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雅手一抖鸡蛋羹直接掉在地上,碗摔得粉碎,“孩子你可得想清楚,这条道九死一生,你要是能熬得出来,那就成了神医,要是熬不出来,那可就……”
刘丽红打断了白小雅的话,“你别说了,我都想好了,反正景宁哥也不喜欢我,我还不如干出一番事业来!”
白小雅还想再劝,刘丽红却是不让她再说下去了,“舅舅的医馆里现在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人才,把我培养出来,不是刚好给他接班吗?到了那个时候咱们金钱地位什么都有了,景宁哥肯定会返回来找我的!”
白小雅没有办法,只好拨通了白景琦的电话,不到半个小时,白景琦就飞快的赶到了白小雅的家里。
原来滋养神笔是白家的秘密。
白家有一只神奇的毛笔,已经传了好几代。凡是白家正统的孩子都可以从小随身携带这只神笔,如果跟神笔有缘,那么携带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掌握高明的医术。
如果跟神笔没有缘分,那可就糟糕了,携带一段时间以后,这孩子就会变得呆傻。
这就叫做滋养神笔,是白家的不传之秘,也是白家每个数代就能出一位神医的真正原因。
第四百七十五章 内幕
白景琦其实不止一个儿子,只不过从小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说来也是白景琦倒霉,往上边儿几代,几个孩子里头,总有那么一个会成功,可是轮到他白白的糟蹋了两个孩子,也没有出现一个跟神笔投缘的人。
然而白家也不能绝后,在这种情况下,白景琦留出了一个接班人白大公子,然后就把主意打到了妹妹身上。
出生于白家,白小雅从小享受比别人更好的生活,当然也兼任着要让白家兴盛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白小雅也咬着牙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去了,不过挺倒霉,这两个孩子照样失败。
这样前前后后算起来,白家这一代,就只剩下白大公子一根独苗儿了,恰巧在这个时候白小雅又怀孕了,她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就动起了脑筋,想把孩子生在外地。
白小雅有工作,她借口要出差,在外头躲了一段时间,只不过快生孩子的时候硬是让白景琦的人给找到了。
白小雅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生以后是双胞胎,白小雅就让自己的心腹想办法把男孩给送了出去。
这样,即便一生没有白家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也不用变得痴痴呆呆。
而女孩白小雅就留在了自己身边。因为白景琦选人的原则是优先培养男孩,而一般不考虑女孩。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白家邪气,原来他们家真是有问题的。
而这个时候,李春兰跟石景宁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次回去,夫妻两个人作伴路上有说有笑,吃着东西看着窗外的风景,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两个人到达东河城的时间是傍晚。
现在李春兰在东河城也有了房子,只不过这房子还没有治家当,是个空屋,也没什么好牵挂的,所以一下火车以后,李春兰和石景宁还是急急忙忙返回了靠山屯。
一个地方住的久了总是会生出许多牵绊,像他们在靠山屯的家就是,无论是院子里那棵珍贵的珊瑚桃,还是两只小肥羊,都已经成了他们的牵绊。
两口子回了家,打开房门儿屋里屋外看了看,发现树长得挺好,羊也挺肥,这才放心。
只不过跟李东宝联系不上,对方也没有为他们准备饭菜,家里冰锅冷灶的。
夫妻两个商量着要吃点儿什么,毕竟路上走了这么长时间,天天都是干粮,还是想吃点汤汤水水的东西。
院子门就被推开了,一个小脑袋看进来看了看,随即惊喜的笑了起来,“春兰姐姐,石大哥,是你们回来了!我还以为院里进了贼呢!”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天负责打羊草的三妹子。
李春兰赶紧招呼三妹子进来,把两盒点心和一包糖果塞进她怀里,“这段时间多亏你了,这些好吃的你拿回家去!”
