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多多搓着手,“石叔叔,你家大业大还在乎这点电视机吗我又不是不给你钱,我只是现在手上没钱,可以把你的电视机卖了之后,才能把货款给你呀”
第八百五十九章 倾销天下
石景宁收起笑容,坚决地摇了摇头,“陈公子,你找错人了,我是不会接受这种供货方式的,你想要彩电就把货款拿来,我们钱货两清,否则的话一切免谈”
陈多多也收起了笑容,面部表情有些狰狞,“石叔叔,你别给脸不要脸,我爸爸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
石景宁微微一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爸爸打算利用职权打压我,强迫我把电视机送给你吗”
陈多多却精明的很,不把话说透,万一石景宁办公室这时候有人,他说大话就会给父亲招来麻烦的。
陈多多走了,石景宁的麻烦也来了。
石景宁这两千台彩电,原本都跟各大商场签订了合同。
石景宁第一次出厂的五百台彩电销路特别好,几乎是一上架就倾销一空。
所以这一次各大商场继续跟他签订销售合同,也是意料中的事情,然而就在石景宁的电视就要出厂前夕,这些商场纷纷跑来跟石景宁解除合同,他们宁可承担毁约的费用,也不愿意再进石景宁的电视了。
石景宁很是清楚,这段时间他得罪的人不少,不过其中有能力做到这种程度的人,那就只有陈爱军了。
现在对于石景宁来说只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向陈爱军妥协,立刻给陈多多送去一千台彩电,换来对方和解。
另一个办法就是自谋销路,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己的力量把这些彩电卖出去,石景宁是个硬骨头,他选择了后者。
李春兰知道了石景宁的决定之后,大力支持石景宁。
夫妻两个一起动脑筋,为这些彩电找起了下家。
说实话,以石景宁彩电的质量和口碑,别说是几台十几台,就是上百台也是很好卖的,他只要动动嘴,光凭单位同事街坊邻居就能把这些彩电买光。
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厂里足足压了两千台彩电,这个数目可就超出了石景宁身边人的消费能力,想要迅速变现还得把销售渠道拓展开。
石景宁找来了自己单位的副手,跟他说明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副手一拍大腿,
“哎呀,石总,你咋不早说呢我一直想买一台你那个彩电,上回去商场排了好几天队,结果拿着钱去的时候说是已经卖光了,你这个彩电要是拿到我们单位来卖,我先要两台呀”
石景宁笑着点点头,就说了自己想把一部分彩电优先供应到单位来,准备让副手发起一个职工内部认购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以官方名义进行,唯一的要求,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因为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我也不想赚大家的钱,我会用批发价给大家提供这批彩电,批发价格比在商场零售的价格,还要再低上一两百块钱,”石景宁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么便宜”副手立刻站起身来,“我现在就去通知那大家伙,咱单位那些双职工有钱的很,我上午统计人数,您下午就可以把电视机运过来了,中间让他们回家取钱也足够了”
石景宁所在的单位是个大单位,职工足足有好几千,彩电现在可是个抢手的东西,厂里边职工早就听说过石景宁这批彩电的大名。
现在一听说领导照顾他们,优先在本单位销售,大家伙都高兴的够呛,一上午就登记了三四百户,到了下午这些彩电运过来,这些登记的职工都痛痛快快的交钱拿货,就这一下子就卖出去三百八十台电视。
李春兰也在研究所发起了同样的活动,这是这一次帮她牵头的是他的老师谢子修。
事实证明研究所的购买力也很强,一共卖出去四百一十二台电视。
这些电视机都是当天回款,速度非常快,现在夫妻二人手上剩的还有一千多台电视。
李春兰名下还有一家仁德大药房,只不过仁德大药房里边的员工实在是太少,李春兰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解决一下员工的实际困难,万一人家正好想买电视机呢
于是李春兰专门跑了一趟仁德大药房说了彩电的事情,员工们也是热烈响应。
不过因为员工实在太少,一共只有一个人订彩电,李春兰也没有嫌弃,专门给厂里边说了一声,厂里边派了一辆客货车,把彩电直接送到了仁德大药房。
彩电送过来的时候正是上班时间,那购买彩电的医生又是骄傲又是得意,就想在医院的大厅里试试彩电效果,李春兰也没有反对,反正这会儿病人不多。
医生护士围了一大圈,大家嘻嘻哈哈围着彩电调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拄着双拐的病人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看见这个情形十分好奇,就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医生就得意洋洋的,把自己以内部价格,购买到彩电的事情说了一遍。
“多少钱我没有听错吧,这个价格的彩电还有吗”那病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手舞足蹈差点摔在地上。
医生急忙扶住他,“应该还有吧,具体你问我们李老板”
李春兰就在办公室里边,很快病人就找了过来,病人激动的问她还有多少这种彩
电,他很想订购一些。
李春兰立刻含笑点头答应,因为对方不是一台一台的要,她就特地打了个电话,请石景宁过来亲自跟这病人谈。
销售出去两个大头之后,彩电的销售速度明显降了下来,都是一两台一两台的出,所以石景宁也没有嫌弃这是个小生意,立刻赶过来跟病人见面。
这一见面详谈可不得了,原来这病人不是普通人,他主管京郊区这一片的供销社。
要知道专供乡镇农村的供销社和城里边的商场还有所区别,这些供销社都会统一采购货源,统一销售,他们的销售主体主要是面向农民,还有乡镇上的居民。
而这个负责人手底下掌管的供销社足足有好几百个。
这病人自己也长着一张憨厚老实的面孔,乍一看就跟一个辛苦劳作的老农民一样,他很不好意思地搓着自己的手,局促的对石景宁说,
“那啥,石总,现在农民也富起来了,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个万元户啥的,这些人没有别的想法,就想弄台彩电呀,他们在城里没有路子,买不到,所以我想把彩电弄到供销社去卖”
第八百六十章 供不应求
石景宁一听就乐了,“这是好事儿呀,既然农民朋友有消费需求,那咱就给他们供货吗”
供销社的负责人赶紧追问,“那个卖给我们的货,要票不”
石景宁摇头,“不要票也不额外加钱,我就用出厂价提供给你们,至于你们能卖多少钱,那你们自己定价”
供销社的负责人越发激动,差一点不用拐杖站了起来,“那啥,我刚才听大厅里的大夫说,他以内部价买到这种彩电,价格是九百八十六块,你能用这个价格卖给我们吗”
石景宁微笑点头,“这就是出厂价呀,给你们供货也是这个价格”
供销社主任十分激动,立刻不用拐杖,扑到办公桌上跟石景宁握手,“那实在是太好了,我名下的每个供销社都要三台彩电,我现在就可以给您签合同,至于货款,等您的彩电运到,各个供销社都会立刻跟您结算的”
等到石景宁问清楚这个供销社主任一共掌管着多少家供销社的时候,他一直紧紧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一共三百三十二家供销社,每家供销社都要订购三台彩电,这样算下来,就是将近一千台彩电的指标。
石景宁二话不说,立刻召集人手跟这个主管供销社的病人签订了合同,他连夜组织人手进行分销,把货物分别运到了各个供销社。
那些供销社也都按照约定即刻结算,到了第二天早上,石景宁的账上已经收到了九百九十台彩电的货款。
这个主管供销社的病人,还觉得石景宁夫妻是帮了自己的大忙,因为现在彩电可是紧俏货。
肯定要先满足城里边居民的需求,然后才能轮得着他们这些农民,他预计自己的供销社能进到彩电,至少要到三年以后,没想到托住院的福,现在这个愿望提前实现了。
所以这个病人说什么也要请石景宁夫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