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很受伤,如果不是她反应快,刚才早就被李东宝一棍子打趴下了!
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自己这个爸爸,善良到软弱不说,做事还愚蠢。
石景宁疼爱李春兰,见不得她受一点儿委屈,眼瞅着自己这个岳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刚才差一点儿让李春兰受了委屈,他也不搭理李东宝了,
“春兰,咱们回家去吧!”
李春兰瞥了一眼脸胀得通红的李东宝,发现对方嗫嚅着嘴唇好像要说什么话,就微微叹了口气,却是没有要跟李东宝说话的打算。
她这个爹总是在犯糊涂,今天就好好晾一晾他,让他自己反省一下,老是像他这样是非不分,瞎搅和下去,李春兰觉得自己的耐心都要磨完了!
眼瞅着闺女和女婿看也不看自己一眼,扬长而去,李东宝觉得委屈极了,他丝毫也不觉得自己刚才做的有错。
如果真的是大家伙一起做生意,他还是觉得李春兰应该支持李春生,如果李春生一家有钱了,至少就不会再来打扰他们的生活了!
可是李春兰的反应这么大,难道真的是自己做错了吗?
第四百零五章 开心的事
回到家里以后,李春兰喝了一大杯凉白开,这才觉得心里的火气退下去一点。
李来才闹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李东宝如此是非不分,让她怎么办呢?
石景宁看出来妻子有心事,不过这也怪不得妻子,实在是岳父看了真让人着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石景宁伸手揉了揉妻子的头发,柔声安慰她,“好了春兰,不要再难过了,我告诉你点儿开心的事儿吧!”
李春兰嘟着小嘴儿,看了石景宁一眼,“家里闹成了这样,还有什么开心的事儿?”
石景宁笑着,起身从衣柜里取出一个大信封来,放到李春兰面前,“打开看看吧,这些都是你的!”
李春兰拿起信封来,觉得很沉,里面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些什么东西,她看了石景宁一眼,后者带着鼓励的微笑瞅着她,李春兰就张开信封的口,把里边的东西全倒在桌上。
原来信封里边装的是大大小小的钞票,掉在桌上鼓鼓的一大堆。
乍看到这么多的钱,李春兰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这是……”
“这是卖膏药的钱!金医生说咱们的膏药卖完了,他要清账,昨天就把钱给送过来了,”石景宁拍了拍脑门儿,
“春兰,你实在太厉害了,忙活了几天挣到的钱,就超过我一月的工资,我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都没有地位了。”
这话说的有些夸张,石景宁的收入只是一个方面,除此以外,他还有很高的地位,这点是李春兰无法比较的,但是出于对妻子的爱,石景宁习惯于在家里把李春兰捧得高高的。
李春兰伸出双手把大大小小的钞票都拢到自己面前,笑眯眯地抬头看向石景宁,“多少钱?”
石景宁却没有说,而是指着钞票,“数一数不就知道了?”
李春兰觉得石景宁说的很有道理,就伸手叫他过来跟自己坐在一起,“咱们一起数!”
数钱,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李春兰来说,这可是她靠自己的本事挣到的第一笔财富。
李春兰数的认真,石景宁主要是觉得妻子的心情不好,给她逗个乐子。
数完钱之后,李春兰认真的核算了一下成本,刨去成本,她的净利润在一百二十块钱左右。
对于当时的收入来说这笔钱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这么多钱?”李春兰的心情早就好了起来,脸上也是阴转晴,带上了笑容。
只要妻子高兴,石景宁就高兴,眼看着妻子露出了笑容,他就在一旁凑趣儿,
“这只是第一期卖膏药的钱,金医生可是说了,后边来的人特别多,他都是控制着量给卖的,现在就等着你的第二批膏药到货呢!”
李春兰二话不说,把钱又装回信封里,一边挽袖子一边对石景宁说,“既然有人要货,那还有什么说的,趁着周末咱们再做一批膏药就是了!”
