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678)

“王兄。”蓝衣公子随意地叫住了一个行色匆匆的褐衣青年。

那位王公子闻声朝他们望来,与端木珩一行人一一打了招呼,然后道:“你们是来看考试的?上午的考试已经结束了,下午三位大家会各自出题,说是让那些来报考的姑娘们自由择选其中一门应试,李大家的棋局刚刚已经摆开了。”王公子说着朝东南方指了指。

顺着他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五六个姑娘家正朝那边走去,有说有笑。

“我们过去看看吧!”那蓝衣公子立刻提议道,众人就调转方向朝东南方走去。

“陶二公子,我记得令妹擅棋吧。”那王公子笑着对陶子怀恭维道,“想来她很快就能破局。”

陶子怀矜持地笑了笑,“素闻李大家棋力卓绝,这棋局怕是也没那么容易。”

他说得保留,但眼里难掩骄傲之色。京中谁人不知他的妹妹棋力不凡。

王公子又转头看向了另一边的端木珩,问道:“端木兄,不知令妹的棋力又如何?”

“……”端木珩的神色变得十分诡异,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四妹妹的棋力,他与她对弈,就从来没赢过。

一旁的蓝衣公子还以为端木四姑娘棋力平平,就笑着把话题带过了:“端木兄,人无完人,令妹就是这一门差一些,也不碍事。”

“……”端木珩的表情更奇怪了,下意识地看向了蓝衣公子,他怎么没明白他在说什么呢。

“冯兄,你可真是孤陋寡闻啊。”那青衣公子戏谑地对着那蓝衣公子调侃道,“据我所知,端木四姑娘曾在前年的秋猎上摆下一局残谱,惊才绝艳,令得吏部尚书游大人都赞不绝口。”

“哦?”那蓝衣公子动了动眉梢,登时兴致高昂。

蓝衣公子家中门弟不高,自然也不曾随驾秋猎过,这还是他第一次听闻此事,目光来回在端木珩和陶子怀之间扫视了一下,方才端木珩说他四堂妹更胜陶三姑娘一筹,这若是二位姑娘都擅棋,也不知谁能先解开李大家设下的残局。

有趣,真是有趣!

一众年轻的公子哥说说笑笑地往前走着,似乎连空气中的寒意都随着他们的说笑声散去了几分。

一行人沿着一条蜿蜒的游廊往前走着,游廊的尽头,就是一个偌大的水阁,倚水而建,一边是一个小湖,另一边是一片腊梅林,梅香随着寒风萦绕鼻头。

两扇槅扇门敞开着,可以看到水阁里一片鬓影衣香,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端木珩、陶子怀一行人也陆续走进了水阁中,厅堂里摆了七八盘棋局,每一盘棋后都坐着一个国子监的学生,坐在棋盘另一边的则是一个个青春少艾的姑娘家。

此刻大部分人都围在第五局棋旁,与一个黛衣学子对局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翠衣少女,少女身姿挺拔地坐在那里,鹅蛋脸温婉清秀,一头鸦青的青丝梳了一个朝云近香髻,浑身上下颇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清雅。

“陶三姑娘?”青衣公子低呼了一声,于是他们一行人也朝陶三姑娘围了过去。

围观的众人中也有他们的熟人,一位着水色直裰的公子朝陶子怀挥了挥手,又朝凝神下棋的陶三姑娘看了一眼,压低声音笑道:“陶兄,令妹已经解开四局棋了,我看啊,这第五局也快解开了。”

四周围观的那些姑娘家也多在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着:

“陶三姑娘还是第一个破解到第五局棋的人。”

“她破解前三局棋时每次都没用一盏茶功夫吧?也就是第四局时稍微费了一番工夫。”

“是啊是啊。她真是胸有丘壑。”

“……”

众人皆是赞不绝口,陶子怀望着妹妹的背影,腰板挺得更直了,一方面为妹妹骄傲,另一方面又为妹妹不平,以妹妹的才学,本该直接收到咏絮帖才是……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他们陶家家世平平。

不过也好。

过了今日,这京城的人都会知道妹妹的才学完不下于那些世家贵女,不,是比她们还要更出色!

妹妹就该名扬京城!

