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之外星劳务工+番外(83)

作者:鱼生的爱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几天前,入驻上山、红星、大楼这三个生产队的卫生员申调到县医院后,现在这个50多平方三居室诊所就理所当然由闫建华接管。三居室的诊所一间看病专用,一间是药房,还有一间小卧室。

诊所里除了去公社卫生所领取一些基本的医疗药剂外,给社员们开的药大部分都是闫建华从山林里面采摘。

药大部分都需要阴干,闫建华就让大哥帮忙靠墙搭了一个三面通风草棚,再用竹子搭了几个架子,用来放簸箕晾晒草药,架子昨天已经搭建好了。

闫建华边翻晒着簸箕里面的草药边想,这两天进山林里面采一点草药回来补充,顺便写信问一下小满要不要一起去。

“建华在晒药。”

“诶。”闫建华抬头看到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怀里抱着一个3岁多女孩子走过来。

“风寒感冒,我给他拾两副草药,再回多喝点水。”闫建华看着坐在青年怀里面的女孩子不紧不慢地说道。

小女孩含着手指,神色焉焉的,睁着两颗大大的眼睛看着医生哥哥,她喜欢这个长得漂亮的哥哥,可是漂亮哥哥好像不喜欢她,会开苦苦的药给她喝。

“没事就好,你林嫂可担心了,看到树娃连鸡蛋都不想吃,就让我赶紧抱来看看。”听到自家娃没事,张林眉眼间轻松很多。

“感冒暂时不能吃鸡蛋,做一点青菜希饭,或者青菜面糊糊好消化点的吃食。”闫建华看到张林对女娃看重,板着的脸露出一丝笑容。

这时有两个妇女走进诊所,其中一个50多岁老妇女撇了撇嘴插话道:“感冒过几天就好,女娃子那有真金贵。”

“我家娃子就金贵,咋滴。”张林横了那老妇女一眼,嗤之以鼻继续说道。“家珍婶,听说你家老儿子(小儿子)的婆娘前两天又生了一个‘死胎’,所以说做人呐还是得积福。”

小树是张林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孩子,他和他婆娘都挺是希罕(喜欢)的。心想,女娃咋啦(为什么不好)?女娃也能有大出息,瞧瞧曾经穷哈哈的红星生产队那日子现在过得多美(很好),还不是因为他们生产队有一个金疙瘩福娃娃小队长,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乡亲们那个不羡慕红星生产队。

第84章做人要惜福

金疙瘩这个词听说还是县里面当官大领导给起的。

“呸,你这个小兔崽子说谁不积福?”陈家珍恼羞成怒向张林扑去,张林这个兔崽子的话正好踩到她的痛处,她家有7个孙女却只有1个孙子。

养赔钱货干啥?让她们吃光家底?赔钱货就该生来就丢茅坑里溺死。

“如果不是看病就出去。”闫建华面无表情地对那50多岁的妇女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种重男轻女的老女人一个生产队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他虽然不喜,但也不会生气,对无关重要的人生气是一种浪费。

另外一位40多岁的妇女眼瞟着张林父女深以为然,赔钱货有啥好希罕的,不过她可不像陈家珍那老货似的不会看眼神,口无摭栏到处得罪人,看到闫建华那小子发寒的脸色,她忙拉住发怒的陈家珍那老货,眯着三角笑呵呵打着圆场,“陈大姐别恼,现在可是讲究男发平等,男娃跟女娃一样金贵。”

……

张林父女和两个妇女离开半个小时不到,两个男社员用板车拉来了一个砸伤脚的青年。

“嗷...嗷......”青年此刻正痛得嗷嗷大叫,受伤的脚用一条毛巾包扎着,血已经把毛巾染红,滴落到板车上形成一滩碗口大的血迹。

这三人同闫建华一个生产队,砸伤脚的闫有新是二哥的玩伴兼发小,另外俩人是他父亲和哥哥。

“华娃娃,我的脚是不是断了。”闫有新斜靠在板车上,眼框发红可怜兮兮地问道。

正在查看伤脚的闫建华一听到华娃娃这个花号就脸色发黑,小时候因为长得白晳好看,在5岁前玩过家家游戏,经常被这群口花花的家伙抢来当女儿,华娃娃顾名思义就是漂亮的小闺女。

“别慌,我看看。”说着就伸出双手“用力”捏了捏、“压了压”受伤的脚。

听到闫有新直嗷嗷叫唤,他心里就賊舒爽,面上却一脸关切的安慰仔细叮嘱道:“没事,只是有点轻微的骨裂,不是很严重,等下开点强筋健骨、活血化瘀的药服用,不过回家要卧床休息一个星期,下地后不能长时间走路,走路时要拄拐......”

