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独宠记(84)

作者:鸡翅123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四哥,你说的轻松,我都快要累死了,这农户们也是不容易呀,我这才干了多久呀,就累成这样了,他们长年累月的做也是不容易。”

胤禛欣慰地点点头,“你能够体会到农户们不容易也就算你今天的事情没白做,还是有收获的,以后接着来。”

“不要了,今天就已经快要了我的命了,我可不想再来了。”

胤祯虽然嘴上拒绝了胤禛,不过第二天还是把自己家里的几个孩子都送到了圆明园来,美其名曰让他们跟着四哥好好锻炼锻炼。

一只鸭子是赶,一群鸭子也是赶,而且劳动力多了,做起事情来也更加方便了,对于这些侄子们,胤禛照单全收。

第79章

五年后

这五年来胤禛韬光养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家里。

这期间苏若又怀了两次胎,生了一个阿哥和一个格格。

小阿哥如今已经三岁了,自从自己能够走路,他就不喜欢让人抱了,每天精力旺盛地跑东跑西。

小格格如今才五个月大,还是抱在手上的时候。

今天有点热,因为有小格格的缘故,冰盆也不敢放多了,就怕把小格格冻着,一顿饭吃下来,苏若出了一身的汗。

吩咐了人给小格格洗澡,苏若自己也让人提了水来,痛痛快快的泡了个澡。

等苏若擦着头发从浴房出来,就看到胤禛半躺在床上,小格格像只青蛙一样趴在他肚子上。

苏若想要问下胤禛这么晚回来吃了饭没,被胤禛伸出食指阻止了,胤禛指指小格格,用口型说道:“睡着了。”

苏若凑近一看,小格格睡得小脸红扑扑的,半边脸压在胤禛身上,奶膘都鼓起来了,嘴角处貌似还流了口水。

苏若上前小声说道:“我把她抱走。”

“别,小心把她吵醒了。”

“可是你这样也太难受了。”

“没事,我还坚持得住。”

胤禛就维持着这样的姿势躺了好久,好在小格格后来饿了,醒了要吃奶,不然胤禛怕是要维持这个姿势一整晚。

苏若把小格格抱起来,撩起衣服给小格格喂奶,小格格一喝到奶就停下了哼唧,闭着眼睛本能地吮吸。

没了人压着,胤禛身上一轻,但他还不能立刻就坐起来,因为身体长时间没动,如今已经麻了,脖子那里更是痛的很,好像落枕了一样。

胤禛一手捏着脖子,一手撑在床上,慢慢地坐了起来,嘴里还吸着凉气。

“让你不让我把荣顺抱起来吧,难受了吧。”苏若喂奶的空挡去看胤禛,看到胤禛的样子,揶揄道。

“为了女儿,难受也高兴。”胤禛倒是乐在其中,一副为女儿上刀山下火海都行的样子。

“你吃过饭了吗?”苏若问道。

“吃过了,我先去沐浴。”胤禛今天也是出了汗的,身上黏腻腻的,胸口上还有荣顺的口水。

等胤禛洗好澡出来,荣顺也喂好奶让嬷嬷们抱下去睡觉了。

苏若接过胤禛手中的毛巾给胤禛擦头发,问道:“你今儿怎么回来地这么晚?”

胤禛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说道:“今儿皇阿玛封十四弟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北,不日就要出发,我去十四弟的府上一起吃了顿饭,回来就有些晚了。”

“你担心十四弟。”苏若肯定地说道。

“战场上刀剑无眼……”

“十四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况且这么这年来看,十四弟也颇具才干,手下能将不少定然能够旗开得胜的。”苏若安慰胤禛。

虽然是安慰的话,但胤禛听了后心情也好受了一些。

胤祯这次出征,康熙给了他极大的气派,声势浩大如天子出征一般。

十二月份,康熙给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跟随着胤祯出征的王爷、贝子等都着戎装,齐聚在太和殿前,而没有出征的王爷、贝子和二品以上的大臣都穿着蟒服等候在午门外,胤祯跪着从康熙手上接过虎符,谢过恩后,胤祯骑着马出了□□,去往德胜门,王爷、贝子和二品大臣一直送到列兵的地方方才止步。

