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这两个女人没说几句话就掐了起来,长宁公主看热闹正看得出神,就被贴身侍女轻轻拉了拉袖子。长宁公主便出来打了个圆场,安顿傅六姑娘坐下,便找了个机会从宴会上抽出身来。
“怎么,出什么事了?”长宁公主问道,侍女们都知道她的脾气,没什么要事的话,是不会扫她的兴的。
侍女低声禀道:“公主,虚昙和尚那边出事了。他的贴身财物被人偷得精光,虚昙和尚派人送信说,公主送他的那颗夜明珠也在其内。”
长宁公主听到这里,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好好的,虚昙那里怎么会招了贼?”又问侍女,“这事没有报官吧?”若是真的追查到了那些被偷财物的下落,尤其是那颗她送给虚昙的夜明珠,她和虚昙两人的私情也就瞒不住了。现在长宁公主只希望那盗贼拿了这些财物以后走的远远的,再也不要回来。
侍女道:“没有,虚昙叫人送信只是想请公主示下,看看这事如何善后。”
长宁公主自从相中了沈默以后,就看不上虚昙了,如今自己送给他的财物被盗,长宁公主对虚昙越发不满,不耐烦道:“算他没蠢到家,派人告诉他,就说以后没什么要事就别派人过来了,好好的做他的和尚。”
侍女会意,知道长宁公主大抵是厌弃了虚昙,回头就派人把这些话原封不动的告诉给了虚昙和尚。
好好的突然出了这事,长宁公主便没了什么心情主持这榴花宴,加上她最想见的那个沈夫人也没来,长宁公主喝了几杯酒便离席了。
长宁公主性格喜怒不定,众人早都已经习惯。如今她离席而去,众人反倒都自在了一些,比她在时倒还热闹几分。
行酒令的时候,谢菲菲便找着机会,非要与傅六姑娘切磋一番。傅六姑娘在家也是饱读诗书,自然也不惧她。结果,也许是谢菲菲太过浮躁的缘故,最先败下阵来,倒让傅六姑娘借此机会扬了名。
谢菲菲原本是想压她一头,出出心中的恶气,没想到却给了对方扬名的机会,气得不行,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清平郡主拉住了。
榴花宴上发生的这些事,在家里养胎的林溪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她也没闲着,林二老爷那边终于派来了两个有经验的管事。这两个管事都是从福州来的,林二老爷写信给他那个朋友黄通的时候,无意间提了一下他这个侄女的夫婿刚中了解元,如今想要组建商队,问他要两个人手。黄通不仅是一个经商好手,眼光也放得比较长远。
他知道林二老爷的侄女婿是解元后,自然动了结交的念头,说不准对方有一天还能派到福州这边为官,就算不在福州这边做官,将来也有用的上对方的机会,因此他精挑细选了半天,终于挑了两个既老成又精明的管事。
只是由于其中一个管事替他去浙东办了点事,所以不免耽误了许久,到如今才把人送了过来。
第103章
两位管事一位姓陈, 一位姓黄。陈管事三十来岁,看着就很精明强干, 黄管事年纪要大一些, 长着一副忠厚样,但是却有一手打算盘的绝技。
林溪问过他们的话以后,就知道这是两个难得的管事, 同时觉得把这两人都安排到商队里有些浪费,便问他们两人意见, “除去商队外, 我还准备在京城开家书坊, 你们二人谁愿意留在京城帮我打理书坊?”
两位管事只说一切听从二奶奶安排。
林溪想了想,黄管事年纪更大,不好让他在外奔波劳累,而且他算账的功夫极好, 比较适合留下来在书坊帮忙。
于是她就把这事定了下来,过后便派黄管事张罗书坊那边的事。
原来租下的那间店铺,连人带绸缎都已搬走, 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店铺和后面的小院。
黄管事之前也曾替黄家料理过书坊书肆之类的产业, 上手极快, 林溪拨给他充足的银钱后,几天的功夫, 他就把书坊弄得像模像样了, 还请了几个技术熟练的印刷师傅。
林溪坐着马车去看过, 觉得里里外外都很符合她的要求, 便把黄管事大大的夸赞了一番。
黄管事笑道:“不敢当二奶奶的夸奖,这些都是小事。倒是有件事请二奶奶的示下,不知您开的这家书坊以后主要卖什么样的书籍?”
