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潘太后,以请安为由行相看之实的新安王便显得得体许多,至少脸上看不出满意不满意。
甚至可以说相谈甚欢,以宣城公主为由还与萧凝交谈了几句,替宣城公主找补:“……仗着父皇和皇祖母宠爱,宣城有时未免骄纵,但她本性纯善,并没有坏心眼儿,和萧夫人又很投契。萧大娘子与萧夫人交好,那定然是有过人之处,萧大娘子也是性情中人,但能入得了她眼儿的还真不多,你与宣城该也投契才是。”
萧宝信不禁多看了新安王一眼,自刘贵妃死后她就再没见过他——
其实刘贵妃没死之前,她也仅见过他一面,但那次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彼此都防着对方,也都看不上彼此。
那时他意气风发,可从不管什么眼色,坦诚的很。
今日一见,却明显有城府了许多,不在谢显言其颇肖其父,现在可是圆滑了许多。
“六大王谬赞。”萧宝信回道。
别人不知道,她却清楚的很,新安王不过是看在谢显的面上,能用得着谢家和萧家,搁以前他可是顶看不上她的,防她如洪水猛兽一般,生怕刘贵妃一时想不开看上她做儿媳。
刘贵妃倒是看得上,她也得能看得上他啊,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现在倒夸她跟一朵花似的。
“什么谬赞啊,谁不知道萧夫人是性情中人啊。”宣城公主得了消息萧宝信进宫,便也赶来,正好听见个尾巴。
再见宣城公主,她可比之前要明媚了许多,也张扬了许多,完全不似刘贵妃死后那阵萎靡。
见过了潘太后,她便坐到了新安王下首,和对面的萧凝正坐了个脸对脸,连嘴都还没咧开呢,笑就突然僵到了脸上,下意识看向新安王。
这反应比潘太后还直白。
显然知道萧凝就是给新安王相看的贵女,只是不知道她的相貌如此……不起眼,连掩饰都还没来得。宣城公主果然还是那个宣城公主。
新安王没再多坐,这么多小娘子也不容他多坐,一会儿就告辞了。
潘太后虽然意外萧凝容貌平平,但初次相见还是赏下了羊脂玉的花形玉簪首,下层上简单的枝叶,上层则是两朵花枝,做工极其精巧。这要是相看成了,只这意义就吉祥的很,如若没成也不显得过份隆重。
萧凝连忙谢赏。
“你呀,倒是个有福气的,这才过门儿没几天就怀上了,以后也差不了。”潘太后自己就是个绝色,所以更重颜色,看萧宝信心里就舒坦,又是自个儿儿子重用臣子的嫡妻,本来两分好感也生生翻了倍。也是赶巧了萧宝信怀了身子,她便赏了件金耳环,内镶绿松石和珍珠,精致华美。
“是的呢,你这也太快了。”宣城公主替她高兴。“小时候阿爹命能工巧匠给我做了个木制的马,以前我可爱玩了,听闻你怀了身孕,我就命人将木马找了出来,等下你出宫直接带回去,以后孩子大点儿可以给他玩儿。”
一看就是走心了,连多年珍藏都掏了出来。
“你这也送的太早了。”潘太后笑,“不过,也算你有心。当年,你可是连小六碰一下都不让,在皇上那告完状还要再到我这里告他一次,吝啬的很。倒难为你现在舍得,我只当你要做嫁妆带到婆家去。”
那可不是只普通的木马,马眼是和田的黑玉,浑身上下镶嵌的玉石金子都够普通人家一世无忧了。
宣城骄纵不假,可对看对眼儿的人是真的掏心掏肺,潘太后正是看到了她这优点,所以才更高看她一眼,这孩子有赤子之心,比宫里嘴乖舌滑的却不知强几百倍。
“公主的东西都不是凡物,我在这儿先行谢过公主了。”萧宝信也不谦让,你说给我就要。
潘太后失笑,她算看出来这俩小娘子为什么能玩儿到一处去了,都不知客套。
第311章 掐架
叫萧宝信进宫说是陪宣城公主,可谁都心知肚明是给新安王相看萧凝,人见了,潘太后也就不多留她们。
谁知她们才刚起身,就见宫女进来回事,庐江公主求见。
“你们自去玩吧。”潘太后打发了宣城公主,就要召庐江公主进来。
宣城公主本来都站起来要走了,闻言又坐回了原位:“七娘的话,那我看我还是留下吧,她该是来跟皇祖母告我状的。”
“刚才她在御花园里说我坏话让我听到,我教训了她一顿。”
这眼药上的及时,果然庐江公主进来就嘤嘤地哭了起来,把带她进来的宫女脸都要青了。这位公主在外面还是巧笑颜兮,端庄又可爱,怎么推门一进来这脸说变就变了,眼泪跟在兜里揣着似的说流就流?
