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话不离开家乡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眼瞅着李爷爷和李东宝寒暄个没完,李春兰就笑着说,“爷爷,咱们还是摆上桌儿,先让老北叔他们吃饭吧,估计这一路坐车过来,他们也没怎么好好吃!”
“啊对对,”李爷爷点头答应着,赶紧拉着老北叔他们过来。
邻居们都十分热情地跟老北叔父子打招呼。
到了这个时候,老北叔才看明白,原来院子里面这么多人都是在看电视机这个洋玩意儿,他在靠山屯的时候可是听说过,不过这种彩色的电视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这时候电视里边儿正在播出连续剧唐明皇,里边儿的梅妃梳着高高的发髻,衣裙飘舞一下子就把老北叔父子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
“老北,快过来坐!”李爷爷招呼老北叔父子过来吃饭,“听说你们要过来,这都是大家伙从家里拿来的东西,我又给你们下了面,你们两个先吃饭,吃完了饭,我陪着你们喝几杯!”
老北叔一听,这些城里的邻居还真热情,连忙对大家表示感谢,邀请大家过来一起吃饭。
大家伙都笑着拒绝了,都是在家里吃过晚饭才来看电视的。
老北叔父子这才走到饭桌旁边坐下,李春兰夫妻为了接他们耽搁了吃晚饭,这会儿也一块坐了下来,李爷爷和李东宝各拿了一双筷子当陪客。
因为怕挡着看电视的人们,所以小饭桌就摆在了厨房门口,此刻把厨房的电灯一拉开,小饭桌上的菜肴看得清清楚楚。
老北叔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太丰盛,他在靠山屯儿喝喜酒也不过如此。
李爷爷早就为几人端上来西红柿鸡蛋面,闻到饭菜的香味儿,老北叔和北光明再也克制不住,埋头大吃起来。
他俩何止是路上没有好好吃饭,他俩已经一天没有好好吃饭了。
老北叔和北光明确实是饿了,连吃了三碗,才抹抹嘴放下筷子,李爷爷这才给大家的杯子里加上酒,“现在可以放开聊天了,话说老北呀,你轻易可是不离开靠山屯,这回来省城是有什么事吗?”
老北叔脸上现出愁容,“石队长,你去年给我们不少种子,主要是百合还有药材,你还记得吗?”
石景宁微笑着点头,“当然记得,我连栽种方法都一起交给你们了!”
“今年百合倒是种出来了,还有好几种药材,什么当归和黄芪,按照你教的栽种方法都种出来了,收成也不错,”嘴里说着大丰收,老北叔的表情却越加愁苦。
李春兰忍不住问他,“老北叔,既然丰收了,那你还愁什么呀?”
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外之喜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这些东西倒真的是丰收了,我也让卫生所的金医生看过,他说都是上好的货色,”老北叔习惯性地又摸了摸腰里的烟袋锅子,看样子想抽上一口。
石景宁急着知道究竟怎么回事,连忙掏出过滤嘴儿香烟,给老北叔点上一支。
老人家夹着香烟,这才接着说了起来,“不过粮食有人收购,这些东西我们拿到城里边儿的供销社,人家供销社不收购呀!”
李春兰很是奇怪,她记得很清楚,东河城里的药店,还有供销社,对于这种农民自己种植采摘的药材还是适量收购的。
“为什么不收呀?我记得原来都收的!”李爷爷也卖过药,知道一些这行当里头的规矩。
“现在药店供销社换了经营方式,统一进货,不收我们这些零散生药了,”好不容易把药种出来却卖不出去,这可是把老北叔愁坏了。
“你们种的都是什么药材呀?”一个看电视的邻居突然扭过脑袋问老北叔。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白衬衫,看着挺斯文。
老北叔就扳着手指头给他介绍了一遍,“当归黄芪还有党参,百合算不算药材?咱们也种出来好多!”
院子里的邻居都来了兴趣,因为他们都在药厂工作,说别的不知道说起药材来,那都是行家。
“百合当然算药材,不过这东西药性很淡,所以大家现在都把它当吃的,”光子大大咧咧的解释着。
“是这样没错,”中年眼镜男笑着问老北叔,“你们第一年种药材就种出来了,肯定是有人教你们吧?产量高不高?到底收了多少生药呀?”