至于端木四姑娘……

“端木兄,”陶子怀神情淡淡地看向了端木珩,问道,“令妹呢?不知令妹解出几局了?”

说着,陶子怀眼底露出一抹不以为然,像端木珩这般夸夸其谈、信口开河地抬举他的堂妹,最后也不过是丢他们端木家的脸面。

陶子怀这一问,周围其他几位同窗也想起来了,朝前方的四盘棋局张望着,“端木兄,哪一位是令妹啊?”

端木珩刚刚进来时,早就朝四周张望过了,既没看到端木绯,也没看到涵星,心里猜到他那四妹妹肯定是跟着涵星在哪儿玩呢。

哎,她压根儿就不想进女学,又怎么会跑来这里出风头呢?!

想着,端木珩的眸子里就露出一种混杂着宠溺、无奈又骄傲的神色,实话实说道:“她不想进女学,估计现在是在哪儿玩呢……”

端木珩说得是实话,只是实话有时候却没人信。

几位同窗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多是忍俊不禁,原来端木珩平日里看着古板规矩,性子竟然是这般护短。

陶子怀也不信,看着端木珩的目光染上了一分傲气,淡淡道:“不会是连试都不敢试吧?”

学海无涯,若是怯于败,又如何能更上一层楼?!

只从这一点来看,那位端木四姑娘恐怕也不过如此,根本不配与妹妹相提并论。

就好比自己,虽然在院试输了端木珩一筹,可是后面还有乡试、会试和殿试呢,下一次,他一定会赢过端木珩。

端木珩微微蹙眉,“陶兄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他话还没说完,周围一片哗然,紧接着又是一阵掌声,那紫衣公子激动地说道:“陶兄,令妹破解了第五个棋局了!”

紧接着,陶三姑娘就起身移步,在第六个棋局后坐下,气定神闲。

四周的众人还在三三两两地议论纷纷:

“陶三姑娘棋力不凡,又素有才名,怎么会没收到咏絮帖呢?”

“咏絮帖不过才五个名额,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说得也是。说来,吴七姑娘,黎二姑娘,华家三姑娘,还有钟秀县主,都得了咏絮帖,这最后一人也不知道是谁。”

“我还特意让小厮去门房问了,说是今日只有这四位姑娘凭着咏絮帖进来了。”

“那最后一人莫非不曾来?”

说到在这里,不少人都面面相觑。

能得到三位大家下的咏絮帖那可是莫大的荣耀,竟然有姑娘收到了帖子却没来蕙兰苑?!

“啪。”

清脆的落子声骤然响起,在这略显嘈杂的水阁里分外的清晰,似乎有着一种撕裂空气的力量。

随着这落子声,四周静了一静。

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陶三姑娘以及她身前的第六个棋局上。

相较于前五个棋局,这一局棋自然是更复杂,也更高深莫测,黑白棋子千缠百绕,彼此牵制。

陶三姑娘才刚落下了第一子,很快,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学子就沉稳地落下了他手里的白子。

陶三姑娘又抬手落下一粒黑子,黑白子的落子声间或着响起,但是很显然黑子落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不知不觉中,陶三姑娘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晶莹的汗珠,那长翘的眼睫下,幽深的瞳孔更是明明暗暗地变化不已。

四周又响起一片低低的私语声,众人皆是心知陶三姑娘被困住了。

不过她一连解开了五局,相比较于止步于第三、四局的其他人,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

解不开第六局棋,也并非是陶三姑娘弱,而是李大家太强!

一片窃窃的细语声中,陶三姑娘终于还是投子认负,四周再次喧哗了起来,有的惋惜,有的敬佩,有的叹息,有的摇头。

“妹妹,”陶子怀走到妹妹身旁,安慰道,“以你的棋力,一定能得到李大家另眼相看的。”

对于在场那些来自显贵世家的贵女来说,这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对于他们这种出身寒门的人而言,这却是一种立身之本。

周围的其他姑娘们纷纷上前道贺,陶三姑娘原本郁结的眉心才算稍稍舒展开来,心里不禁感慨:李大家的棋力果真是名不虚传。

就在这时,一个着青蓝色比夹的丫鬟从隔壁的稍间中走了出来,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在这丫鬟身上,下意识地为她让出一条道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