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出门伸手叫过来自己的心腹小声安排起来,没过多长时间,立刻就有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过来采访。
楼下的工作人员都被吓坏了,今天是怎么了这是要关门儿大吉的节奏吗
记者们很快就上了楼,那伤员了解到他们是来采访李医生的光荣事迹,立刻精神振奋,把自己被李春兰救助的事情又讲了一遍。
记者也很激动,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李医生,但艺术高超而且品德高尚,正符合他们宣传典型的条件。
采访完了伤员,记者们又采访李春兰本人,李春兰十分谦虚,只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就不说别的了,记者觉得戏份不够,就又采访了仁德大药房其他的员工。
这一采访可不得了,他们发现原来的中医专家,老医生乔正义竟然在这个不起眼的诊所打工。
记者们如获至宝,把这一条也写到了采访记录中,还拍摄了乔正义的照片,这才心满意足离去。
幸亏这些记者们没有采访保安和厨师的打算,否则的
话还不得把他们吓着
中年人这才满意,又鼓励了一番李春兰这个才带着人离开。
这个时候,那些怂恿中年人过来,刁难李春兰的小老板们,就等在仁德大药堂的门口。
眼看着中年人出来了,这些人自得意满喜笑颜开的围上去,想知道中年人打算怎样收拾李春兰,没想到中年人威严的看了他们一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今后别老想着不正当竞争,弄些小手段打击别人,还是要把自己的店铺经营管理搞上去”
中年人扔下这句话几句,几个小老板莫名其妙,不过也不敢不答应,唯唯诺诺的点着头,恭恭敬敬的送中年人离开。
“他这是想管仁德大药房,还是不想管呀”
“肯定是想管吧,咱们再等等看,也许到了明天仁德大药房就要被查封了”
几个小老板商量着,准备看看明天的结果。
到了第二天,报纸印出来了,上边全都是关于仁德大药房的报道。
第八百四十章 造势
几家跟仁德大药房有竞争关系的药铺老板,在看了报纸之后,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什么报道呀,这分明是在为仁德大药房宣传造势。
报纸上通篇报道了李春兰救治重伤建筑工人的事迹,她医术高超,不但救了伤员的性命,还用神奇医术帮对方把断裂的骨头保住,并且接了起来,最重要的是李春兰做这一切不图名不图利,还自替掏腰包,负担伤员的医药费用。
这几名药店小老板,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经营至今,也并不是无能之辈,一看这个舆论导向,他们就明白这哪里是要打压仁德大药房,这分明是要抬举仁德大药房。
他们不敢再去找中年人,以为这件事就能悄悄这么算了,然而他们自己的药铺诊所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检查小组,这些人吹毛求疵,挑三拣四,把店里的角落都给查了个遍,最后扔下一大堆罚款单才离开。
几个药店小老板哭都哭不出来,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
至此仁德大药房算是稳稳站住了脚。
李春兰原本以为,只要这样子让仁德大药房经营下去就可以了,她却是没有想到,她刚刚回到研究所不久,大药房的电话就跟着打了过来,原来报纸的发行量很大,很多人看了报道之后,听说她能够治骨伤都跑来药房求诊了。
诊所的人怎么解释都不成,只好把电话打到了李春兰那里。
好在这个时候研究所的工作已经步入平稳阶段,只需要把病人收进来,进行临床药物试验就可以。
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很长,主要是大量的收病号查看治疗效果,再总结治愈率,还有各种毒副反应。
这是一个漫长而且复杂的过程。
谢子修一看李春兰药房有事儿,就痛快的给她批了假。
研究所的同事们知道了这件事儿,也没什么人说怪话。
