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子买卖,就这样终结。
男丁又不是女子,给的银钱必定不能少了。给多的话,也不成,公中没有多银钱。
王熙凤说的银钱已经算多的了,还可以减少。只是李纨带着贾兰,孤儿寡母的到底可怜,赵姨娘和贾环那边又因为贾探春入了太后的眼,到底不好少给。
“兰哥儿十二万,另一边三万。”王氏又道。
贾老夫人看向王氏那边,不是很欢喜,其他分的不动产,贾兰必定多。这银钱么,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几万两银钱又能做什么事情呢。要是贾兰拿了过多的去,贾环拿得过来,指不定又惹出事端来。
“环哥儿那边还是五万。”贾老夫人道,“多出的那两万,我给!”
兰哥儿那边多要便多要了,贾老夫人手里头还有不少银钱,这一次拿出来也是希望事情能解决好,别再闹腾下去。
赵姨娘和李纨都没有闹到贾老夫人面前去,她们就是等着分配,能多分一点自是好的。若是不能多分,她们再去纠缠也无用。
李纨是寡妇,赵姨娘是妾室,两个人都不好说话,主要就是因为她们在府里的地位本来就低。
等贾探春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分家已经结束,东西都各自整理好了。
贾探春出宫之前,她的那个傀儡也从宫里出来了,对外宣称云游四海,实则就是被贾探春给收起来。
这时候,贾迎春也知道了赵姨娘和贾环分了多少银钱。
贾迎春认为公中的银钱就应该是大房的,大房继承荣国府。理是这个理,话是没错,但是也得看情。
王熙凤比贾迎春好多了,那就是因为她看见里面的人情,没有可以去打压二房的人。贾迎春就不一样了,就跟刺头一样,非得压着二房。
别看王熙凤时常和贾迎春聊天,实则就是从贾迎春那边探听到一些消息,再看看这位二妹妹如何做。王熙凤不喜欢自己的计划被破坏,也不想自己去为贾迎春收拾烂摊子,所以她之前故意让人盯着贾迎春。
只是贾迎春不知道罢了,贾迎春还当王熙凤对她极为不错。
“老祖宗。”贾探春前来荣庆堂见贾老夫人,她要搬出去了,自是得见见老太太。
贾老夫人没有给贾探春脸色瞧,她不认为这个庶出的孙女有那么大的本事让太后认她为干孙女,多半就是因为明空大师算的卦。
“以后得空了,就回来坐坐。”贾老夫人笑着道,“你也别舍不得,成了县主,有了县主府,那是天大的喜事。”
“嗯,以后想吃什么就能吃了。”贾探春点点头,“二堂姐就说不到我了。”
“……”贾老夫人听到这话之后,只想着贾迎春确实过分压着贾探春。只是贾老夫人以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多管这些事情,她年纪大了,哪里管得过来呢。
贾探春就是故意这么说的,贾迎春都那么做了,怎么还不准人说吗?
当贾迎春来到荣庆堂的时候,正好就听到贾探春的话。
“你这个黑心肠的人。”贾迎春差点就扑到贾探春的身上了,她就是觉得贾探春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吃大房的用大房的,还这么黑心。
“二堂姐想如何说便如何说吧。”贾探春道,“我虽然是庶出的,但以后到底不大一样了。”
贾探春不喜欢损人,只是贾迎春这样高高在上,指不定以后就得罪其他人。贾迎春对红楼的姑娘有敌意,就对林黛玉好,对贾惜春也不错,那么贾迎春会如何对待后面要来荣国府的薛宝钗呢?