上次买的中药材很多,因为制作的时候是把原料打成渣之后榨取药油,所以制作一次膏药费不了多少东西,现在李春兰的存货再做上几千贴膏药也是够的。
第四百零六章 向往
石景宁看着妻子干劲儿十足,又恢复了活力,心里也是高兴,“春兰,人是铁饭是钢,咱们先吃饭,等到晚上再开工做膏药也不迟!”
听到石景宁这样说,李春兰才察觉到,自己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景宁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去!”
夫妻两人一起下厨,李春兰看了看厨房的材料,笑着问石景宁,“我给你做酸汤臊子面咋样?里边再卧两个荷包蛋,就是晚上干点活也不会饿!”
“好,我就爱吃那个!”石景宁从来没有干过厨房的活,不过自从娶到了李春兰,他就抢着进厨房,如今做饭也颇有章 法。
夫妻二人做了分工,石景宁手劲儿大就负责和面擀面。李春兰则切菜炒臊子。
厨房里边很快就飘出香气,就像是李春兰说的,西北的饮食还是以面食为主,酸汤臊子面好吃,做起来又快,不到半个小时功夫,桌上就摆了两碗热腾腾的汤面。
现在李春兰也转正了,每月能有将近二十块钱工资,再加上她刚刚卖膏药挣了一大笔钱,心情很是不错,所以手底下也大方,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只给面条里卧了一个鸡蛋,而是给石景宁卧了两个。
现在天黑的晚了一些,夫妻二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天擦黑的时候,在院儿里架起了大锅,熬起了药油。
这一次制作膏药,李春兰心里有了谱,知道自己的东西不愁卖,所以也舍得下料,做出来的数量预计在两千贴以上。
“春兰,你听过万元户吗?”石景宁看着锅里边变成黑色的药油,笑着问李春兰。
李春兰犹豫了一下,万元户这个词汇她在前世听过,指的是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
然而这一世,她没有像前世那样辗转漂泊,而是还留在东河,东河是比较穷的一个地方,至今还没有人富裕到这种程度。
李春兰就摇摇头,“什么叫万元户?”
“有些村子已经开始允许搞经济,到了年底的时候,如果村民的家庭收入超过一万元,这就叫万元户,”石景宁脸上充满了向往的神情,
“什么时候靠山屯能富起来,达到这种程度,我就放心了!”
不得不说石景宁是个务实的人,他大老远的来到靠山屯,就是想帮这里的人脱贫过上好日子,更何况这里是李春兰的故乡。
人过留声雁过留名,石景宁就是想通过这种方法,给李春兰在家乡人面前留个好印象。
即便自己以后带着李春兰离开了,家乡的人说起李春兰,也会挑起大拇指说那姑娘是个好样的。
李春兰认真的想了想,“其实想要挣钱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村里边人需要,我还有好些点子愿意跟大家分享。”
石景宁深深地看了李春兰一眼,“你可真是个善良的好姑娘!”
“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看着大家都穷,心里也不舒服,”李春兰的天性淳朴,说的这些话都是发自内心,
“什么时候,咱们靠山屯的人可以大口大口吃肉就好了!”
第四百零七章 又回来了
夫妻二人说说笑笑,一直忙碌到十二点这才睡下。
李春兰裹着棉被睡得很香,第二天早上刚刚醒来,她就觉得光线很是昏暗,外面还传来哗啦啦的声音。
“景宁外面下雨了!”春雨贵如油,对于东河这个西北城市来说尤其是这样,今年春耕刚刚结束,天上就落下了春雨,刚好把地浇透了可以下种。
石景宁伸手搂住妻子,声音里透着满足的慵懒,“是啊,估计大家伙都高兴坏了!”
如果不下雨的话,就要想办法拉水人工灌溉了,那个劳动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两人昨天晚上取完药油,就把东西都收进了厢房,也不担心药油会进水。
对于农民来说,看天吃饭,天上如果下雨的话,大家就都得在家里歇着。
吃过早饭之后,李春兰就炒了瓜子花生,又给石景宁煮上茯茶,小两口打开半导体收音机听着评书嗑着瓜子,别提多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