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485)

作者:风啸烟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三个助手态度倨傲,李春兰把他们的表现都看在眼中,心里明白,这是不服自己的管教,她不动声色决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材料

“卡普先生说你们能力很强,我相信他不会说谎,不过我们未来要做的工作很复杂,为了确定你们能够胜任,在开始实验之前你们要替我做一点事情”李春兰笑容可掬,准备出题考一考这三个骄傲的家伙。

这三个人立刻精神起来,就跟骄傲的公鸡一样准备显示自己的能力。

李春兰微笑着,“我们将要制作一种抗糖尿病的药物,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因为缺乏胰岛素引起的疾病,那么除了胰岛素以外,有什么药物没有副作用,而能起到降糖的作用呢”

三个骄傲的家伙顿时骄傲不起来了,现在研究出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少,不过没有副作用的药物确实没有听说过。

“这医生,这不是咱们要研究的项目吗你现在就把这个当成问题来问我们是不是太难了一点”一个研究生忍不住反驳李春兰。

“难么项目马上就要开始,你们却对这个项目完全没有一点想法,你们觉得这合适吗”李春兰对于对方的反应不屑一顾。

能够在霍普金医学院读书,并且读到研究生这一步的学生,都非常自律,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听到李春兰这么说,这三人顿时惭愧起来,他们实在是太放松了,这就跟质问老师为什么要考超纲的题目一样,是他们要求过分了。

眼瞅着三个小家伙灰溜溜的跑去翻书找药材,李春兰摇了摇头,这个才开始查看实验室的设备,实验室的设备非常完善而且全面,简直是无可挑剔。

眼瞅着三个助手还在用功,李春兰也不等他们,直接坐下来,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调配药品。

李春兰想的是直接从源头修复胰岛,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个想法并不是不可实现的。

要知道中医讲究五行相生相克,而每一个脏器出现问题都意味着可以用它相生的脏器进行培补,而减弱克制这个脏器的功能。

按照这个思路,李春兰很快就找出来相应的药材配置出来几个药方。

这里边的药材都是中药,即便是在霍普金氏的中药房采购,也是买不到的。

而李春兰在国内采购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自己有加入霍普金实验室的机会,所以也没有给自己购药,现在有了药方,到什么地方去找中药材就成了个大问题。

按照李春兰的想法,通过石景宁从国内采购再邮寄过来是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不过缺点就是耗时太长,在那之前她想去相邻的城市看看,也许运气好就能买到需要的药材呢。

想到了这一点,李春兰就给哈普先生打了个电话,说自己需要一些原材料。

实验室是这样规定的,原材料可以使用实验室提供的也可以自己购买,毕竟很多实验者处于保密的目的,不愿意让自己的配方泄露。

哈普先生问清楚李春兰要去哪里干什么之后,立刻把相应的经费拨到了她的账户上,约定多退少补,李春兰对于经费的规定非常满意,不过她不会开车,想去附近的城市,只有搭乘火车。

李春兰计算了时间,一来一去需要两天,她把霍普金市这边的工作都安排好,就带上随身物品出发了。

国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有的家庭甚至有两三辆汽车,大家已经习惯在国内出行旅游,都开着自己的汽车,出国则乘坐飞机。

火车在国已经不是出行的首选,因此火车票很容易就能够买到,价格也不贵。

李春兰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霍普金市的小车站,这车站可真小,跟外边儿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完全不搭调。

等到上了火车,李春兰又有不同的感受,国的火车非常舒适,车厢座位宽大,甚至可以倾斜,在李春兰看来,就跟飞机上的座位也不差什么。

因为旅行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两三个小时,李春兰就给自己携带了,还有一些简单的零食,上了车之后,她才发现这些东西火车上也提供。

如此舒适的旅行条件,价格便宜又经济,按理来说应该有很多人乘坐,可是让李春兰感到非常奇怪,偌大的一节车厢只稀稀拉拉坐着七八个人,而且都是些老年人。

像李春兰这样年轻漂亮的乘客,简直是绝无仅有。

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李春兰到站下车之后,她发现目的地的车站也是狭小而简陋,完全没有一点儿摩登都市的样子。