不用想,贾迎春一定不可能对薛宝钗好,指不定就让林黛玉远离薛宝钗,又说薛宝钗的坏话。
贾迎春表现得太过明显了,别人都不是傻子。
“你……”贾迎春想要反驳,可贾探春真的程了县主了,“你是怎么成为县主的,你心里清楚。”
“够了。”贾老夫人不悦,贾迎春在做什么呢。
“老祖宗。”贾迎春道,“要是宫里回过神来……”
贾迎春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什么明空大师之类的,没有那么看重,心想也许就是一个江湖骗子。
“一笔写不出两个贾来。”贾老夫人道,“你该知道自己说什么,探姐儿搬出去了,以后跟你见面的次数也少。”
“是,二堂姐就不用不高兴了。”贾探春附和,“交的朋友也不一样,不聚一起的。”
贾迎春气啊,可老太太站在贾探春那边,她无法。她就只能生着气离开,觉得老太太太过偏心了,就算贾探春成为县主又如何,贾探春又不是皇室之人。
“唉。”贾老夫人叹息,“你堂姐真真是……回头让人好好教导教导她。”
贾探春微笑,她不多说,那都是贾老夫人他们的事情。贾探春不怕自己被贾迎春带累了名声,反正她又不住在荣国府了,以后嫁人不嫁人的,也不用荣国府这些人操心。
贾迎春跑去找了王熙凤,控诉贾探春的恶毒。
“……”王熙凤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贾迎春以前踩着人家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着今天呢。
第26章 分崩离析
王熙凤自是不可能跟贾迎春一块儿说贾探春的不是,省得贾迎春以后说出去。反正她不信贾迎春会不说出去,贾迎春就有把林黛玉说的话告诉她这个嫂子,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别说什么看人不看人的。
面对贾迎春,王熙凤就是笑笑,不多说。
王熙凤自知改变不了贾迎春,这个妹妹对贾探春带有莫名的恨意。王熙凤进过这些年,没有瞧见贾探春对贾迎春多不好,倒是瞧见贾迎春多番苛责贾探春。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熙凤没有说贾迎春的不是,因为贾迎春是大房的人。她没有必要去关心二房的庶出的妹妹,没瞧见贾老夫人都不怎么关心的么,二房的王氏也不管。
王熙凤不相信这些人不知道贾迎春对贾探春所做的事情,只不过她们都没有去管。因为贾探春就在还是一个庶出的,贾老夫人会说她自己老,而二房的嫡夫人则想着贾探春又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
这种事情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过去了。
在这后院里,大多数都只管着自己,再管着自己的孩子,哪个女人会多关心别人的孩子呢。
王熙凤来荣国府这么久,也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德性的。
“三妹妹如今已经成为县主,二妹妹慎言些。”王熙凤道,“到了外头,别人可不一定说谁呢。”
外头那些人想着太后重视贾探春,必定认为贾探春好。太后在后宫那么多年,哪里可能看不出一个人的品性呢。
“也不知道她耍了什么花招。”贾迎春不屑,“若不是她进宫,换了一个人进宫,指不定也能被封为县主。”
“……”这个二妹妹是不是傻啊。
当贾迎春走后,贾琏回来之后,王熙凤就跟贾琏说了贾迎春的事情。
“她就是喜欢为难三妹妹。”贾琏也知道这一件事情,“见天地觉得她身份比三妹妹高,高是高些,却也没有人在自家多说这些的。”
贾琏是男丁,不好多说庶出的妹妹。就算他说贾迎春几句,贾迎春必定也不当一回事情。他又没有经常在后院待着,哪里能阻止得了贾迎春做这些事情。
“如今这样倒也好,三妹妹成了县主,搬了出去。大嫂子也搬出去,那么这府里的人便少了不少。”王熙凤道,二房那般分了家,贾宝玉和贾政夫妻在荣国府,唉,主要还是这几个人。
“他们几个倒是花不了什么去的。”贾琏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孤儿寡母的深居浅出,用的银钱也少,哪怕老太太说公中多给一些,却也不多。至于赵姨娘他们是妾室和庶出的,花的就更少了。
这些人都不敢多花银钱,也无法从宫中多拿银钱。就是贾政夫妻、贾宝玉敢,他们还能从老太太那边拿到不少好东西。
“二妹妹这般惹了三妹妹,也不知三妹妹以后会如何待她。”王熙凤不禁如此想。
“三妹妹是个聪慧之人,必定不多说。”要贾琏说这荣国府里的人,估摸着就是贾探春最为精明,“她已经成为县主,再跟二妹妹计较,有何可计较的。”
“倒也是。”王熙凤点头,贾探春搬出去之后,不用多来荣国府。
分出去的人,若是想给老太太他们请安,一个月最多来两次,初一十五。还不见得来两次呢,各家过各家的,还是得看各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