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我觉得十遍已经很多了呀”
雪儿立刻抬头,很用力的点着脑袋,表示认同妈妈的意见。
石景宁可不想家庭老师太过难堪,就轻轻咳嗽了一声,“萧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对于雪儿我们会再进行沟通,您还有别的问题吗”
萧老师有些悻悻然,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我知道你们家条件好有钱,不过也不能因此而惯着女儿”
肖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春兰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已经把雪儿抱在怀里逗她了。
石景宁摇了摇头,站起身道,“谢谢您了,萧老师”
站起身来,这就代表着送客,而且是必须走。
萧老师本来还打算拿出老师的架子再说两句,这下子也说不下去了。
眼看着萧老师走了,李春兰才拉着雪儿,“乖雪儿,对于这次补课有什么想法,你能对妈妈说说好吗”
雪儿点点头,爸爸很严厉,她喜欢妈妈,不过妈妈总不在身边,这让孩子多少有点压抑。
雪儿要补课,还没有吃晚饭,眼看着萧老师终于走了,保姆连忙把晚饭端了上来,石景宁和李春兰已经吃过了,也陪着大家坐下来,面前放一碗甜汤应景。
雪儿吃了一会儿饭之后,才开始说起自己的想法,
“爸爸妈妈,我想不明白萧老师为什么那么固执,虽然我只把字写了十遍,可是我也记住了,她却非得让我写一百遍”小家伙儿第一句话就在告状。
石景宁眉头一皱,本想说听老师的,可是这句话却被妻子水汪汪的眼睛一瞪,就咽了回去。
李春兰笑眯眯地考了雪儿几个字儿,发现小家伙果然记住了,“好了雪儿,我会跟老师说,让她减少你的作业量好吗”
雪儿立刻站起身来,跑到李春兰身边叭哒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妈妈真好,不过还有一件事情我得告诉你”
李春兰摸出手绢儿,一边擦着脸上的油嘴印子,一边笑着问雪儿,“是什么事情呀”
“萧老师总是打听爸爸的事儿,趁着休息的时候,她总是问爸爸喜欢吃什么喜欢干什么,喜欢什么颜色,甚至问爸爸平常都去哪里”雪儿又是一番连珠炮一样的告状。
这下子问题可严重了,保姆立刻找借口端着碗走了。
李春兰似笑非笑地看了石景宁一眼,“景宁,你知道这件事吗”
石景宁面红耳赤,“我当然不知道,你看我忙的一天到晚不沾家要是我早知道这个萧老师有别的心思,我早就把她辞退了”
李春兰笑了笑,“算你识趣儿,明天等她再过来,就把她辞退了吧”
石景宁本身就没有这些花花心思,又怕引起妻子的误会,看见妻子这么说,连忙点头答应。
第二天下午夫妻两个人回家早
,正巧看到萧老师过来补课,就把她叫到房间来,委婉的对她说,最近打算带雪儿出门,让萧老师不用再过来辅导了。
石景宁把一个信封放在桌上,推到了萧老师的面前,“萧老师,现在你就可以离开了,明天也不用再来了,这个信封里边是截止到今天的培训费,请你点一下”
萧老师很是惊讶,她看看石景宁又看看李春兰,最后似乎很肯定是李春兰做出了开除她的决定,就转向李春兰说,
“我想不明白,你作为孩子的母亲,应该是希望孩子越优秀越好,你为什么要阻碍她进步呢”
李春兰笑了笑,“你的意思是说,我不让你再教孩子了,就是阻碍她进步吗”
萧老师很是郑重的点头,“算你还有几分自知之明,我告诉你家长的溺爱对于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有严厉的要求才能让他们成长进步”
雪儿有了妈妈撑腰,已经不害怕萧老师了,她冲着萧老师做了个鬼脸儿,“我妈说会给我请更好的老师”
这可就是赤裸裸的打脸了,萧老师顿时变了脸色。
第九百五十六章 邀请
♂
雪儿话音刚落,就觉得衣袖被李春兰拽了拽。
雪儿口无遮拦说出了李春兰下一步的计划,不过这也不能怪雪儿,主要是因为萧老师平时对孩子也不太友好,严厉有余而温和不足。
眼看着萧老师变了脸色,石景宁微微一笑试图缓和气氛,“萧老师,你这段时间教育孩子还是有成绩的,给您的报酬是翻倍的,请您清点一下”