林溪知道他是在问书坊将来的经营方向,这个她早已想好,便道:“我打算开一家以话本为主的书坊,当然也卖一些文集和诗集,这样便做到雅俗共赏。”
话本,黄管事没料到林溪竟然想开一家主卖话本的书坊,他沉吟道:“二奶奶,有句话我不知当说不当说?”
林溪道:“你想说什么就尽管说。”
黄管事还没摸透新东家的性子,犹豫了一会儿,方斟酌着言辞道:“话本这东西,要想卖得好,不是件易事。写得好的话本,一是难得,二是就是手里有一两个写得不错的话本,可是只要卖得好,别家肯定会争相印刷,到时还是挣不了多少银子。”
林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对于这事,我自有打算。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是你先替我把书坊张罗起来。然后过几天,你再帮我在店外贴一张告示,告示上写明花重金收取新奇的话本。若是有人过来投话本,你记着一定要带回来给我看。”
黄管事猜到林溪大概是想为书房寻一两位话本写的比较好的作者,他还想有心再劝几句,不过看林溪下定决心的样子,还是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林溪如何不知道他的想法,不过她心里早有成算,如今单只等那位引得大长公主看重的话本作者辛世卿出现。
辛世卿其实早在顾文轩中举之前就开始尝试写话本,只是没有一家书坊肯收他这个新人写的话本,所以后来才穷困潦倒病倒在顾文轩名下的那家书坊前。
如今她在顾文轩中举前开办这样一家书坊,为的就是提前找到对方。只要辛世卿看到那张告示,多半会来书坊这边投书自荐。只要他肯来,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城南的一家旧宅院内,林溪要找的辛世卿就住在东边的一间厢房里。
如今时值初夏,天气暖和得很,不用再受冻手之苦的辛世卿正在桌前下笔如飞,不到一会儿,便写好了满满两张草纸。辛世卿换过一张草纸,正提起笔欲写下文,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辛世卿本待不予理会,他搬过来这么些天,院子里时常有些争吵,不是妇人们为了一点小事互骂就是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吵闹,所以辛世卿对这阵嘈杂声根本没放在心上。
可是没过一会儿,院子里的嘈杂声就被一种喊冤的声音所取代。
辛世卿察觉有异,这才放下笔,推门欲看个究竟。
两扇木门一开,辛世卿便看到了两个顺天府衙门的人正按着隔壁住着的庞三不让他动弹,还有两个衙役在庞三住的那间西屋翻找个不停。
辛世卿租住的这家宅院一共住了七八户人家,如今顺天府的人一来,几户人家都龟缩在屋子里不出,辛世卿这一出现,两个按着庞三的衙役立时朝他看来,“你是庞三什么人?”
辛世卿虽屡试不第,但好歹见识过一些场面,当下并不怎么慌乱,拱了拱手道:“两位差爷有礼,鄙人姓辛,前日刚从城北搬过来,与庞三并无什么关系。”
两个衙役听他说话斯文,是个读书人,脸上方才和缓一些,“这庞三是个惯偷,前日竟敢偷到张大人的身上,如今我们大人要拿他问案,你既然不是庞三的什么人,就请回避。”
辛世卿还没说话,两个在西屋翻找不停的衙役终于有了发现,“找到了,这东西还真是个惯偷,藏了这么多财物。”
辛世卿出于好奇瞟了一眼,眼睛立时被一堆金银珠宝晃花了眼。
赃物被查到,四个衙役也不再多留,直接押着庞三去了顺天府衙门。
庞三在东西没找着时还喊冤个不停,可是真到了顺天府衙门,立马就被吓破了胆,不仅承认了那堆财物是他所偷,还说出了失主。
其中有个失主不是别人,正是法华寺的虚昙和尚。
长宁公主听闻偷取虚昙财物的盗贼被顺天府衙门抓住以后,立时坐不住了,当下便吩咐人去打听消息。
下人们去后,长宁公主越想越后悔,当初自己就不该贪图虚昙的美色与他扯在一起,还送了那颗罕见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