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今上的亲姑姑,大长公主自然是要有些特权的,比如在寿宴的时候,大长公主的位置就在元洪帝的御案旁,比李贵妃坐得位置还要更靠前一些。
元洪帝对这个亲姑姑也极为尊敬,不时吩咐侍奉的人从自己的御案上挑选果品赐给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一向慵懒散漫惯了,并不是很喜欢参加宫里的宴会,如今听着众人谈论的诸多话题,大长公主一点兴趣没有,只想早点回到府里躺在自己的软塌上看话本。
正当大长公主百无聊赖等着宴会结束之时,就听参加宴会的宗亲们提起了最近粮价大涨的事。
元洪帝自年前生病以来,身子一直不是太好,对于朝廷事务是能拖则拖,如今听到宗亲们抱怨此事,他便转头看向太子,“最近京城的粮价还是涨的厉害吗?”
赵忱站起来应道:“回父皇的话,确实如此。”
元洪帝皱眉道:“江南那边虽是有些歉收,可是京城周围却并未发生大旱,粮价如何会涨的这么厉害。去查一查京城哄价最厉害的几个粮商,一定要把粮价降下来。”
赵忱犹豫了一下,没有马上应答。
元洪帝皱眉看了他一眼,“太子还有话说?”
赵忱这才道:“不敢欺瞒父皇,那几个粮商背后操控的人正是三弟。儿臣之前曾上了一本折子,专门说及此事,可是听父皇的这番话,好像并未收到类似的折子。”
元洪帝的目光便看向三皇子。
三皇子赶紧叫冤,“冤枉啊父皇,儿臣没有做过此事,不知是太子从哪听来的谣言!”
六皇子也站出来道:“父皇,儿臣可以作证,三哥他并未涉及此事。之前他还为了修缮府邸的事,找儿臣借了些银子。若背后操控粮价的人真是他,他如何会连这点银子都没有?”
眼见两人联合起来辩解此事,赵忱不由冷哼一声,“焉知不是他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找人借钱。”
三皇子道:“太子,我敬你是大哥,可是你这个做大哥的不能诬陷小弟啊!”
赵忱正要开口,元洪帝忽然道:“够了,都给我住口。”最后一个字落下,元洪帝忍不住咳嗽起来。
李贵妃赶紧上前几步,倒茶递水抚背,一连串动作做得熟练无比,倒让大长公主插不下手去。后者只好对三个兄弟道:“好了,你们先不要争执了,都坐下再说。”
元洪帝咳了好一阵方才缓过来,却又叹了口气,“既然如此,这事太子就不要插手了。”免得伤了兄弟情分。
赵忱一点不意外这个结果,不过还是问了一句,“那父皇准备让谁办理这件事?”
元洪帝沉吟了一下,暂时却并未想到合适的人选。
一旁的大长公主忽然插了一句,“我倒有一个人选,资历倒在其次,不过品行却是没得说。”
大长公主甚少插手政事,难得说话一次,元洪帝便问道,“此人是谁?”
“就是那位沈状元。”大长公主把林溪名下的那家书坊所售粮食分毫未涨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在宴席上一直落落寡欢的长宁公主闻听沈状元三字,脸上终于流露了些许专注的神情,但是落后听到沈状元的那位夫人如何售卖粮食,脸上却又有了种复杂的神情。
元洪帝听了以后,却是连说好几个好字,“朕记得这位沈状元现在应该是在翰林院吧!”
赵忱道:“是,他现在是从六品的修撰。”
元洪帝看了太子一眼,想到沈默与太子的那层关系,不由停顿了一下,“不过调查粮价这事,他终归太年轻了一些。这样吧,改天朕得空见他一面,好好提拔一下他。”末后一句话却是对大长公主说的。
于是过得几天,沈默正在翰林院查阅资料,就听人说有个太监奉了圣谕过来找他。
太监是元洪帝跟前的第二等红人刘公公,他见到沈默便笑道:“沈修撰,圣上要见你,跟咱家去吧!”
