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174)

语气赫然有几分酸意。

“卿卿风华绝世,为妻甚感荣幸。”萧宝信却是武人的举止,双手抱拳拱手,英姿飒飒。

随云和采薇:二位能别互捧互吹吗,置他们旁观之人于何地啊,鸡皮疙瘩成片成片地起,受不住啊。

前一日是萧宝信二人起的晚了,所以未来得及用膳,今日却是祭祖,早上要空腹。

萧宝信重又洗漱一遍,描眉画鬓,她在整理妆扮之时,谢显便坐在一旁榻上津津有味地看,以前只听古人道画眉之乐,今日若非场合庄重严肃,他当真想执笔为妻画眉。

萧宝信让他看的脸热,却只故作镇定。

高高地扬着头,努力把自己的不适化作一种叫做不屑的情绪。当然,她的呼吸若不是那么乱,就更像是真的了。

熬过了妆发,终于换好了衣裳,谢显那眼里迸发出的惊艳炽人眼球,就是一旁服侍的丫环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萧宝信穿的也是白色礼服,长裙曳地,大袖翩翩,纤腰间的饰带层层叠叠。头梳灵蛇髻,螓首蛾眉,一双美目犹似一泓清水,翩然若仙。

二人往一块儿一站,当真是仙姿玉容,世间的绝配。

采薇瞧着心肝儿都颤了,太养眼。

“走吧。”谢显微微一笑,拉起她的手,直到走了容安堂才放开。

新成婚的小两口,再腻歪也不能给外人瞧见。

他们先转去易安堂给谢母请安,惊艳了一路,到谢母这里也未能免俗,给谢母瞧的这个高兴,笑的嘴都合不拢嘴了,直道太般配了。

这一日蔡夫人依然没出现,但二房的王十二娘和谢婵、谢娟都早早就到了。

一直到王夫人带着谢姗赶过来,人都到齐了,一家人才在谢母的带领下去了谢府在东边的祠堂。

谢家祠堂在二房和三房的东边,通过府后一道四人宽的夹道过去,在一个木栅栏的院子里,五间正厅开间,庄严肃穆。

谢母命家中小厮将备好的瓜果酒水等供入祠堂,亲自领着谢显及萧宝信三人一道进了祠堂祭拜。

其余诸人皆等在外面,祠堂重地,也只有新妇成亲之时方才得入,一般情况之下是不能随意进出祠堂。拜了祖先,才算萧宝信真正嫁入了谢家。

谢显二人拜完祖先,没多作停留,便随着谢母出了祠堂。

“等三个月后,咱们再去下邳祭告祖宗,就算齐活了。”谢母笑呵呵地拉着大队人马又回了易安堂。

谢府的祠堂里只供着先祖及嫡支一脉的亡魂,真正要到谢氏宗族的祠堂要到成亲后三个月,那时才算是得到了谢家一族的认可,真正成了谢萧氏,程序极其繁琐严格。

一大早去祠堂,大家伙都憋着没用膳,易安堂的小厨房早得了谢母的吩咐,膳食早就备好了,只等她们回来就用膳。

一大家子妇道人家,谢显没掺和,陪着一路走回来,起身便与萧宝信离开。

萧宝信身着礼服,繁琐不便,要回容安堂换下衣衫,谢显却不会再回来一道用膳。

袁夫人嘱咐:“回去叫小厨房给阿显做些吃食,别一天想起来便吃,想不起来就错过,身体都糟践完了。”

不用怀疑,这就是对她说的。

萧宝信和袁夫人来了个眼对眼,连忙应道:“阿娘放心,我亲自吩咐下去,定不叫夫君饿着。”

“你呀,阿郎都娶媳妇了,操不完的心。”谢母打趣。

袁夫人淡淡一笑,她是当人阿娘的,哪是儿子娶了媳妇,为娘的心就能放得下?

“昨个儿下午听说你出府去了,到大半夜才回来。今日切不可再这样,明日是媳妇回门的日子,早早准备下来,别临到头了才知道急,省得忙中出错。”袁夫人嘱咐。

谢显只是应下。

回了容安堂,谢显便换上了外出常服:“我先去岳丈那里,看看是不是有需要帮忙之处。”

萧宝信:“你用过膳再去不迟,左右现在都快晌午了。”

“在岳丈家吃是一样的,我好歹是女婿上门,岳丈不会舍不下一餐饭。”谢显笑。没多留,只嘱咐谢母问起来只说急务,千万遮掩一二。

第234章 憋气窝火

听话听音,谢显说是轻松,看是否有需要帮忙之处。莫非他的意思,这事儿还未算完,很可能再生波折。

或者,已然横生波折,他却没有与她说?

