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之间哪里有什么办法?
三个人正在争论,就有学员传话说,门诊上有人找吴小芬。
吴小芬想借此机会摆脱张荣母女,立刻装出很忙的样子,就往门诊上跑,没想到张荣母女跟牛皮糖一样也紧紧跟上了她。
来的还真是熟人,就是吴小芬曾经提过的吴兰成。吴兰成是吴小芬的堂叔,当初吴小芬在靠山屯卫生所当护士,没有少受到这个堂叔的关照,所以一见到吴兰成,吴小芬就很亲热的跟他打招呼。
“堂叔啊,我真没有想到是你来了,我这一次过来代课,时间比较紧张,我一直说去靠山屯看你,结果也没有抽出时间来,”吴小芬很热情的说着。
吴兰成的外表很普通,花白头发,黧黑脸庞,一副常年操劳的模样,在说话之前,他先把手里拿着的烟袋锅子在地上磕到了两下,这才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小姑娘,
“咱们都是吴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这一次来找你是有事让你帮忙,”
“这是大丫,你大松哥的孩子,这孩子本来好好的,就从十多天以前,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突然就不开口说话了,你们得给他看看,到底是得了病还是撞了什么怪东西?”
大松是吴兰成的长子,是个比较倒霉的人,结婚不久就出了事故,年纪轻轻丧了命,他一死老婆就跑了,只留下了大丫儿,由吴兰成这个当爷爷的一直带大。
听说是看病,吴小芬明显松了一口气,把吴兰成祖孙两个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就开始为大丫做检查。
吴小芬是护士不假,不过这些年她在护士学校里也没有白混,还是学到了一点真本事,一番检查下来吴小芬发现大丫的发声系统都完好无损,而且在事情发生的前后,也没有听说大丫受了什么伤。
“大丫得的可能是功能性失语,这种病一般都是受了什么刺激才会出现呢,你仔细想一想,在那段时间前后,大丫可是遇上了什么事儿?”吴小芬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吴兰成开始仔细回忆起来,“那段时间过年,家里边事情多的很,我倒没怎么注意过大y,不过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想起来,大丫自从去了一趟后山,回来就再也不肯说话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核
吴小芬自以为抓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就笑眯眯的问大丫,“大丫别怕,你爷爷说的那天,你去后山上看到了什么?”
大丫有些惊慌的抬头看着吴小芬一眼,伸手胡乱比划了一阵。
吴兰成看的一脸懵懂,挠了挠头对吴小芬说,“糟了,这孩子没上过扫盲班,现在不说话了,她又不会写字儿,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儿她是说不清楚的。”
吴小芬看到吴兰成祖孙两紧张的神态,赶紧一笑安慰他们说,“叔,大丫你们不要紧张,我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就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诱发大丫这个病,就算是不知道也不影响给她治病,现在有好多开嗓的药,只要用了很快就会有效的。”
“只是失音是个慢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治好的,我建议让大丫留在我这儿,我慢慢给她治着病,等把大丫治好了,我再把她送回靠山屯儿。”
马上就要开始春耕,地里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吴兰成听到吴小芬这样说,感到十分欣慰,又对她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这才留下大丫儿,自己回了靠山屯儿。
吴兰成不知道的是,吴晓芬留下大丫,可并不是单纯好心要为她治病,而是她突然想起了一个赶走李春兰的办法。
这一次医院组织的培训,采用的方法是一边培训,一边淘汰,每一段时间都要进行考核,从中淘汰掉不合格的学员。
吴小芬作为代教老师,已经被指定为出题的人,她想把治疗大丫的失语症,作为这一次考核的命题交给李春兰来解决。
治疗失语症的难度可大可小,重点要看生病的人到底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失语症。
像是大丫这种受到不明刺激,连一点微弱声音都不能发出的患者,算是这一类病症中最重的类型。
西医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在治疗上一般都会采用中医中药的疗法,治疗起来很是麻烦。
不但要给予开采通窍的药物,有些甚至要疏通神志,培补元气。
吴小芬倒是听说过李春兰之前的经历,知道她是半路出家,没有什么医学基础。
如今大丫这种病,就是一些老医生遇到,也不见得能治得好,更别提李春兰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了。
只要李春兰治不好,吴小芬就有把握赶她离开,好尽快给汤小娟腾位置。
至于说会不会因此耽误自家堂侄女治病的时机,这就不在吴小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要知道,如今的吴小芬已经不是当年的吴小芬,她再也用不着吴兰成一家了。
说什么知恩图报,这种情况在吴小芬身上是不存在的。
吴小芬手脚利索,很快就给大丫办理了住院,然后又把东河医院现有的病人梳理了一遍,编了一个病人的名册跑去向院长请示,准备进行第一次考核。
吴小芬不是东河医院的正式员工,张院长本来对她采用的这种考核方式有些疑虑,认为难度过大不适合刚进入医院学习的学员们。
可是吴小芬却说,这些学员以后可是要挑大梁的,不如现在测试一下他们的能力,如果发现不合格的赶紧调换新人也来得及。
第一百七十二章 雀跃
听到吴小芬这么说,考虑到她毕竟是护士学校的老师,对待教学更有经验,院长终于答应下来,按照吴小芬提出的方式主持这次考核。
吴小芬心里很高兴,如果她的计划能顺利实行,李春兰多半是呆不下去了。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吴小芬不厌其烦,并没有采取以往考试两人或者三人一组的形式,而是一人一组。
第二天早晨,吴小芬把学校要进行考核的通知以及考核方式公布下去,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这一批选拔上来的学员,一大半儿都是被称为赤脚医生的基层医生,这些人的业务水平良莠不一。不过总体来说,都有过门诊治病的经历。
通过观察病人是否治愈来进行的考核淘汰制,有的学员认为是机会,有的则觉得难度太高,万一看不好,或者是误诊,岂不是就此失去学习的机会?
吴小芬敲了敲桌子,皱起眉头训斥大家,“安静一点,瞧你们这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大家难道对自己的水平没有一点信心吗?我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完,那就是这次考核不仅要淘汰一部分学员,”
“还要对治疗效果排在前列的学员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是现金,一共选出十名学员从高到低可以依次获得五块到三块钱的奖金,希望大家拿到排号之后,认真研究自己接手的患者,考虑一下治疗方案,并且记录下来,这要上交给教导组作为核定考核的标准。”
听说还有钱拿,学员们这才安静下来,大家也想到了,毕竟只是考核,安排给他们的病人难度不会太高,而有些病比如感冒,伤风什么的,还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自愈。
直接收这样一个病人其不是相当于老天爷白白送钱给自己?学员们这样想着,三三两两拿出小本子,准备去病房查看病人了。
兰兰分到的是一个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她很是沮丧,正在对李春兰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了一个慢性病,这种病可不容易好,吃上天药不会见效的!”
李春兰指了指自己的病例,“那也比我的强些,我这是个失语患者,简直是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
兰兰不敢相信,伸手去拿病例,“让你治疗失语,这个难度也太大了一些吧,吴老师会不会是搞错了?”
到手里一看,果然诊断一栏写的是失语症。
兰兰同情的看了看李春兰,“看来你的运气更糟,咱们别在这儿着急了,还是去看看病人吧。”
李春兰微笑着站起来,跟着兰兰一起往住院部赶过去,她其实并不慌张,甚至内心还有些隐隐的小小雀跃。
这段时间忙乱不堪,九针被她束之高阁,自从九针能力升级以后,李春兰还一次都没有看过病人呢!
这一次正好借着治疗失语症的患者,看一看九针升级后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