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到手之后,改头换面变成了电子厂,石景宁就用电子厂做担保,向银行又贷款了三百万。
到了这个时候,石景宁已经发现资本运作的奥秘,那就是想要做生意,不能只靠自己的积蓄,等你把钱存够了,机遇早就没有了,反正银行欢迎大家来贷款,他就走这条道筹集资金。
现在做生意贷款的人还很少,大家都不愿意借钱。
所以银行碰到石景宁这个优质客户也是高兴的要命,不仅给他把利率算得极低,而且贷款手续审批特别快,钱也迅速到账,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今天是想也不敢想的。
手上有了钱,石景宁就准备修缮厂房购买流水线,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厂子办起来,并且把产品卖出去,才能避免亏损。
目前电视机非常流行,然而国内的电视机依然主要是依靠进口,虽然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厂,但是由于显像管的质量不行,图像极差,所以销路并不好。
流水线需要到国外去买,这就需要石景宁自己去看去谈了,所谓无商不奸,如果他不现场查看,他根本都不知道对方会给他一个什么东西。
货比三家,石景宁研究过资料,发现国生产电视机的流水线虽然价格偏贵一些,不过质量过硬,返修率极低。
不像有些国家的流水线,虽然要价便宜,但是三天两头出问题。
石景宁就决定远渡重洋前往国采购流水线。
刘世勋跟外国人谈过生意,在这方面算是专家,他决定陪着石景宁一起去。
思来想去李春兰也决定跟石景宁去,对于石景宁来说,投资办厂可是一件大事儿,她作为石景宁的妻子,这时候肯定要陪在丈夫身边。
这个时候出国的人还很少,需要办
手续进行审批,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为了避免资金浪费,石景宁特别找了关系,加快了审批的步骤。
而李春兰也在谢子修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这样她就属于因公出差,不但所有的费用可以全报,而且在政策上能得到优待。
经过一番忙碌,出国的手续总算是办好了。
在办出国手续的同时,石景宁就开始购买机票,现在购买飞往国外的机票可是一件大事,普通老百姓就算是有钱也不卖给你。
买机票必须要有一定的职务,还需要有单位介绍信,李春兰和石景宁都有工作单位职务也不低,这才顺利申请到了机票。
而刘世勋的籍贯还在香江,他目前身份特殊,算是投资商人,所以不受限制,可以随意购买。
等到一切手续准备齐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舅妈早就答应他们,等他们出差以后会搬到家里来住,亲自照顾雪儿和家里,务必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石景宁再也等不及了,连夜带着李春兰赶往机场,他们将在这里床上飞往芝哥的飞机。
第八百四十七章 脱销
机场在海上市,这里有直达芝哥的飞机,石景宁三人风尘仆仆赶到海上市,来不及耽搁就乘坐大巴去了机场。
海上市走的一直是经济路线,看着倒比京城还繁华一些。
飞往芝哥的飞机并没有坐满,以现在这个年头出国的人数来计算,飞机很少有坐满的时候。
这已经是李春兰在这个年代第二次乘坐飞机了,她已经有了一点儿经验,不过这趟飞机是国际航班,所以规矩更多也更繁琐,几个人在机场工作人员的提示下,才把一切手续都办好,妥善的托运行李。
直到他们顺利的登上了飞机,一直紧张的心情,这才略微放松下来。
这是一架大飞机,飞起来要比李春兰他们上次做的平稳很多,据说机长是外国人,已经有了几百小时的飞行经验,非常稳健。
刚一上飞机,就给他们发下来午餐,比起国内的飞机餐,这个午餐堪称是豪华,有汉堡鸡腿,还有作为甜点的蛋挞牛奶,一枚水果。
在国内的时候谁也不会这样吃饭,头一次吃着面包啃着鸡腿儿,李春兰和石景宁竟然觉得很香很有意思。
