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444)

作者:风啸烟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石景宁跟胡铁男深谈了一次,胡铁男以卓越的口才和非凡的销售才能,揽下了石景宁电视机厂经销商一职。

双方签订了合约之后都感觉到十分满意,对于石景宁来说,胡铁男是他冲出京城走向全国的一只触角,胡铁男将帮着他把彩色电视机推向全国。

对于胡铁男来说,石景宁的彩色电视机,则帮着他完成从一个地区经销商全国经销商的转变,站位一下子高了一大截,这让胡铁男很是自豪。

要知道站位越高意味着眼界越高,眼界越高意味着思路会更加宽广,石景宁和胡铁男都对这种合作非常满意。

胡铁男还是很有销售才能的,经他的运作之后,石景宁的彩色电视机销路不错,胡铁男也赚到了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有更多有门道有眼界的经销商,都看中了石景宁这款产品,纷纷伸出橄榄枝想

跟石景宁合作。

至此石景宁的电视机厂从生产到销售,终于步入正轨。

在石景宁的彩色电视机投产的第三个月,石景宁还清了贷款,有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他又向国方面订购了两条流水线,到了这一年的年底,石景宁的彩色电视机,就成了国内销量最大的电视机。

他的电视机在各个商场都供不应求,经常有人等在柜台前面,询问下一批电视什么时候才能供货,他们要预定云云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石景宁的固定资产实现了飞跃,他终于从小零售商成长为大企业家,有了足以跟国营大厂竞争的底蕴和资本。

石景宁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让李春兰感到格外高兴,她觉得这一年自己夫妻二人固然辛苦,不过比起石景宁的成就来说,这点儿辛苦真的不算什么。

第八百六十二章 噩梦

有了钱之后,人的眼界和想法都不一样了,石景宁也是如此。

尤其因为进货的缘故,石景宁不止一次出国参观过,看到国外厂家的生产模式和运营模式,使景宁感觉到自己的国家在这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石景宁不由得把目光投向更加深远的地方。

为了专心生产,石景宁向组织上提出辞职,他需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电视机厂去。

在石景宁的计划中,在不远的未来,他还将开办一个农用和家用车辆机械厂。

除了车辆以外,像是洗衣机,冰箱,包括空调也完全可以实现国产。

如果这些常用的电器都能实现国产,既避免了大家的积蓄流往国外,还能拉动相关的产业链,包括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

石景宁的领导接到他的辞呈,非常舍不得放石景宁离开,石景宁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到单位的时间不长,却已经把单位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领导跟石景宁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然而石景宁去意已决,他知道自己目前的职位非常的有前途,不过他志不在此,一心不能二用,所以石景宁决定辞职。

眼看着留不住石景宁了,领导也是个爽快人儿,干脆就大大方方放他离开,并且积极运作,帮着石景宁争取到商业方面的联盟协会主席一职。

要知道行行业业都有各自的规矩,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商业联盟协会主席,就代表着在这一行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可以代表这些企业家与高层直接对话。

对于这个安排,石景宁欣然接受。

这个时候,原本开在石家前院儿的电器代理商行,被石景宁并入电视机厂的销售部。

现在电器商行中主营石景宁生产的彩电,他所代理的国外品牌成了陪衬。

走到如今这一步,石景宁已经彻底转型,他从一个中小商户变成了一个大企业家。

而当初就来到石家为珊珊治病的李东宝夫妻,看到养女女婿发达起来,就起了投奔他们的心思,毕竟京城可比省城繁华多了,留在这里,无论是他们自己生活,还是对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有好处。

李春兰原本是不同意的,因为李东宝老是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

后来还是曹婶儿向李春兰保证,她肯定会看好李东宝,不让他再给大家惹是生非,李春兰才同意他们留下来。

李东宝夫妻在省城做买卖赚了一些钱,眼看着李春兰同意他们留下,这夫妻两个就回到省城,把那里的房子和商铺全部卖掉,然后在京城重新买房。

京城的房子跟省城比起来算得上是寸土寸金,李东宝夫妻手里那点钱只够买两间小平房,好在这两个人都是吃过苦的,他们也不怕房子简陋寒碜,买下来之后简单的粉刷,配置家具之后就搬了进去。

