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演员(54)

大学毕业更难管了,做音乐室,签唱片公司,出专辑,一折腾就是好几年。陆战擎曾忍无可忍,说“纵子如杀子”,不能再放任下去。

陆文傻逼兮兮地问,什么粽子?

“真没惹事儿?”老郑转变思路,“那就是缺钱花了。”

陆文不卖关子,拖长音,郑重其事地宣布:“错,是我要给你钱。”

老郑呆了会儿:“大清早跟我逗乐呢?”

陆文握着手机,这一句说得很轻:“我要捐一笔钱给文嘉基金。”

文嘉是陆文的母亲,去世后,陆战擎以爱妻的名字成立了“文嘉基金”,非公募性质,一开始旨在帮助困难的单亲家庭和孤儿,如今发展多元,还包括许多大众关注较少的慈善项目。

陆文要把这部戏的片酬捐出去,他正儿八经赚的第一笔钱,上交给未谋面的妈妈,同时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老郑慨叹了一声,略去千言,问:“有什么想法尽管说,郑叔去办。”

陆文已经考虑好了:“关于心理疾病方面,做研究,或者给做心理疾病科普、咨询和治疗的公益组织,都可以。”

“好,我即刻去办。”老郑一口答应,而后多心地问,“文儿,你一切都好吧?娱乐圈乱,有什么压力千万别自己扛着。”

陆文一头黑杠:“我好得很。”

老郑这才放心。

文嘉基金是陆战擎亲自过手的,一是情感寄托,二是慈善项目容不得丁点差池,老郑说:“这件事瞒不住你爸,怎么不直接找他?”

陆文回答:“你哄我,他骂我,你说我找谁?”

“这是好事,他肯定不骂你。”老郑无奈道,“你个没良心的,前一阵天气预报重庆有大雨,你爸惦记,打过去让你添衣服,你怎么不记他的好?”

挂了线,手机从指缝里溜下去,陆文后仰靠着沙发背,被陆战擎悄么声的父爱搞得有点蒙。

吃过早餐,陆文上床睡觉,梦见和瞿燕庭坐在房车卡座,挨着,忽然手机响,瞿燕庭往他肩后缩了一下。

混混沌沌地睡到半下午,陆文是渴醒的,吃完水煮鱼的嗓子像含了一把沙。他爬起来喝水,抄起手机一瞅,老郑发来三十多条未读。

捐赠有严格的流程,老郑先反馈他一些相关信息,比如项目细分的类别、各公益组织的资历、针对特定人群的帮助计划等等。

陆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他不专业,只了解个大概,其中有一个名为“杉树计划”的组织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个无偿做心理疏导的公益组织,针对青少年,去年和文嘉基金合作成立了一个网站,老郑发来网址。

陆文用酒店的电脑登录,他以为是公益宣传的网站,没想到是论坛性质的。板块很清晰,抑郁障碍,应激障碍,焦虑症,恐惧症……通过“杉树计划”受帮助的人,在线上有这样一个可以倾诉的家。

陆文误入这片港湾,浏览了很久,在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中,他点开了“社交障碍”一栏,莫名的,他联想到瞿燕庭的种种。

网站注册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帮助的用户,一类是无偿志愿者。

陆文选择了后者,注册审核,提供真实信息,通过测评考核……他拥有了一个账户,什么都未设置,系统给他分配了随机的一对一用户。

对方的标签是他浏览最多的“社交障碍”。

“干什么,陪聊吗?”陆文想到做心理缓解的治疗犬,“我去,还有试用期啊……”

他自言自语地点开用户名,对方不在线,不知男女、年龄和性格,也没有头像,只有昵称一目了然。

“还挺俏皮。”陆文念道,“社恐小作家。”

他想了想,给自己编辑个昵称——倒霉小歌星。

作者有话要说:巨星虽然傻,但做的每个决定都很神,这要再聪明点可怎么了得。(此条五元)

第40章

瞿燕庭的工作室叫“纸上烟云”, 取自纪昀的一句诗, 千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工作室位于一片别墅区内, 为了舒服方便, 瞿燕庭把空置的私人房产用来办公, 连租金都省了。

上午开完会,瞿燕庭在二楼房间里审稿, 是一个需要改编的本子, 他审完后要亲自出修改意见。

文字最折磨人,不知不觉耗去大半日。瞿燕庭活动颈椎, 端着空杯子出屋, 走到旋转楼梯的栏杆前巴望一楼的会客厅。

加上于南, 一共四个人在忙,另外三人姚柏青、董鹤、彭跃然都是编剧。瞿燕庭几乎不搞管理,平时也不要求大家来工作室“坐班”,只认工作结果。

想起任树关心的事, 瞿燕庭抚着栏杆问:“于南, 乔编在吗?”

