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草草收拾了东西,就已经五六点了。
“方方圆圆,你俩还不去吃饭啊!”于小寒叫了一声。
方方大名叫方澜澜,圆圆大名叫袁媛,俩人尤其好打游戏,两人成天没天没地的开黑。
“啊?哦!”方方把耳机摘下,突然挠头:“小寒你啥时候回来的?”
“四点半,你俩那会儿正打游戏呢!”于小寒无语道,这种情况在她俩身上发生不止一次两次了,现在宿舍里的人出去都得锁门,不然要是指望她俩看门,床板都能被人偷完了去!
“那会儿咱们正打战队赛呢!”圆圆捅捅方方,道。
“哦!”方方这才大梦初醒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来二十块钱给了于小寒:“小寒你出去去粥铺吃的吧?帮我们带下饭呗!”
于小寒便猜到是这样的结果,一点儿都不意外,接了钱,记下两人要买的,带了钥匙才出门,要不然两人要是打游戏打得正火热,敲门她们都听不到的。
十月份的天渐渐的短了,才七点,天就暗了下来,天边烧了整个傍晚的火烧云柴火也不够了,褪下了它浓烈的赤色,不起眼的,天边升起了一道浅浅淡淡的月牙。
月亮才刚冒出头儿,星星也没到齐,天上的街市得一会儿才能开张,地下的市场已经热闹起来了。
今天是周末晚上,许多离家近的已经返校,收拾收拾东西,出来吃顿饭再买点水果,两三天都不用出来了。于小寒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市场是前两年才建得,建得极大,可真正消费集体也就那么多,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店铺门庭若市,有的店铺则是门可罗雀。
于小寒跟着大部队走出校门,经过最热闹的两条街,人便少了很多,向前走一条街,人更少了,再向前走几步,到市场最里面的角落,空荡荡的路上已经没有人了。
这是市场最里面的一条街,离市场大门口最远,租金也是最便宜的,当然,人流量同样也是最少的一条街。
街上的门铺很多都关门了,只有一家粥铺还亮着灯。这家店叫阿婆粥铺,主要经营早餐晚餐,只是由于地理位置太偏僻,味道也算不上多出众,又快过了晚饭的点儿,因此店里一个人也没有。
“小寒回来啦!”阿婆一见于小寒,忙招呼道:“想吃点什么?”
“一碗豆腐脑吧,再一个洛馍卷菜,微辣的。”于小寒道。
“好嘞!”阿婆说完便盛完了,她旁边的小姑娘也手脚麻利的从保温箱里拿出来两张饼,从锅里捞菜。
阿婆刚端饭上来,小姑娘也卷好馍了,把馍给了于小寒后继续回到她刚才的座位上埋头写作业。
这小姑娘从小天生哑巴,不会说话,在聋哑学校上学,今年刚上初二,于小寒也是偶尔知道了这件事,正好又看她们店里干净,秉着照顾她们生意的想法就经常在她们摊子上吃饭。
只是去年,市里卫生局下来突击检查,当时于小寒晨读没完就饿得肚子咕咕叫,来市场上吃饭,正好听见了内幕,说是市场上几家早餐店用不新鲜的食材和地沟油,被查出来了,结果那几家店老板后台倒是很硬,最后被勒令停业整改的名单中并没有他们。
回去于小寒便跟宿舍几个姑娘说了这事儿,她们以后吃饭也很少去那几家卖得火的了。阿婆粥铺倒是什么都没查出来,本来她们也不太爱吃阿婆粥铺的饭,嫌“家里味儿”太浓了,后来倒是也不排斥了,甚至还经常拜托于小寒给她们带饭。
经常一来就是两三分带走的,阿婆这下想不记住都不行了,人少时简单聊两句,倒是也记住了于小寒的名字,还经常给她打折扣。
“小寒啊……”
于小寒正在吃饭,阿婆突然喊了她一声,接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啦?”于小寒随口问句,抬头,正好看到坐在她斜对面的小姑娘突然浑身很紧张的样子,握着笔的手甚至在发抖。
“粥铺……也不怎么赚钱,正好昨天有人来问,要是价格差不多就要盘给他们了……”说完,阿婆就是一声长叹。
“啊?”于小寒突然愣住了,她又看向小姑娘,她已经哭了,泪水吧嗒吧嗒的往下掉,作业本很快就湿了一片。
于小寒是知道的,小姑娘十分喜欢粥铺,每天一放学就帮阿婆干活,从不嫌累,她热爱着煮饭,甚至还学着网上的方法做了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刚出来时卖得特别火,后来市场里其余几家也跟着做,做得味道甚至比他们做得还浓香,人们便渐渐不来阿婆粥铺了。
这么一想,于小寒低头看了看碗里的饭,心底突然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第7章 首次合作
或许她可以和阿婆两人合伙,她负责提供调味料,阿婆负责出售,然后按比例分成,这样她既可以利用起大学放学时零碎时间,又可以赚钱!