只是这样一来,李爷爷就没了地方住,李春兰大方地伸出援手,请李爷爷去自己的四合院儿居住,老人家开始说什么也不去,还是李春兰再三要求,李爷爷才勉勉强强地搬了过来。

在李春兰原本的计划中,不管李东宝是不是她的亲生父亲,她都会给李家父子养老。

之所以现在没有包办李东宝的一切,是因为李东宝这人有些掂不清轻重,总是在关键时候犯起糊涂来,所以李春兰希望能让李东宝多历练一些。

尽管如此,在李东宝夫妻租用门面想开餐馆的时候,李春兰还是大方的伸出援手,帮着李东宝夫妻代付了两年的租金。

只要李东宝勤勤恳恳,不再冒出一些怪念头,李春兰还是很乐意给这个养父帮忙的。

李东宝夫妻的小餐馆顺利开张了。他们选择的地段很不错,那地段环境说不上很好,不过人口确实很多,以外地过来打工的人员为主。

这些人口味儿并不刁钻,对于饭菜的要求就是经济实惠管饱。

曹婶儿开了这么多年饭馆儿,最擅长的就是把便宜的原材料做出山珍海味的味道。

再加上曹婶是从西北过来的,那个地方流行的饮食都是量大,远非当地华而不实的小吃可比。

这些顾客哪里见过这样的手段,既能吃得饱还能吃得香,这简直是人生巅峰呀。

所以曹婶儿和李东宝的小饭馆儿一开张,生意就爆满,两口子拼死拼活忙了一个月,算下来净利润竟然有五六百块,这可把他们夫妻吓坏了。

要不然说大家伙为什么都拼命往大城市里边挤呢,在大城市里边只要人勤快,再花点儿心思琢磨总是能挣到钱的。

李东宝凭自己的本事挣到了钱,也就不再动歪心思,不去骚扰石景宁和李春兰,而是专心致志的经营起了小饭馆。

李春兰看到这样的情形才放心,正好李爷爷在家里住着,她就大大方方把李东宝的两个孩子都接到了自己家里。

又帮着联系了研究所的幼儿园,每天这两个孩子就由李爷爷负责接送,这样也算是变相的帮助了李东宝夫妻。

眼瞅着李东宝夫妻的生活步入正轨,就有人来投奔他

们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月娥。

自从李春兰帮着李月娥打发了别有用心的渣男,李月娥也是彻底被伤了心,再也不提什么情情爱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炒货铺子上面。

还别说,这个炒货铺子在李月娥的权力打理之下,规模越来越大,李月娥也赚了不少钱。

就在李月娥以为自己能摆脱过去贫穷的农村生活,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她的亲哥哥李春生被释放出狱了。

这对于李月娥原本是件好事,因为李春生入狱,李春生的孩子狗蛋,就一直由李月娥的父亲李来财老两口带着。

李来财老两口岁数大了又没什么劳动能力,所以家庭重担全部压在李月娥身上,这段李春生不在的时间里,相当于是李月娥用一个人的力量养活了全家老老小小四口人。

李月娥原本以为李春生出狱,她就可以解放了。

让李月娥没有想到的是,她完全想错了这件事情,李春生出狱恰恰是李月娥噩梦的开始。

第八百六十三章 异口同声

李春生出狱后,了解到李月娥竟然在省城站住了脚,还开了铺子,顿起贪婪之心。

他不满的对李来财老两口说,“你们两个也是糊涂,怎么能让月娥一个人在省城开铺子,她是个姑娘家,早晚要嫁人,到时候把这铺子带走了怎么办”

李来财老两口原本就是重男轻女,听到李春生这么一说,一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