为了提高胤祯在西北军中的威望,康熙还降旨给青海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言: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胤祯本人也注意做好与青海各部首领对接的工作,耐心劝服他们:“尔等应谨遵皇父此旨,共相和睦,务以尔祖父等所遗礼法为要,各将军马、口粮、器械备办齐整,嗣后当竭力奋勉,方可嘉奖。再尔等受皇父厚恩多年,无分内外,予皆视同兄弟,惟此次受任以来,不敢存有私见,良者我必奏明皇父;如有恶劣不遵法者,我亦无计,当以法律治之。”又说:“尔等皆皇父所封亲王、贝勒、贝子、盟长,果能于一切事宜,持守中正,谁敢不遵?一切军法,赏罪分明,现在我既亲自来此,若如上年,断难宽恕。”

胤祯的耐心劝和和忠告令罗卜藏丹津等人心悦诚服,点头称是,他们的通力合作也给胤祯的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不过这场战争依然打了很久,直到新帝登基,胤祯才从西北回来。

自从上次直郡王被康熙公开批评之后,他就绝了登上皇位的希望,毕竟没有哪一个大臣会支持康熙盖章定论的不忠不义、不孝不悌的皇子。

直郡王自己没了希望,他就将希望压到了胤禩的身上,将自己以前积累下来的人脉也都交给了胤禩。

毕竟以前直郡王的额娘也庇护过胤禩的额娘良妃,胤禩也可以说是在惠妃跟前长大的,胤禩本人又素来有贤王美称。

直郡王权衡再三,还是认为胤禩做皇帝对自己还说是最有利的,所以他如今是倾尽全力地去帮胤禩。

胤禩如今的声望如日中天,康熙也似乎颇为看重他,很多事情都会交给胤禩去做。

不过胤禩也算不上一家独大,老三胤祉素来喜欢吟诗作画,行文人作风,又因被康熙认命编书,所以他在读书人中的声望是其余几个皇子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胤祉倒也能够与胤禩一较高下。

不过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挺看重胤禩的,但对大臣多次提出来的请立胤禩为太子的请求,康熙却每次都压了下来,迟迟不给个准话。

在康熙登基六十周年大庆的时候,康熙更是命胤禛往盛京祭告祖陵。

等胤禛从盛京回来之后,康熙又让胤禛参加贡士试卷复查等事务,冬至的时候还让他代自己去南郊祭天,之后更是让胤禛清查京、通两仓。

总之,后来,康熙似乎又更加重视胤禛了,似乎是在有意地锻炼胤禛。

那些大臣揣摩康熙的心思,认为康熙更加属意于胤禛做储君,于是很多的人又倒向了胤禛。

不过胤禛并没有飘飘然,平日里依然很少与那些大臣往来每日里只兢兢业业地做好康熙布置的任务。

“八哥,你说皇阿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真的更加属意于老四?”胤禟一拳砸在桌子上,要是真的让老四做了皇帝,那自己等人还有好日子过吗。

“如今,皇阿玛的身体是越来越不好了,总之,我们做好准备吧,老四想坐上皇位没那么容易。”

胤禩也没打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皇阿玛的喜爱上,他还是更相信自己。

胤禟脸色阴狠,说道:“的确,老四想登上皇位没那么容易,八哥,我再去布置一下。”

“去吧!”

康熙六十一年。

康熙已经病了很久了,御医言皇上怕是时日无多了,一时之间所有的皇子和大臣都守在康熙寝房门外,等候召见。

“雍亲王,隆科多大人……万岁爷宣你们觐见。”胤禛如今已经是雍亲王了。

被提到的人起身准备随着李德全进去而没有被提到的胤禩等人脸色一变,问道:“谙达,皇阿玛没有叫我们吗?”

李德全躬身行礼,说道:“没有,奴才只是按照万岁爷的命令行事。”

等胤禛他们进去后,胤禩给胤禟递了个眼色,让他随时做好准备。

康熙如今已经是非常虚弱了,坐都坐不起来,躺在床上说道:“朕如今已是时日无多了,在匾额后面有朕已经写好的传位圣旨,等朕走了以后,隆科多,你就把圣旨宣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