艾玛,没有想到平时闷不哼声的华娃娃如此关心自己,闫有新被深深地感动了,嗷.....就是太痛了。

针灸止血。

清洗伤口。

上药、包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建华,说说你跟红星生产队的小队长是咋处上对象的?”闫有林这个当哥的看到自家弟弟没事,就有心情调笑起这个长得像大闺女似的好运的家伙。

旁边的父子两也把一旁也竖起耳朵听,他们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奇。

“......”八卦是一种病,得治。

不过自从社员们知道他跟小满处对象,类似的问题一天总会遇到好几次,闫建华已经从赧然到面不改色。

把闫有新这嘴欠的家伙止血包扎送走后,又断断续续看了几个病人,其中有一个已经癌症晚期的病人,这种病连医院没有治,更何况是他这种新手医者,他只能安慰性开一点止痛草药给病人用。

晚上闫建华喝罢汤后,像往常一样,带上笔记本去草房子跟老师学习医术,把白天遇到病人的症状和自己所开的药方汇报给老师听,让老师帮忙查看自己有没有诊断错误需要补缺的地方。

一般来诊所里面看病的社员几乎都是像感冒发烧、肌肉拉伤这些小病小痛之类,这些小病症现在已经难不到闫建华。至于说是几乎,并不是说社员没有生大病,而是因为乡下人没有那么金贵,小伤小痛捱捱就过了,没有看病吃药的习惯。捱不了严重的病闫建华现在也医治不了,没有那个医术,也没有那个医疗环境、设备和药物,这种情况社员都是把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华儿,你的天赋留在这里可惜了。”陈敏芝看着眼前这个敏而好学的弟子惋惜道。学医并不是只学习病理、药理、诊断、背背药方就行,最主要要有大量的临床学习经验。

在生产队这种小地方,疑难杂症一年遇到10例都算是多的了,再说了就算遇到病症也没有用,缺乏药剂不能开方下药也是白搭。

身为老师,他不忍心小弟子的医学天赋在这这乡下地方慢慢消磨掉。

“华儿,你再跟我学习两年,顺便把高中毕业拿到手,等时局好一点,再想办法去你花师兄那里实习。”患难见真情。对了这个闫建华这个小弟子,陈敏芝是真心疼惜,处处为他考虑。

“......”闫建华默了,自从老师病好后,这个问题他已经不止提过一次,如果是以前闫建华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但是自从跟小满关系订下后,他开始迷茫了,如果真的要去津市学习,小满怎么办?

房屋的图纸已经确定下来,第二天的上工早会上,刘家成拿着图纸跟社员们正式宣布,红星生产队要在杨子坪统一规划宅基地,统一盖新房子,还是小二层的洋楼时,社员们都沸腾起来。

小部分消息灵通的社员,因为心里面有准备,听到刘家成的话,虽然高兴但还算镇定。

有些红砖出窑后就想马上盖新房子的队员们,被小满队长和刘支书阻止盖房后就耿耿于怀,只是迫于小满队长的“凶名”,表面上不敢有怨言,背地里可是嘟囔了不少他们的坏话,如今听了刘支书了话,也从开始的耳红面赤到欣喜若狂。

之前因为房屋图纸还没有出来,需要保密的原因,大部分社员还是第一次这个消息,这些社员听到刘家成的话,一个个都乐得手舞足蹈跟身旁的人确认:

“老大,你刚才听到刘支书说啥啦?快跟我说说。”

“爹,你没有听错,刘支书说盖房子,盖洋楼,咱们家可以盖新房子了。”

“二焦,刘支书说要帮我们盖新房子,是不是真的?”

“想得到美,不是生产队帮咱们盖房子,而是一家出一个人一起合伙盖,用到的材料、砖钱都要自家出,没有钱的人家可以年底分红再扣,如果你家人口少可以盖一层,以后再续盖二楼也行,李明叔、你家不想盖也行,这个是自愿的,反正我家肯定是要盖的。”这位二焦同志显然就是属于消息灵通型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