不管怎么说,是否使用家庭教师,这都是雇主的权利,如果雇主不满意,那他们随时可以解聘,这些一开始都会在合同或者是口头约定里边谈好。
偏偏这个萧老师,她一开始来石景宁家上门服务,就有些目的不纯。
而且萧老师想不通,为什么早不解聘晚不解聘,偏偏等到李春兰回来之后就解聘了她,这说明她之所以在石家干不下去了,都是因为这个李春兰。
萧老师越想越是生气,把装着钱的信封拿在手里就走,“你们这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随心所欲,你们会后悔的”
眼看着萧老师愤然离去,走到门口却还回了一下头,不知道在等什么。
石景宁愣了一下,“您请走吧,我们不会后悔的”
这一回萧老师才是真的离开了。
因为是被扫地出门的,所以不管这个萧老师说什么气愤的话,李春兰都觉得在意料之中。
夫妻两个人经过商量,又登了招聘提示,想要寻找一个有经验的教师。
处理完了雪儿的教育问题,就到了石景宁跟外商谈判,出口电风扇的时间了。
决定要进口电风扇的,是热带的一个小国家。
因为位于热带地区,所以这个地方全年高温,电风扇是家中重要的生活物资。
这个小国家的人也不富裕,所以他们对于电风扇的要求就是质量要好,当然,如果在质量好不容易坏的基础上,再加上节能省电,那就更完美了。
石景宁在谈判的时候带上了李春兰,石景宁最近察觉到李春兰有转型的想法,所以他想历练一下李春兰,这样可以使李春兰转型后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原本李春兰跟大部分人一样,只想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这是社会被动选择的结果。
然而李春兰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这使得李春兰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改变。
李春兰发现,如果按照她过去的观点,那么依附于一个单位,慢慢悠悠地看看病人,拿拿工资无疑是最舒服的选择。
可是这样一来,自己的命运也就跟单位紧紧绑在了一起。
虽然在研制秋霜一号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早就得到平反,可是李春兰还是觉得,从今往后她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李春兰曾经把这个想法对石景宁说过,那就是她留学归来可能就会脱离单位,想要单干了。
至于做什么怎么做,李春兰还没有想好,首先她还会继续从医,要不然这一身医术就浪费了。
石景宁带着李春兰再一次来到了电风扇厂的会议室,这一次会议室里的情景跟上一回大不相同。
这一次主持会议的是,石景宁刚刚指定的刘副厂长,此刻他面带微笑,正站起身来迎接石景宁。
石景宁就笑着问他,“怎么样管理工作还顺利吗”
刘副厂长原本一直是主管技术,此刻他腼腆的笑道,“厂里的福利好,职工们都很配合,无论是生产还是工作秩序,都很正常呀”
石景宁满意的点点头,在生产管控中,他摒弃了以前吃大锅饭的做法,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厂里的职工多劳多得,因此工人们干劲儿十足。
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只要多干,而且产品质量合格,拿的绩效工资和奖金就多,所以工人们都愿意多干活。
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说,也节省了管理的力度。
石景宁和刘副厂长寒喧了几句,想要进口电风扇的外商就到了。
外商叫做沙坤,他头上还蒙着头巾,可身上的上衣却又是短袖的,一身装扮花花绿绿又很不协调,不过据说这是他们的当地特色。
石景宁已经和沙坤见过面,大家在翻译的帮助下,打过招呼寒暄几句,就坐下来谈条件,准备签合同。
沙坤所在的国家是个农业国家,他的国家盛产香蕉菠萝这些热带水果,还有特产橡胶,然而他们工业相对落后,不具备生产电风扇电视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