李春兰先给自己登记了一家酒店,为了安全起见,她选择的是比较昂贵的酒店,酒店的服务设施好,当然安全设施也齐备。

登记好了酒店之后,李春兰才找到服务生,详细的询问了城市的概况,又买了一本交通图册,在上面标出几家著名的中药行,开始了她的寻找药材之旅。

跟霍普金市不同,这个城市并不是在淘金热时期崛起在铁路两边的工业城市,而是交通枢纽,所以城市的风貌还透着点儿原始的气息,道路两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上个世纪的建筑。

乘坐双层有轨电车,李春兰有一种回到了原始西部的感觉,很快她就找到了第一家中药行,让李

春兰觉得失望的是,这家中药行门面虽然带有东方特色,里边的药材却跟霍普金市的一样,陈旧而腐朽。

倒是中药行旁边的小馆子可圈可点,不知道里面卖的是什么,不过散发出来的味道却是香甜而诱人食欲的,李春兰觉得好奇,干脆在小馆子里面坐下来,点了一份具有当地特色的餐点。

这个餐点很有意思,是用南瓜熬煮成粥状,吃的时候配着抹上肉酱的玉米面软饼,倒也别有风味儿。

这种东西李春兰只吃了一份儿就饱了,不过反观当地的那些壮汉,他们竟然要的都是两人份儿,吃饭的碗看起来跟小桶一样,这也让李春兰明白了,为什么当地人都长得那么膀大腰圆,有着魁梧的身形。

吃过饭之后,李春兰看了看地图册,决定去一家名叫做仁记的大中药房碰碰运气。

旅游地图册侧上边儿专门宣传了这家仁记中药房,说是里边儿能够提供古老而有效的神奇东方疗法。

第九百三十七章 同行

又乘坐了好几站的电车,李春兰才到达仁记大药房,现在已经是早春时节,这个仁记大药房门口竟然种着很罕见的玉兰树。

玉兰树开着紫色的花朵,硕大而华美,有好几个当地人举着相机在树下拍照,他们笑容可掬,看样子很喜欢玉兰花。

仁记大药房的门脸儿装修的很有特色,跟古代的宫殿一样红墙碧瓦,富有东方气息。

不知道这个大药房里边儿坐堂的医生医术到底怎样光是看他们的门脸儿,就觉得这些人至少还心怀故国,李春兰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这才点点头,迈步走进了仁记大药房。

出乎李春兰的意料,这个仁记大药房不同于其他大药房那么冷冷清清,里面竟然有很多候诊的病人,这些病人里面不但有黑发黑眼的同胞,更多的却是金发碧眼的当地人。

李春兰对于这个仁记大药房的坐堂医生十分佩服,要知道现在的外国人对于中医的接受度很低,想来这家伙有几分真本事,这才硬生生的在异乡开拓出如今红红火火的局面。

药房的药师都是穿着旗袍儿的东方美女,李春兰把自己采购的清单递过去,那药师看了之后,打开药柜,一一为李春兰配齐了。

李春兰仔细查看药物,发现每一种药都能对得上,而且这些药材都还算新鲜。

能在异国他乡把这些药都采购齐全,这是李春兰所没有想到的,她对于这家仁记大药房的老板也越发感兴趣,想了想干脆挂了一个号,想会一会这位坐堂医生。

李春兰前边儿排了好几个人,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轮到了李春兰。推开诊室的门,李春兰总算是见到了这位神秘人物的真面目,这个男人已经三十多岁,眉宇间透着儒雅自信,相貌平和温良。

李春兰看了一下坐堂医生的胸牌,她的胸牌上赫然标着一个周字。

周医生显然是见多识广,看到李春兰之后就微笑起来,说能看到这么一位漂亮年轻的同胞过来看病,实在是太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