三妹子很害羞,红着脸推脱,说什么也不要,最后看李春兰沉下脸要生气,这才连声道谢拿了东西。
三妹子取下自己背上背的小筐,把里边的羊草倒进石槽里面,把吃的又装了进去,这才离开。
三妹子前脚刚走,后脚家里又来了人。
第四百七十六章 忘却
这一次进来的是李东宝和曹婶儿,距离上一次不愉快已经过去了很久,李东宝再见到李春兰也挺自然,一见面就打招呼,“春兰景宁你们回来了?”
李春兰赶紧答应着迎上去,“你们咋知道呢?”
曹婶儿就笑着说,“你们坐着车进来,想不知道都不容易,还没吃饭吧,快跟我回家去!”
曹婶儿和李东宝已经扯了证儿,从法律上讲两个人就是夫妻了,他们又是二婚,所以也没那么多讲究,曹婶儿有时候来靠山屯就住在李东宝家里。
靠山屯儿的村民,对他们这段姻缘都很看好,就等着秋收结束以后闲下来办酒给庆祝了。
石景宁答应着从屋里走出,手里大大小小抱了不少东西,“正好这一次给你们带了不少东西!”
李东宝还是很节俭的,一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包装就直摇头,“你们两个孩子又乱花钱,现在就是手里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还是要留点下来办大事!”
李春兰和石景宁笑而不语,锁上屋门,跟着李东宝一起去了李家。
这一路上碰到了不少村民,大家都知道李春兰出门儿去了,此刻见到她都笑着打招呼。
李春兰早准备了不少酥糖,见到小朋友就分几块,因此她所过之处留下的都是一片笑声。
这让李春兰感慨很深,几块糖就能让孩子们高兴半天,看来尽早富裕起来才是生活的真谛,靠山屯就是太穷了,如今她有了出路,也该想法子让村民们也富起来才是。
到了李东宝家里,曹婶儿就让李春兰和石景宁进屋,她自己下厨做饭,李春兰才不是那种坐着等饭的人,她立刻洗了手,进厨房给曹婶儿打下手。
“这会儿再做复杂的东西肯定是来不及了,过水凉面拌水萝卜丝咋样?”曹婶儿问李春兰的意见,“我再给你们烧个汤!”
过水凉面是个简单的饭菜,说白了就是把面条煮好,过水再拌上香油和切细的水萝卜丝黄瓜丝蒜末,这就成了一道简单的美味。
而靠山屯儿的过水凉面,和其他地方又有不同,它可不是白面做的,是玉米面做的,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把两种面掺在一起。
“行就吃那个,咱们做玉米面白面两掺的吧!”李春兰立刻动手和面。
两个人动手速度很快,不到半个小时,一大盆香喷喷的过水凉面就做好了,还有两盘子小菜,切细的黄瓜丝儿和水萝卜丝儿,在靠山屯儿,这就算是顶好的饭菜了。
把饭菜端进去,几个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李东宝最关心的是石老爷子的身体咋样了,毕竟那是他没有见过面儿的亲家。
石景宁性格内敛,自己家里那些琐碎事儿他可不愿意跟别人说起,因此面对李东宝的问话,只是淡淡点头,
“让爸操心了,他已经出院了,目前情况挺好!”
“那就好,那就好,”李东宝很是善良,听了石景宁的话,他是真的放下心来,不过一转念又想起一件新的事儿,
“对了,有件事儿你们还不知道吧?”
第四百七十七章 近况
李东宝说起了李春生的近况,原来就在李春兰进京的这段时间,对于李春生的判决终于下来了。
李春生的罪名是制造和销售假药,并且危害了购买人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他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
“村里人都嫌太短,这段时间得到消息跑到靠山屯来找茬的人不少,大家觉得这都是李春生惹出来的祸,”
李东宝慢悠悠的说着,脸上的神色很纠结,好像是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似的。
李春兰在一旁冷眼瞧着,觉得自己这个爸爸,倒像是对这事有些想法。
“爸,那你觉得判的是多还是少?”李春兰想试探一下李春生。
李春生叹了口气,“不管咋说,一笔写不出来两个李字,李春生可是你堂兄,我寻思着他判刑了,对你也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