于小寒这个念头一起来,心底的计划便止不住哗哗哗的算。
“阿婆,你有没有想过你生意一般的原因不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好,而是味道没有做到独具一格,让你一吃就忘不了?”于小寒试探着问道。
“忘不了?不不不!”阿婆摇头,道:“你也来我们家吃这么多次了,做饭时都看着的,都是家里的做法,什么添加剂都不放,油都是超市买的,从来不用没包装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于小寒解释说:“真正做饭做得好的,也有很多大厨不放任何添加剂的。”
“那怎么做呦!煮粥不都是一样的吗?最多粮食上有什么区别,可你看,我家的粮食都是进的好的,你去别家看看,有的还不如我们家的呢!”说到这里,阿婆突然生气了:
“我还年轻的时候做早餐的人家都是足工足料的,从来不掺坏良心的东西,你看看现在的人,心肝儿都黑透了!”
于小寒听此,也是叹息,现在就是这样,食品安全基本上很难得到保证,即便是有法律法规在那摆着,也被蒙上了一层黑布。
想到这里,于小寒越发的坚定了要在空间种植自己吃的蔬菜粮食瓜果的想法。
“煮粥的粮食、步骤都是一样的,那阿婆你有没有想过是辅料出了问题?”于小寒问道:“就像是您这碗豆腐脑,豆腐脑制作本身都是一样的,只是在上桌后客人们自己填的调味料上有所不同,最后客人吃到的味道也就有所不同。”
于小寒见阿婆不说话,又看了眼小姑娘,她也不写作业了,双目紧紧的盯着于小寒。
“我今下午和一个叔叔去山上收了些干货,都是干辣椒,超市十几块钱一斤的,人家卖一百二,可是人家确实有人家卖得贵的原因,辣椒又香又辣,而且辣完了还不上火上头。”于小寒说道:“建议你在配料上多下下功夫,其实大学生吃饭并不在乎你是不是比其他家的便宜五毛,或者是量更足一些,最看重的反而是味道。”
“你是想我也去买人家的辣椒?”阿婆突然抓住了重点。
“呃……”于小寒挠挠头,想了下,道:“也不是,只是我家里也有一些好的调料,我可以拿来,你先用着试试,要是行的话咱们再说。”
阿婆细细的盯着于小寒看了好久,小姑娘这时腾地一声站了起来,看向她的奶奶,在半空中挥舞着胳膊比划手语,好像在向她传达什么意思。
“那你什么时候可以拿来?”阿婆看了孙女的手语,过一会儿,最后又补充了句:“后天人家就要来看我们家的店铺了。”
“明天!明天上午我们两节课,中午我回家一趟,下午就能来学校,保证你在晚饭前就可以用到!”于小寒说道。
小姑娘又开始比划了,甚至嘴巴都张开了,无声的动着。
“行,那你说说都有什么调料,明天晚上做饭我就不买了。”阿婆点头回了孙女,又扭头问于小寒。
“嗯……”于小寒低头想了想,道:“有老姜,梅豆角,还有一小部分鲜香菇,我家还有两瓶桂花蜜,建议你们明天熬个粥配桂花蜜,我这蜜真的特别好!”
好像被于小寒说最后一句话时郑重的模样带动,小姑娘也满脸认真的样子,先是张了张手,还没比划两下,又跺跺脚,埋头急笔写了一行字,噔噔跑过来,给于小寒和阿婆两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