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很是惊讶,“我不是说让你们在医院等我吗?我直接过去给小强扎针就成!”
“李医生,瞧您说的什么话,您出力给小强看病,哪能让您跑路?”说话的是老钱的儿媳妇小丽,她今天看起来容光焕发,嘴儿也变甜了。
既然人已经过来了,李春兰就示意他们把小强放在诊疗床上。
再次打开包裹小强伤口的绷带,原来还皮肉外翻的伤口,已经被一层淡淡的痂给包住。
李春兰伸出手感受着小强体内经络再生的情况,一边笑着问小强,“你还疼吗?”
“不疼了,就是伤口有点痒,我老想挠!”小强扑闪着眼睛,充满希望地问李春兰,“姐姐你给我做治疗,以后我还能踢球吗?”
“可以的,不过现在不行,得等你的骨头长好以后才可以!”经络再生情况非常好,李春兰取出银针开始为小强扎针。
大约是看到诊室里边有了人,几个本来要看骨科的病人也走了进来。
病人之间就开始交流,老钱一家子不遗余力地把李春兰给宣传了一番。
那几个病人本来就打算找个好医生看诊,听到老钱这样说,当即决定就在李春兰这里看病。
只不过这几个病人都是小毛病,风湿性关节炎,韧带拉伤之类,李春兰三下五除二,就给他们处理好了。
“医生你可真是神了,我这关节炎连吃药带贴膏药,足足折腾了一个冬天,可你只扎了两针,我就不疼了!”一个老太太做完了针灸,活动着肩关节诧异的说着。
李春兰微微一笑,“您的病本来就不重,回去以后记得保暖,短期内应该不会再犯了!”
疗效就是最好的广告,病人们一改刚进来时候半信半疑的神色,都对李春兰客客气气恭恭敬敬。
赶在下班之前,李春兰终于接了五六个病人,她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为了表达对李春兰的尊重,也为了给他增加收入,老钱一家子,利索的从儿童医院办了出院,专门跑来找李春兰求诊。
给小强的治疗一共做了三次,通过这三次治疗,活血通络,伤口局部的组织细胞再生。
治疗结束以后,李春兰发现碎骨之间的筋膜已经开始再生,把破碎的骨头包裹在一起,这就说明她的治疗成功了。
从伤口的外观上来看,伤口的红肿全部消失,皮肤已经开始结痂,根本没有感染的迹象。
“治疗很成功,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小强的腿保住了,”李春兰笑眯眯的给老钱一家子通报情况,
“不过现在还不能让他用这条腿骨头连接在一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你们半个月以后再来复查,我会根据小强骨骼康复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康复计划!”
李春兰的这话好像是个定心丸,老钱一家子这才放下心来,对着李春兰千恩万谢。
治好了小强,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不是别人,就是小强曾经的病友,多事的老太太带着他的小孙子找到了李春兰这里。
“哎哟,小医生找你可费老劲儿了,小强的腿是你给治的吧,实在是太好了,我想请你帮我看看我的小孙子!”
老太太很清楚自己曾经告过李春兰的小黑状,因此说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惹她不高兴了,不给自己的孙子看病。
李春兰绝不是那么小心眼儿的人,眼看着老太太已经找到了这里,肯定是费了不少劲,她二话不说,就开始查看老太太小孙子的伤口,看过之后,李春兰这才笑着对老太太说,
“您孙子受伤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取过碎骨,我可以为他做断骨重续!”
老太太听到可以两个字,一张老脸,顿时笑得跟菊花一样,“好好,实在是太好了!”
随着断骨重续治疗术的展开,李春兰的名声慢慢传播开去。
第五百九十八章 偶遇
转眼间又到了周末,眼看着天气晴朗春易盎然,李春兰早就按耐不住,想出去踏青。
石景宁当然是举双手赞同,因为李春兰年纪还小,所以石景宁也把她当成孩子一样在哄。
“春兰,这是咱们春游野餐的东西,德仁居的鸡蛋糕,道口的烧鸡,苹果橘子水,你看看还需要什么?”石景宁把桌上的美味一件件往背包里装着。
“我再去灌一壶白开水,今天太阳挺好,骑车子估计会渴,”李春兰给水壶里面灌上凉白开,然后斜挎在身上,这才跟爷爷打招呼,“爷爷,我们出去玩儿了,你在家里面记得要吃好!”