沈默不知道所为何事,但看刘公公的态度觉得应该不是坏事。
从翰林院进入皇宫,刘公公直接把他领到了元洪帝处理日常事务的御书房。
元洪帝处理了一会儿奏折,觉得心口有些发慌,正在喝御茶房呈上来的参汤,听见下面人回禀,便叫人进来。
沈默听元洪帝说及书坊的事,才知道叫他来的原因。
“此事微臣不敢领功,书坊售卖粮食的事完全是臣妻做主。”
元洪帝听了来龙去脉,笑道:“难得你夫人深明大义,这样吧,朕赏她一个五品的诰命夫人,也算是朕的一番嘉奖。”
沈默便替林溪谢恩。
元洪帝正要说话,忽然咳嗽了起来,等咳嗽过后,他却没了精神,与沈默说了几句话,便叫太监送他离开了。
林溪是等到傍晚沈默回来,才知道此事的。她没想到书坊售卖粮食的事,竟然能传到元洪帝耳边。不过对于能得诰命夫人一事,林溪还是非常开心的,沈默现在的品级才是从六品,而诰命夫人却是要等到官员升任到正六品以后,才能请旨替妻子请来同品级的诰命。
更何况元洪帝赐林溪的还是五品诰命,比沈默的品级还要高出一大级。
林溪高兴完便问沈默,“除了赐我诰命夫人,圣上还说了什么?”
沈默知道林溪在问什么,“这事的功劳本来就不在我,能得一个诰命夫人,我已经很知足了。”
林溪道:“我觉得,圣上应该对你还有赏赐,不然我们打个赌?”
林溪猜的一点没错,赐给林溪的诰命夫人谕旨下来后不久,沈默便被元洪帝亲自下旨,着他兼任内阁侍读。
内阁侍读的品级为正六品,认真的来讲,沈默这算是升官了,而且还算是沾得夫人的光。沈默想起昨天晚上,林溪一定要拉着他打赌的情形,嘴边不由露出了一丝微笑。
传旨的太监走后,张又新便和其他人围着沈默叫他请客,只有崔晗冷冷扫了他们一眼,转过身走了。
沈默知道这一次请客不能免,不过当有人提议去他家里时,便道:“舍下地方不大,内人又怀了身孕,还是到丰乐楼去吧。”
有人揶揄道:“看在沈修撰这么疼夫人的份上,我们只好勉为其难了。不过丰乐楼哪及得上春风楼,就去春风楼。”
沈默与长宁公主两次见面都是在春风楼,他不是很愿意再踏足那里,可是众人知道他家底颇丰,便都嚷着要他到春风楼请客。
沈默无法,只得依从了他们。不过临走时,却让人给林溪捎了个口信,说他晚点回来。
第114章
林溪听说此事后, 便对来人说:“回去告诉夫君, 让他少喝点酒,早点回来。”
林溪自己一个人用完晚饭以后,便扶着丁香在院子里散步。她现在的肚子已经八个月, 再过一个来月就要生了。这段时间,林溪每天都要在饭后进行散步,以便将来生产的时候能少受些罪。
林溪现在强迫自己不去想生产有多痛这件事, 而是尽可能的多散步, 少进补。
十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凉了,桂香等林溪走了会儿便道:“奶奶回房休息会儿吧,天色不早了。”
林溪知道她担心自己受凉,她自己也有些放心不下外出未归的沈默,便道:“那就先回屋吧!”
从外面寒凉的夜里进到屋子,玉娘就迎了上来,“表姐回来的正好, 我刚给未出世的外甥做了件小棉袄, 表姐看看大小如何?”自从玉娘在沈宅这边住下后, 便按林溪的意思改口称她为表姐。
林溪道:“这么晚了,你还做这针线做什么?不能仗着年纪小, 就不爱惜眼睛。”
玉娘腼腆的笑了一下:“我知道了, 以后白天做就是了。”
林溪见她听得进去, 便拿起她做的小棉袄, 先赞了一下, “玉娘就是聪慧, 光看桂香做了一遍,就学会了。不过孩子刚出世的时候还穿不着棉袄,里边穿件小单衣裹层被子就是了。这棉袄要等到百天以后才用的着,暂时还不着急做。”
玉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我也是看桂香姐姐她们一直在忙,想着自己闲着也是闲着。”
林溪知道她寄人篱下,心里肯定会有些不安,但是却不愿她这样一直讨好自己,便笑道:“这些衣裳有桂香和双燕做就是了,你要是有空,不妨学着给自己做身衣裳,我那里还收着好多布匹,放着也是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