要是求见太后的时候庐江公主哭成这样,太后殿内有客,还真未必就见她。
“皇祖母,您要给庐江做主,十五娘她欺负我。”庐江公主听到宣城公主那黑状跟没听见似的,伏到太后膝下就直抹眼泪。
“我不过就说了句十五娘不该荒废了学业,什么时候想去学堂就去,让她听到了,十五娘就打了我好几巴掌……皇祖母,您看我这脸现在还红着呢。”庐江公主抽抽嗒嗒地指着自己的小脸蛋。
潘太后一看,红倒是没红,仔细一看倒是有些肿啊。
庐江公主和宣城公主是一般的年纪,连生辰都只隔了一天,准确地说连一个时辰都没隔上,庐江公主生在前半夜,宣城则是后半夜过了子时生的。
不过两人的母妃就相差大了,一个刘贵妃宠冠后宫,另一个庐江公主的亲姨周妃却并不得宠,是玉衡帝还在潜邸时就纳的侧妃,不过现在人老珠黄,在宫里实际上没什么存在感,平日里就爱吟个酸诗悲伤春秋,有事儿愁,没事儿臆想些事儿也能愁。
本来是小娘子间的意气之争,可落在潘太后眼里却不是那么回事。
皇帝自刘贵妃死后就没怎么进过后宫,偏前两天逛御花园不知怎么就和周妃看对了眼儿,当时你一句我一句这诗就对上了,然后……就对到寝宫去了。
刘贵妃死了半年了,皇帝头次开荤就是这庐江公主的亲姨。
“宣城,”潘太后皱了皱眉,说这里没有周妃的关系连她都不信。
她和宣城可不一样,皇帝是她亲儿子,宣城自然愿意皇帝心心念念就她亲姨一个,心里有座坟,住着她亲姨;可作为娘亲,她巴不得儿子别再作天作地,赶紧宠个女人恢复正常完事了。
“你太放肆了,再怎样她是你阿姐!小娘的脸也是可以随便打的?但凡讲究些的,连宫女犯了错处都不会打脸!”
宣城公主:“回皇祖母,您不问问她究竟说了我什么,我才打的她吗?”
“她侮辱我亲姨,说她妖媚惑主,又说我和萧夫人玩儿到一处,她也是个妖媚的,所以才能教谢尚书将她给娶回家去,我们是蛇鼠一窝——”
“我没有!”庐江公主腾地站起身,满脸涨脸,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心虚。
宣城公主冷笑:“撒谎死亲姨!”
呸,庐江公主上去把宣城公主的脸撕了的心都有,宣城亲姨死了,她姨可活得好好的,一天天悲伤春秋还劲儿劲儿的呢!
萧凝不着痕迹地看了看萧宝信,人家正襟危坐,跟没事儿一样,心下佩服。头次进宫就碰上俩公主掐架,尴尬的要死。
可看萧宝信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劲儿,倒是她少见多怪了。
殊不知萧宝信就没见过宣城公主靠谱的时候,以前就是这么嚣张,她习以为常了。只是莫名的欣慰,上次见宣城公主时她还一度萎靡,人也敏感了许多。今日一见倒是重温昔日宣城之风采,很为她自豪,抽的好啊。
萧凝尴尬?
潘太后比她还尴尬,当着外人的脸,这俩货算是给皇家丢人丢大发了,不知道的还当皇家公主都是这素质,在宫里动不动全武行上了。更何况庐江公主骂的萧宝信还在当场,打脸都没打这么狠的。
“宣城,胡闹!”潘太后斥道。“这种浑话是随便乱说的吗?”
宣城公主理直气壮:“皇祖母若不信我,可以找来当时在场的宫女太监问问,看宣城可有撒谎。”
这话一出,潘太后基本就断定八九不离十,毕竟敢叫嚣这么欢,没点儿底气还敢?
“那也不该打人!回去抄两遍道德经!”转头又向庐江公主:“你也回去抄一遍南华经。一个小娘子家家,修修口德,以后切不可胡言乱语——行了,都下去吧。”每人各打五十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