四个人同时仰起头, 于南昨天在车上汇报过,上午开会乔编亲自提起过,但他了解瞿燕庭对一切应酬活动当耳旁风,回答:“今晚举办电影传媒峰会,乔编做头发去了。”

诸如此类的活动都靠乔编代瞿燕庭出席,他点点头, 只好再晾任树一晚。

窗外日将西斜,瞿燕庭敛上稿子,在晚高峰前先走一步。早晨开车来的,北方的秋冬净刮风,车身蒙着一层灰尘。

宾利越野滑出车库,瞿燕庭很享受驾驶的感觉,独自坐在封闭的车厢里,手握方向盘,令人踏实又自在,并且能以“开车不方便通话”为由拒接来电。

瞿燕庭先去洗了趟车,回家洗澡喂猫,煮饭吃饭,多年如一日的生活流程。这是他年少时梦寐以求的日子,能吃饱穿暖,没人欺负,就够了。

可现在,他在料理台前等待洗碗机结束运转,就那么立着,一秒,两秒,在轻微的声响中,泛起一丝丝难言的空虚。

仿佛尝过有滋有味的珍馐,回归粗茶淡饭后感到不可避免的落差。

瞿燕庭压下这股感觉,回书房继续审稿,一旦面对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他可以暂时忘记所有事情。

他苗条,盘腿窝在宽大的真皮扶手椅中,抱着黄司令,专注地度过两小时。

静音模式的手机亮起屏幕,来电显示“曾震老师”,瞿燕庭揉了黄司令一把,下手有些重,黄司令咧着大脸盘子喵喵叫。

闪烁片刻,瞿燕庭拿起来,滑动接听:“老师?”

曾震在参加电影传媒峰会,乔编找他打招呼,聊了两句,他把声音放低:“小庭,听说你从重庆回来了?”

瞿燕庭“嗯”一声:“昨天回来的。”

“也不说一声。”曾震笑着埋怨他,随后可惜道,“你那边刚回来,老师这边快进组了。”

年初筹备的电影项目,大导擅长的商业大片,光演员阵容就够观众讨论几个来回,下周即将开机。

瞿燕庭说:“老师辛苦,开机顺利。”

“光嘴上说说啊?”曾震旧事重提,“你去重庆没赶趟,现在回来了,只聊电话可不行。”

瞿燕庭明白,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他伸手翻记事本,明天正好周六,便说:“我请您和师父吃饭,明天中午可以吗?”

约好,瞿燕庭挑餐厅订位子,把地址发给曾震和王茗雨。通话时长不足五分钟,他却觉得比盯两小时稿子还要累。

关闭文档,瞿燕庭打开浏览器,登录“杉树计划”和文嘉基金联合创办的网站。

他是“杉树计划”背后的发起人和出资人,几年公益项目做下来,许多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反馈过,平时不被人理解,没有倾诉的对象,觉得很孤独。

瞿燕庭有了成立网站的念头,去年得以实施。网站的模式仍在探索中,他偶尔上线,切实体验一下哪些部分需要改进。

输入账号,昵称乱起的,叫“社恐小作家”,并且没有修改机会,瞿燕庭每次登录都羞耻一番。

一上线,他发现自己有了志愿者。

瞿燕庭认为这个功能属于“愿景很美好,实则很鸡肋”,志愿者只凭一腔热心是不够的,因为大部分人的热心都消耗得很快。

瞿燕庭迟迟没有点开志愿者发来的消息,都不用猜,第一句通常是:您好,我是志愿者某某某。

经历过四五个志愿者,每一个都态度可亲,小心翼翼地怕影响他的情绪,他便也谨慎礼貌,一来二去全然无法轻松。

直到半小时后,瞿燕庭准备下线,走之前终于点开了未读。

对话框弹出来,显示的昵称是“倒霉小歌星”。

北南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