只是她才嫁过来两天,实在不便冒冒然回去萧家,传了出去倒像是谢家给了她难堪,两天都待不下去就往娘家跑。

萧宝信换上衣裳,连妆容也未来得及换,匆匆赶去了易安堂。

果然谢母带着一大家子聊闲天,分明是在等她。

萧宝信到了,谢母才叫开席。

因介于早膳与午膳之间,菜品便相对早上更丰盛了些,尤其是萧宝信嫁进来第一次与大家伙一起用膳,整整上了二十四道冷热菜,新旧菜交替,这个才吃完,另一个菜端上来补上。

“……这是鲍鱼,是北边的特产,在咱们大梁可是有价无市,一枚是要数千钱的,阿嫂快尝尝,祖母的小厨房做鲍鱼最是拿手,很好吃的。”谢姗笑道。

布菜的是蕙兰,一听谢姗那话连忙扫了谢母一眼,眼疾手快就给萧宝信挟了块鲍鱼。

萧宝信吃的毫无负担。

贵族生活奢侈,令人诧舌。这东西的确是有市无价,不是什么时候想吃就能买到的。萧家也算富贵人家,她也只吃过一两次而已,可不像谢家随时都拿出来,拿出来就是一大盘子。

不过,她可不认为谢姗是好意让她,不过是夹枪带棒说她没见识。

连眼皮都没挑,细嚼慢咽就给吃了。

在长辈面前装的倒是乖巧,谢婵谢娟对视一眼,什么时候见萧宝信让过人,破天荒头一遭。

“阿嫂喜欢吃就多给阿嫂挟一些吧。”谢姗又道。

王夫人扫了一眼谢母,见谢母没说话,她也从善如流,没开口训斥。

萧宝信自从嫁进谢家,无论应对,还是用餐礼仪都十分得体,想来是用心学习过了。为人可不像外界传的那般鲁莽,心机还是有的。

“阿嫂,好吃吗?”谢婵问,没理会谢娟在桌下踢她那一脚。“怎么光顾着吃呀。”

萧宝信放下手中的箸,拿帕子擦擦嘴,方才笑道:“食不言,寝不语,不是我光顾着吃,只是用膳途中不便与二娘,四娘聊闲天……我现在可以回答四娘,味道很好。我在娘家也曾吃过,只是厨师的手艺差些,不比祖母这里的师傅手艺精湛。”

谢母抿嘴乐,阿郎媳妇真是半点儿亏也不吃。

吃多少吐多少,倒是不带藏私的。

还总嫌弃人家家世不显,没规矩,这不就让人给撅了?

一席话说的谢家几个小娘子面红耳赤,憋气窝火却不知拿什么回嘴。主要是这话扎心,家家都是这么教的。

——用得着她说三道四吗?!

“我们这不是寻思阿嫂没吃过这东西,着紧让阿嫂尝尝。倒是我多余好心了。”谢姗冷哼。

谢婉这时也用完膳,笑盈盈地道:“二娘是好心我阿嫂知道,你是好心,我们也受着,怎么受了你的好心你也生气?快别气了,你平日不是最爱吃鲍鱼,这回都只顾阿嫂,自己少吃了吧?”

谢姗心疼,对,她只顾着自己挤兑萧宝信,自己都没顾上吃几口!

而且在谢家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着的,主要还是在祖母这里才有,隔三岔五才做了叫大家一起过来吃。在大梁,鲍鱼金贵,也不是想吃就能顿顿吃到的,一家子动辄几十口子人,天天吃谁家也吃不起。

今日做了这道膳食,分明是看重萧宝信。

叫她心里怎么舒坦?

“一家人坐到一起用膳就是热闹。”谢母笑呵呵地:“你们几个啊都是小孩儿心性,倒是赤子之心。阿郎媳妇是新嫁娘,你们姐妹几个也都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今日坐到一处逗逗嘴,他日再聚到一处又不知是何时了。”

谢母感叹,似是追忆往昔。

以后经过风雨,她们就知道自家姐妹这些小隔阂,小打闹不过都是漫长人生的小点缀,繁琐却充满色彩,不足为虑。

有可能还会怀念。

所以,家里几个丫头斗嘴也好,闹小脾气也好,谢母极少疾言厉色的管教,采取放羊吃草的原则,在规矩的大框里不犯大错,她就得过且过。不像年轻时对待自家儿子女儿那般严厉,也是年纪大了,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看开了。

上一篇:大唐超级奶爸下一篇:暖香云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