亲,她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庙里,一步都没出过庙门,在庙里待了一年多都没这几天这么虔诚踏实。
第634章 祸祸
不过,好在谢显也不算无功而返,十七王子把大梁原本答应给柔然的好处又给降了两成。
里外里足足有三成了。
不是永平帝瞧不起他,可别他这边充大头,带回去东西再让柔然王以为他们大梁反悔,答应的数没给够,克扣了他们的。
“为什么派这十七王子来大梁,他脑子好使吗?是不是柔然王没把大梁放在眼里?”
永平帝把诸葛复给叫到跟前。
当天诸葛复回到建康,皇帝除了大肆欢迎柔然使团,就是褒奖诸葛复了,礼部当天就颁了圣旨,诸葛复任刑部尚书,子诸葛术则封了四品的骁骑将军,掌管宿卫事务。
论到与柔然的交情,那必然是诸葛复啊。
三十多岁,长身玉立,长着一张正义凛然脸,胸前两绺长髯。与谢显迥然不同的气质,沉稳有度,目光炯炯。
不过说到柔然十七王子,诸葛复还是有话要说的:“此要耿直,一根筋,又是柔然王最宠爱的妾侍所生,柔然王相当看重。当初微臣前去游说,还多亏十七王子的大力支持。”
“此人,可用。”
说到这里,永平帝没明白,谢显也明白了。诸葛复这是想扶植柔然十七王子,为大梁所用啊。只是天高皇帝远,只怕手再长也伸不到那里去。
尽管并不认同诸葛复想插手柔然事务之意,谢显也并没有公然反对。
“那尚书的意思是?”
“这婚事不能成,既是可用之人,那更不能祸害人家了。”永平帝是个厚道的,其实也是想的多,脑补帝。
“就是好,才不能坑人家。益阳县主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咱们更清楚——谢爱卿,是吧?”
谢显表示,为什么要问我,不要问我,我并不知道你家事。
当然,打心底里排斥这益阳县主就是了,肖想过他的,陷害过他家娘子的,别在他面前招摇也就好了。至于去不去柔然,不在他的考量范围内。
真当去柔然是享福去了吗?
指不定比流放边疆还要苦上几分,要不然宫里那些个公主为什么一个个听到要嫁去柔然都吓的鸡飞狗跳,恨不得天天跑皇帝跟前哭诉,就想躲过去?
这都是有原因的。
“这是皇家的事……还是陛下作主吧。”谢显不粘锅,直接甩给永平帝。
想不想的,还要看十七王子的决心吧?
永平帝也无奈了,眼巴巴看着诸葛复:“爱卿的意思呢?真叫益阳县主嫁过去?”
诸葛复:我说可用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人可着劲儿的祸祸吗?
“微臣当然没有此意!”诸葛复和永平帝意见一致,都是好盟友,不带这么坑人的。
诸葛复虽然来建康城较晚,可是前安吉公主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如雷贯耳啊事实上,想装没听过都不可能,连两届皇帝脑子抽起疯的时候都和他提过……这,让他怎么装?
都是经历过风雨,见识过彩虹的,再装纯就显得不上道了不是?
“不如还是陛下还是先应了吧。”诸葛复沉吟道。
永平帝问号脸,你这话说的和前面搭?
还是他耳朵出毛病,听岔路了?
“爱卿……”你有病吗?
“请听微臣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