要知道,秋霜一号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多亏有了李春兰,要不然大家恐怕还在研制药物的攻坚阶段呢,多亏有了李春兰带路,他们才能顺利的走到药物实验阶段呀。
李春兰拿到了谢子修特批的三天假,准备专程在仁德大药房坐诊三天。
由于她这三天假来之不易,所以头天就由药房的人做了预约登记,这样可以避免浪费资源。
乔正义得知李春兰就是元气带还有李氏神膏的发明人,非常激动,“小老板,原来这两个药都是您制作的,那您得在药房设立柜台,专门卖这两种药呀”
经过乔正义提醒,李春兰才想到这一点,这两种药物,是李春兰通过药厂合作发行的,由于效果好,药厂也下了大本钱投入,如今元气带和李氏神膏的名气很大,而她的仁德大药房却刚刚开张,名气还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正好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元气带和李氏神膏来带一带仁德大药房。
李春兰这样想着,立刻在一楼大厅乔保安的对面,设立了一个柜台,因为有后世的经历,所以这个柜台她设计成了玻璃透明的,里边全部放上元气带和李氏神膏的样品,还专门找了一个漂亮的护士坐在里边搞咨询。
现在还没有透明的玻璃柜台,不过前门这地方汇集了能工巧匠,她找来的师傅听李春兰那么一说,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帮她把玻璃柜台给做了出来。
玻璃柜台设计出来以后,李春兰在里边儿分门别类放上李氏神膏和元气带的样品,别说这还真是京城头一份儿,瞅着别提多敞亮气派了。
石景宁和刘世勋过来参观了以后,立刻跟工匠师傅预约时间,要让他给自己的公司里边也设计这么一个柜台。
自此玻璃柜台就像一股风一样,提前流行起来。
弄好了玻璃柜台,就到了李春兰坐诊的日子。
那些早都预约好的病人,都是看了报纸之后找过来的,这些人身上都有些陈年痼疾,是到处求医问药而无法解决,跑到李春兰这里来碰运气的。
李春兰坐诊的第一天,预约了二十个病人,这些病人都来得很早,刚一进大厅,大家就被玻璃柜台吸引住了。
“嘿,柜台还可以用玻璃设计,这可是头一份儿呀”
人们好奇地看着玻璃柜台,然后才注意到里边的商品。
“我知道这个东西,这不是元气带吗还有神膏,这两个东西可都是岁数大了的人必须用的呀,我每年都要花不少钱买膏药”
“这两个东西哪个药店都有卖的,哎,不对,这是什么”
求诊的病人们这时候才看到说明,说是仁德大药房的掌柜李春兰就是这两种药物的发明人。
“掌柜的就是发明人那我可得赶紧问问她,我这关节炎能彻底治好不”
果然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这些病人们原本的疑惑都变成了雀跃,仿佛自己只是花钱买个白菜,结果发现那其实不是白菜,而是能延年益寿的灵芝。
这些病人们在看过病之后,还要从李春兰这儿购买一个元气带,还有几个膏药带走,他们觉着在发明人这里买
的东西,应该是格外正宗些。
然而也有意外。
眼看着一上午时间匆匆过去,李春兰正在为最后一个病人看诊,这个病人十年以前受过外伤。
当时病人被利器刺穿了腹部,后来虽然痊愈了,不过消化功能却出现了紊乱,不是腹泻就是便秘,偶尔还会出现便血。
这时候吃那些帮助消化治疗腹泻便秘的药物效果并不好。
李春兰为他看诊之后告诉他,“你当时的伤口,皮肤,包括外面的肌肉都长好了,然而肚子里边的伤却没有长好,你肠道上的伤口一直都在,现在已经腐烂了”
病人吓了一跳,“李医生,你是说我的肠子烂了吗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呀”
李春兰就为病人解释,“你当时受了伤之后,不仅是局部的肠道受了伤,还有局部的神经也被切断了,所以你才感觉不到痛”
病人张口结舌,这件事情也不怪他,换成谁都无法接受,好好的突然有人说你肠子烂了你会怎么想呢
第八百四十一章 美味
病人的家属不屑的哼了一声,她并不相信李春兰,因为李春兰实在是太年轻了,而这个病人这些年去求诊的医生,没有一个不比李春兰岁数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