李爷爷挺时髦,最近跟小区的大爷们一起练气功,所以不参与两个孩子的活动,他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抽着烟袋锅子,
“你们快去玩儿吧,别忘了把狗看好!”
小两口春游,看到大黑看家辛苦,这才决定把它也带出去爬山。
夫妻两个骑上自行车,大黑早就欢喜的找不到东西南北,这还是它进城以后第一次出去玩呢!
穿过马路,顺着药厂径直向南,就是省城最好玩的地方高栏山,这个山上长满了桃花,远远看过去整面山坡都是桃红色,煞是艳丽。
李春兰每天从石桥上经过,都能看到高栏山,她早就想去玩儿了。
“春兰别骑的那么快,省着点儿力气!”石景宁看到妻子,把自行车蹬得飞快,赶紧的提醒她。
李春兰带着精致的小草帽,长发在风中飞舞,心情也跟春风一样荡漾起来。
大黑高兴的一边汪汪叫,一边跟着两人的自行车往前跑,这个狗才一岁多点儿,正是贪玩儿的年纪。
“景宁,你快点儿呀,你是不是蹬不动了?”李春兰回头一笑。
石景宁被妻子激起了好胜心,加速蹬了几下,赶到了李春兰的前边。
山路看着近,其实跑起来就远,从他们家出发,骑到高栏山上,路上要跑一个小时,石景宁是害怕李春兰早早把力气都用完了,后边腿疼,现在看起来倒是他想的太多了。
夫妻两个你追我赶,片刻后就出了城,路边是一望无尽的油菜花,大片的花田上面飞舞着白的黄的小蝴蝶,煞是热闹。
这条路是通往高栏山一线农村的道路,根本没有机动车辆通过,走上一段距离,路边就会出现几十只木头箱子,那是养蜂人在放蜜蜂。
夫妻两个停下车子,花了八毛钱买了一瓶土蜂蜜,这才继续往前跑。
两个人都年轻,平素又注意锻炼,不到半个小时就跑到了山脚下,这山脚下已经停了不少自行车,还多了一个看车子的老太太。
越往山上走,道路就会越陡峭,推着自行车上山不划算,眼看着有人看车,李春兰和石景宁也不吝啬,花了五毛钱把车子存好。
虽说这个停车费比起城里来说简直是天价,但是花点钱买个安心,他们觉得也值。
从山脚下一路走上去,入眼都是繁花似锦,道路上飘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瓣儿,给人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
偶尔遇到三三两两的行人,都是笑逐颜开。
十点多钟的时候,两个人终于爬到了山顶,山顶上有小溪流过,大黑跑过去一顿狂饮。
就在这个时候,山脚下又来了一队游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春兰的同学,他们众星拱月一般围着谢子修,兴高采烈不知在讨论什么。
谢子修看到了李春兰夫妻,就主动走过来跟他们两人打招呼。
“今天天气不错,李春兰同学你们也出来玩儿了?”
石景宁跟谢子修握握手,“平时工作太忙,周末跟春兰出来散散心!”
两个男人寒暄着,同学们呼啦一声围上李春兰,瞎扯些花呀草呀,接下来去哪儿之类的话。
“石同志,我们要走到山谷里边野餐,要不要一起去?”谢子修向石景宁发出邀请。
出来玩图的就是热闹,石景宁当然不会拒绝,拉着李春兰的手,跟着大家伙热热闹闹一起往山谷里边走去。
上山的路陡而短,下山的路则是缓坡,距离较长,等大家来到了开满鲜花的山谷里边,已经到中午了。
“我饿了,我觉得自己都能吃得下一头牛!”班上的一个男生,一边擦汗一边嚷饿。
谢子修早就在山谷里看到了合适的午餐地点,那是一块大青石板,上面平坦又干净,刚好可以坐在那儿就餐。
李春兰和石景宁加上谢子修带的七八个学生,就在青石板上团团坐了一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