老北叔自豪地指了指石景宁和李春兰,“这不是石队长找的种子,春兰教我们种的,产量高不高不好说,我们以前也没种过,不过种下去的这些药,我瞅着每样至少收了个上千斤呀!”
上千斤生药,老北叔自己不觉得有什么院子里的,其他人可就惊讶了。
大家去药店购买中药材,都是几克几克的买,所以对于几百斤生药没什么概念。
在药厂的专业人士看来,这可是个了不得的数字。
中年眼镜男收起惊讶的神色,“请问老村长,你们把药材收下来以后是怎么加工的?”
“都是按春兰教的法子一步一步炮制的,”老北叔又搬着手指头,一板一眼说起来,也难为他那么大岁数,把加工生药的程序说得清清楚楚。
中年眼镜男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老北叔的行李袋儿,“老村长,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一次来省城,你们是来推销药材的吧,那么把你的样品拿出来看一下吧!”
“唉,”老北叔为人随和,虽然有些想不明白,这一个看电视的人为什么要看自己的药材,还是打开了行李袋,北光明从里面把几种生药的样品都取出来,放到了中年眼镜男的面前。
中年眼镜男一样一样拿起来看,边看边点头,还时不时放到鼻子边上闻一闻。
看到老北叔疑惑的神情,石景宁就笑着对他解释,“老北叔,你们今天可是遇到贵人了,这位不是别人,正是药厂采购科的鲁科长!”
“啥是采购科呀?”老北叔只跟收购站和中药店打过交道,还没有听说过采购是干什么的?
“就是这个药厂里边主管收购生药材的人呀!”李春兰笑着对老北叔解释,她已经看出来了,这个鲁科长对老北叔的药材很感兴趣。
老叔总算是听懂了,和北光明一起眼巴巴的看着鲁科长。
鲁科长研究了一会儿生药,笑着对老北叔报出了价格,“老村长,你们运气可真好,去年冬天大部分当归都遭受到了霜冻,今年当归的产量很少,我不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法子保住当归的,”
“不过如果你们的当归都是这个品相,我愿意用一公斤两块钱的价格收购!”
院子里边顿时响起了一阵子议论声,这都是药厂的老员工,他们知道当归每年的收购价格不过是几毛钱,今年如果不是大幅度减产,是不可能卖到这种高价的。
鲁科长伸出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至于你们的黄芪,收购价格是一公斤三元,党参收购价是一公斤两块八,怎么样?老村长愿意卖给我们吗?”
老北叔已经惊呆了,北光明在旁边紧张的算着,到底能卖出去多少钱。
石景宁在旁边笑着提醒老北叔,“老北叔,鲁科长问你愿不愿意卖给他?”
“愿意当然愿意,只是这个货我们怎么给你送过来?”老北叔激动的站起来,恨不得现在就把药材都给搬到药厂来。
“这个么,你们那里通火车了吗?把所有的药材都运到火车站,办理一个托运就可以了!”看到老北叔的穿着打扮,鲁科长猜测这位土里土气的老村长大概没怎么出过门儿。
“托运费可以算在我们药厂的收购成本里,由我们来出!”鲁科长今年的收购计划根本没有完成,所以他收购老北叔书的药材,一方面是帮了老北叔的大忙,另一方面也能帮着他自己完成任务。
老北叔再也忍不住了,冲上前去一把握住鲁科长的手,“谢谢你啊科长,你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我们都得感谢石同志和李医生呀,如果不是他们两个这么好的平台,我也不知道你们急着有药材出手!”鲁科长给李春兰和石景宁带了一顶高帽。
院子里的人都一起笑了起来。
“这是好事儿啊,要不然大家都一起留下来喝一杯吧!”石景宁大方的提出了邀请。
正好这时候连续剧也快结束了,那些看电视的女同志都笑嘻嘻的告辞走了,剩下个男同志都是药厂的职工还有子弟,也都不客气的坐下来,挽起袖子,准备一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