刘世勋笑道,“吃吧,你们现在还能吃得下汉堡,再过几天呵呵”
刘世勋没有把话说完,不过显然他对未来的生活并不乐观。
李春兰和石景宁这时候还没明白刘世勋话里的意思,直到几天以后他们一看到面包就想吐的时候才明白了。
从海上飞往芝哥一共要消耗一天一夜的时间,这中间还要在曼菲尔岛上中转停留几个小时,除此以外大家全程都在飞机上边儿。
好在李春兰石景宁几人都还年轻,适应性极强,在飞机上坐着也就随遇而安的打起了瞌睡,这样昏昏沉沉睡了十几个小时,到下飞机的时候竟然很精神。
到达芝歌的时候是午夜时分,刘世勋曾经来过这个城市,他熟稔地带着李春兰和石景宁直奔一家连锁青年旅馆,这时他能找到比较经济又便宜的旅馆了。
大家在旅馆经过短暂的休息,第二天早上又吃了一顿美式早餐,热牛奶咖啡,全麦面包加生菜就是这一天的开始。
吃早餐的时候,石景宁已经不想吃面包了,他想来一碗臊子面。
刘世勋笑道,“臊子面这里是没有的,你想吃的话,中午给你点份意面好了”
在芝歌多停留一分钟就要多一笔不必要的开销,三个人也不耽搁,吃过早饭之后就坐上出租车直奔定好的厂家q,那里面向全世界提供彩电生产流水线。
在q的厂门口,刘世军三人稍等了一会儿他们预约的翻译李汤米,李汤米是留学生,已经来到芝哥三年,这是国内的一个教师介绍给石景宁的翻译。
没一会儿,李汤米准时到达了门口,几人见面之后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就在李汤米的带领下进入q厂区。
“这家厂算是数一数二的电视机流水线生产大厂,你们只订购两条流水线的话,算不上他们的大客户,估计拿到道。
石景宁点点头,“现在国内私人做生意的还很少,我们尽量谈吧,如果价格压不下去,也还是要买的”
李汤米就明白了石景宁的想法,他不是捡便宜来的,而是志在必得,“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等到进入q销售部,几人惊讶的发现现在时间虽然还很早,这里却已经挤了好几个人,看样子都是来订购流水线的。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女秘书给他们送上咖啡之后,又问清楚他们来自什么国家,初步意向是什么,然后给了他们一个排队号牌,请他们耐心等候。
原来彩色电视机,目前属于热门商品,再加上q的流水线品质有保证,所以供不应求,人家的东西根本不愁卖,对于石景宁这些送上门来的买家也并不怎么热情。
眼看着洽谈生意的买家,一波一波的进去,最后无一例外愁眉苦脸出来,石景宁感觉到情形不妙,急忙让李汤米过去打听一下。
李汤米转悠了一圈儿,急急忙忙跑回来告诉石景宁,“不好了石老板,据说流水线已经脱销了,现在订不到货呀”
“嗯”石景宁的眉头紧紧皱起来,在来之前他就跟q的海外部沟通过,对方当时只说流水线的销售十分紧张,让石景宁如果感兴趣的话就迅速赶过来订货,没想到没有多长时间流水线竟然会出现脱销。
李春兰和刘世勋的眼睛都紧紧盯在石景宁的脸上,后者想了想,“等轮到我们的时候,问一下详细情况,实在不行我们就留下来等一等”
李春兰和刘世勋感觉到很沉重,不过即便是留下来等待也比重新再跑一趟要省事的多,接下来看样子要过一段煎熬的日子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李春兰感觉到有些饿,早晨吃的三明治咖啡早就消化的无影无踪。
而销售部的人还忙个不停,看样子,所谓脱销是真的而不是托词。
终于轮到了石景宁进入销售部,他深深吸一口气,跟李春兰兄
妹二人一起走进了销售部。
销售部的经理是个中年胖子,头明来意,就遗憾的摇头,“对不起几位了,你们来的不巧,我们的流水线刚刚卖完目前已经没有库存了”
石景宁耐着性子询问什么时候才会有新的产品
胖子想了想,苦笑道,“如果我们的工厂能够顺利生产一套流水线,只需要三天就可以生产出来,但是你们来的不巧了,工会正在领导工人进行罢工,目前我们厂已经停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